文 / 方子心 她是被告知要與他人“共享”丈夫的妻子,她是獨自帶著孩子四處討生活的母親,她是被管理隊追趕而四處躲藏的無證商販,她是將碼頭水餃推向全世界的杰出女企業家。她用行動詮釋“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彎腰”的精神氣節,她用一生演繹如何在逆境中絕地反擊。
她就是當今人稱“水餃皇后”與“香港精神”的“灣仔碼頭”速凍食品創始人——臧健和。 時光倒帶至39年前的香港灣仔碼頭:香港管理隊的警察圍住了一個違規擺攤販賣水餃的婦人,婦人身旁的小姑娘還在埋頭快速地搟著手下的餃子皮。
正待警隊收繳攤位時,不遠處又出現一個四五歲的女孩,一面哭一面朝攤位跑來。孩子拉著警察的衣角低怯地哭求著:“警察叔叔,警察叔叔,你放了我媽媽吧,不是我媽媽的錯,是我的錯,是我沒看住你。”
婦人聽罷一把擁起兩個孩子,淚水如注。
臧健和與兩個年幼的女兒 母親為掙家用違規在碼頭擺攤,孩子們被委派著打下手和“望風”提防管理隊,不料卻因貪玩而“玩忽了職守”,導致母親被沒收攤位。
圍觀的人群早已見過太多這樣的場面,但他們卻不知眼前的婦人和幼女不是以往故事中可憐的貧困人家,而是泰國富商的妻女。
這段故事來自臧健和的親述。
1 人生的抉擇 1945年,臧健和出生于日照市五蓮縣一個貧苦的人家,五歲下地拾土豆,七歲即會剝玉米,十歲便在家擔任主廚,家務農活干得比大人還利索勤快。日子雖過得捉襟見肘但所幸家還在,誰知14年后的一場旱災連臧健和的家也一并奪走。走投無路的臧家不得不背井離鄉,前往青島討生活。 由于父親遠在臺灣杳無音信,全家的重擔便壓在了母親的身上。為了養育臧健和倆姐妹,臧母日夜為人縫補衣裳來供兩個女兒生活讀書。 看著母親日日勞累的身影,15歲的臧健和毅然地輟學走向了社會,以此減輕母親的負擔。 年輕時的臧健和 我喜歡讀書,但如果繼續讀下去,媽媽可能就沒命了。這樣的書,我寧可不讀。
彼時,青島的一家醫院招聘護工,臧健和便前去應聘并很快以勤快善良的品質獲得了病人和領導的一致認可。
1967年,22歲的臧健和與一位泰國援華的華僑醫生墜入了愛河,而后依次生下了大女兒蓓蓓與小女兒蓬蓬,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從小顛沛流離的臧健和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與家人過平靜安穩的生活,但9年后生活卻再次被命運打破。
1976年,臧健和一家收到來自泰國的噩耗,丈夫的父親離世了,婆婆催促丈夫速速回國為父奔喪,無奈之下丈夫只能匆匆和臧健和道別,臨行前他向臧健和母女許諾,一旦在泰國安頓好便將妻女接往團聚。
誰知丈夫這一走就再也沒有提及回國的打算,1977年臧健和辭去醫院的職務,帶著兩個女兒前往泰國尋夫。但當臧健和尋著地址終于見到了朝思暮想的丈夫時,卻被告知自己必須與另一女子“共享”丈夫。
傳統觀念深重的泰國十分注重傳遞香火的舊觀念,仍保留“一夫多妻”制度。臧健和的夫家是當地有名的絲綢大戶,丈夫的父親逝世后,整個家族生意就交由丈夫全權負責。
在得知臧健和只生下了兩個女娃娃后,婆婆極力勸說了自己的兒子再娶一房太太。
突如其來的打擊使臧健和措手不及。留下,要與他人共侍一夫。離開,要與丈夫永別分離。臧健和深深地陷于留下與離開的難題中。
在短暫的幾天停留中,臧健和目睹了婆婆對女兒們的多番挑剔與嫌棄,生性要強的臧健和為了女兒的未來和自己的尊嚴終于痛下決心離開了夫家。
2 窮,氣不變 世界雖大,但于臧健和母女仨而言卻連立足之地都難尋。婚姻遭遇巨變的臧健和,思來想去后咬牙決定赴香港討生活。
空間四平米,僅有上下鋪,沒有多余的家具,這里便是她們的家。香港巨大的花銷迫使臧健和一人身兼數職,沒日沒夜的工作:早上給糖尿病病人打針,然后奔往酒店做雜工,酒店收工后就去洗電車。每天平均僅能休息3、4個小時,即使這樣,日子還是過得捉襟見肘。 別擔心我會有什么不能做,我現在沒有不能做的,只要工作要我,我就去做。
興許是命運有心磨礪與考驗,沒過多久,臧健和又遇到了人生中的巨大危機。某天她正在酒樓中工作,不料被一個小伙子撞倒,待到醫院檢查后才發現,原來她不僅被撞傷了腰骨,還一直患有糖尿病。
這時候我才真的知道什么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真是到了最絕望又死路一條的感覺,但你又不能去死,因為你有責任在那里。
按理來說工傷是可以得到補償的,但酒店老板卻拒絕補償并且誹謗臧健和訛詐。經過好心律師的幫助,酒店老板無奈同意賠付賠償金和工資。向來將尊嚴看得極為重要的臧健和倔強地只收下了當月的工資并表示:
我只拿屬于我的那份。
香港福利機構在得知臧健和的情況后向她送出了公援金,但臧健和擔心靠吃社會的救濟過活會失去生活的斗志,孩子們做人也會挺不起腰板,于是再一次拒絕了。
![]() “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彎腰。” 臧健和以一次次的行動在生活的驟雨狂風中為女兒們的心房筑起了堅實的壁壘。
![]() 3 探索,在黑暗中 北方人喜面食,從小操持家計的臧健和便是包餃子的一把好手。凡是吃過臧健和餃子的人無不夸獎稱贊,許多好友接連建議她嘗試賣水餃,但彼時已經三十多歲的臧健和卻有些打退堂鼓:
我推不開我心里的這扇門,最怕的是我抹不開面子。
我們有很多認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但當命運真的將你逼入死角時,才會驚覺“其實自己的能量遠遠超乎想象。”
接下來的故事就如文章開頭的那般,臧健和帶著兩個女兒在碼頭“東躲西藏”地賣水餃,大女兒打下手,小女兒幫忙“望風”。某次由于小女兒的疏忽使臧健和的攤位被管理隊扣了下來,母女三人相泣于冷風中。
![]() 執法隊員目睹了臧健和母女的艱辛不易后“法外開恩”放了她們,并在之后的日子中時不時的“忽視”這個破舊的小攤。小小的碼頭就如整個江湖的縮影,對于買賣人而言,這里的競爭絲毫不亞于戰場,沒有人會因為你是女人便“手下留情”。賣命的勁兒,勤快的手,實在的本事,才是可長久立足之道。
![]() 好在從小吃苦長大的臧健和最不缺的就是這股拼勁兒,“因事在人,成事在天。”無常的命運也許無法揣測,但努力與否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雖然賣水餃是小買賣,但臧健和卻為自己立下了三個原則——高品質,講衛生,聽意見。為了使餃子的口感與味道達到最佳,臧健和挑選的都是當天最新鮮的菜肉,最勁道的面粉。即便是街邊小攤,她每天仍舊會給餐具進行消毒。
![]() 要是做給自己吃還沒那么多講究,一想到是給別人吃的,咱得對得起人家的信任。
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臧健和深深明白這一點。為了贏得食客們的好口碑,她極為重視客人們的意見與建議。某次,她發現一位顧客只吃了餃子餡剩下了餃子皮,于是趕忙追問緣由,細問下才得知原來香港人喜食薄皮餃子。 在臧健和原來的認識里,既有面香味兒,下鍋還不易破損的厚皮兒才是好的餃子皮兒,現在為了符合本地人的口味,她研究出了怎么做既薄又勁道的餃子皮。
![]() 正是這種較真的態度為臧健和帶來了一群群忠實的食客,有些人甚至不惜奔赴千里只為了一嘗她的手工水餃。她創下了6小時賣1000份餃子的“灣仔碼頭”傳奇。
![]() 好口碑一傳十十傳百,臧健和以日復一日的堅持與努力獲得了“街頭水餃皇后”的美譽。
![]() ![]() 4 達,志不變 1983年,命運的曙光終于照亮了這一百折不撓的女子。日本大丸百貨公司老板的女兒患有重度挑食癥,但卻在偶然的境遇下一口氣吃掉了20個臧健和包的水餃。 ![]() 這一事件勾起了百貨公司老板敏銳的商業嗅覺,使他看到了灣仔碼頭水餃巨大的市場空間。大丸百貨公司是當時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團,在國內外擁有眾多連鎖店。 ![]() 起初日本商人并不知道鼎鼎有名的碼頭水餃竟然只是街頭的流動攤位,于是就提出希望參觀臧健和的工廠。
我沒有工廠啊,我說我是街邊小販,所有日本人都笑了,他們覺得太不實際了,原來搞來搞去竟然是和一個街邊小販洽談。
![]() 當如實告知了自己的情況后,臧健和就已經做好接著回碼頭擺攤的準備,但未過幾天又受到了日本人邀請,他們承諾為臧健和申請牌照,提供工廠并負責一切生產工作,而臧健和僅需要帶著技術與其合作即可,但生產出的餃子必須使用日本品牌。 得知消息的人無一不為臧健和“撿到”這樣一塊大餡兒餅而開心,他們都勸臧健和盡快答應下來,莫使“到嘴的鴨子飛掉”。但臧健和卻沒有被眼前的喜悅沖昏頭腦,那時的臧健和還沒有所謂的品牌概念,她只是單純地認為沒有了“灣仔碼頭”之名的水餃便不再是自己的水餃,因此拒絕了與日本人的合作。
![]() 但這一次日本人卻沒有放棄,第二天臧健和再一次接到了日本公司的電話。在品牌名的問題上日方同意保留“灣仔碼頭”的名稱,但是要求水餃的包裝上不能寫臧健和的地址與電話。但這一要求在臧健和看來切斷了自己與顧客的“線”,違背了“顧客第一”的宗旨。
電話必須給我留著,這是我和顧客溝通的方式,他們(日商)說‘沒問題,我們有投訴電話會把投訴和建議轉達給你’,我接著就說不可以,我是水餃專家,接電話的人卻不是,顧客提出技術性的問題他們回答不了怎么辦。
![]() 生活中的臧健和隨和大方,但在原則性問題上卻毫厘不讓。身邊的朋友也擔心臧健和太過一根筋而喪失了這一大顧客,但日商卻非常欣賞她對待工作的“匠人精神”。最終,臧健和以滿分的誠意與責任感換來了與大公司的二十多年合約。 ![]() 如今的灣仔碼頭早已成國內外知名的品牌。 ![]() 而臧健和也借此成為身價50億的商界女強人——當之無愧的“水餃皇后”。
![]() ![]() 5 感恩,長存于心
許多成功的企業家會因為繁忙的工作而忽視對孩子的教育,但臧健和不僅將美好的品質帶入了工作中,還深植在了兩個女兒的心中。
![]() 初到香港時的母女三人蝸居在僅四平方米的小屋中,房東阿婆對于房屋的劃分極為嚴苛,連客廳也不讓孩子進入。阿婆家有臺彩色電視機非常吸引兩個女兒,女兒們便常以喝水為由偷偷去看幾眼電視。 有一天孩子們因貪看電視而將水灑在了廚房,受到了房東阿婆的嚴厲批評。孩子們倍感委屈,淚眼婆娑地問臧健和:“為什么在青島時人人都喜歡我們,可到了香港人人都討厭我們?”
面對這樣的情形也許大部分人的做法都是“評價”而并非“處理”。所謂的“評價”即是告訴孩子們“你們今天確實做得不對,不應該貪看電視而將水灑在廚房”亦或“受到批評的你們真的很委屈”此類評價事情對與錯的言語。
![]() 但臧健和的做法卻是首先告訴孩子們面對這樣的情況時應該怎么做。“你們愛姥姥嗎?外面的阿婆比你們的姥姥年紀還要大,你們把水灑在地上會讓姥姥去擦地板嗎?是不是應該趕快幫助阿婆收拾房子呢?” 隨后,臧健和向阿婆誠摯地道歉并帶著兩個女兒幫阿婆收拾屋子,告訴她們要勤干家務,把阿婆當做自己的姥姥照顧。阿婆之后主動讓了她們兩平米,但未多收一分錢。 在臧健和的影響下,兩個女兒從沒有因為母親是小販而自卑,而是始終以積極向上的態度生活。大女兒既聰明還很善解人意,如今的她在世界第三大的高科技工廠做CEO,并且擔任奧運會的馬術項目裁判。小女兒目前則在美國一個大財團中表現出色。 ![]() ![]() 結 語 縱觀臧健和的一生,實為不凡,爬過起起落落之峰巒,走過風風雨雨之坎坷。雖是商人,身上卻無過多“精明”之氣;雖是女子,卻無絲毫自憐自艾之念。雖然看盡世事冷暖,但從不悲觀消沉。
窮,氣不變;達,志不變。 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彎腰。
關于臧健和后來的婚姻狀況,在我查閱的大量資料中,沒有發現她有再婚的消息。 非非馬寫在后面: 12月6日,我們中英電影節就要在倫敦舉行了,這兩天事情特別多。推送不太正常還請大家諒解! 今天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歡。每一個有能力主動離開男人的女人(不論我們是否需要這么做,但我們終得有這個能量),每一個有能力創造自己價值的女人,都很了不起。 PS.我以前在深圳時,幾乎只買灣仔碼頭的水餃和餛飩吃,卻沒想到品牌背后有這樣一個曲折傳奇的故事,讀來很是唏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