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指南快速開始
原文地址:https://help./ 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些煩惱?
別擔心,滴答清單來幫你。看看為解決健忘而生的“三步管理法”,只需三步,從此告別健忘。 1、創建任務把腦子里每一件事情都寫下來 點擊列表頁下方輸入框,寫下任務后點擊右側「保存」圖標即可創建任務。 2、設置日期和提醒如果擔心遺忘就設置提醒吧,滴答替你記著,永遠不會忘。 點擊任務進入詳情,再點擊「設置日期」。 3、完成任務做完的事情及時打勾,搞定! 提醒響起后,點擊彈窗下方的「完成」圖標即可將任務打勾。或者在應用里點擊任務左側的小方框。 一創建、二提醒、三完成,告別健忘是不是很簡單?如果對你來說只是小 case ,我們還有一些妙招,讓完成任務變得更快更順暢。 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務?如果你創建任務并設置了提醒,但是當提醒響起時,你看到彈窗里顯示的是這么幾個字——發布會預演,你知道應該怎么做嗎?好不容易解決了健忘,竟然卡在了完成任務上,怎么辦? 別著急,一起來看看這條任務:發布會預演。 盡量在整理任務時就理清執行步驟,才能在提醒響起時知道該干什么。 Q: 什么是下一步行動? A: 可以立馬執行的步驟。 下一步行動 = 動詞 + 事件 + 關鍵人 + 截止日期 OK,如果你負責的是發布會流程,那想想看下一步應該做什么,然后把動詞、事件、關鍵人和截止日期套用進去。
那么,你就可以改造任務為:明天上午 8 點(截止日期)和 Boss(關鍵人)完整推演兩遍發布會流程(動詞&事件)。 不管是工作任務還是生活雜事,都可以用任務改造法依樣畫葫蘆:
使用清單管理任務如果你想知道自己這一周安排了哪些工作,卻花了好一會兒,才在收集箱“取牛奶”“衣服干洗”的繁亂任務里找到你想要的,就說明你應該用清單來管理你的任務了。 利用好清單,和堆滿任務壓力山大的收集箱說拜拜吧。 那么問題來了,創建了清單之后為什么還需要收集箱? 如果你正在高效工作,突然想起一件事,為了避免正在進行的工作被打斷,你需要一個地方臨時記錄下這件事,那么就可以使用收集箱。
等你有空時再來收集箱整理它們,給每條任務分類并移動到對應的清單,把收集箱及時清空。這樣既保證了你不會遺漏任何一件事,也不會打斷當前情境。 如何設置重復任務?忙暈了頭不記得自己的還款日?回到家才想起今晚有健身課? 明天是朋友生日但是忘了買禮物? 在收集箱創建一個任務來提醒你就不會再忘記,但反復創建任務設置提醒很麻煩,不如來試試設置重復任務,一步輕松搞定。 1、收集任務每月的信用卡還款日,每季度要繳納的房租,朋友的生日和三天一次的健身課,你的生活中,是不是有很多像這樣定期重復的事務呢? 將所有重復發生的事務都收集起來,逐一創建在滴答清單當中。 2.設置重復為任務設置日期和提醒后,可以點擊「設置重復」來繼續設定任務的重復。 滴答清單提供了強大的重復選項,比如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等。 那么每個月25日信用卡還款,就可以設置為每月25日重復。朋友的生日,則可以設置為按年重復。 如果默認重復中沒有你需要的選項,可以點擊自定義來設置。 比如每三天一次健身課,選擇自定義后,頻率選擇「每三天」,只要完成了任務,就會自動創建三天后的健身課任務并設置提醒。 為任務創建好重復之后,你就可以將這些事項移出大腦,滴答清單會在任務發生時提醒你,讓你再也不用怕記性差。 現在就去收集箱看看,有哪些定期循環的任務還沒有設置重復吧。 結語感謝你的閱讀,希望入門指南能幫助你快速熟悉并學會使用滴答清單,達成更多目標。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關于滴答清單的使用技巧和時間管理方法,來“進階技巧”里看看吧:) 進階教程用四象限管理任務四象限是一種常用的時間管理理論,它將需要處理的事按“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劃分,并對應到四種待處理狀態中,幫助你決定下一步應該做什么。 通常,你需要馬上執行“急事”,確保它們不會延期,比如:
但長遠來看,最好將重心放在“要事”上。想想看,需要馬上執行的“急事”是否曾經也是“要事”?早點把“要事”消化掉就不會壓力滿滿了。 不過在實際情況中,惱人的“煩事”會比預期多。這些突發事件本不在你的計劃中,但又不得不盡快解決,比如:
因為迫切的呼聲讓你產生“這很重要”的錯覺——實際上就算重要也是對別人而言。一旦進入忙碌的狀態,你可能更想在結束后去打個游戲、看看綜藝節目、約朋友聊個天放松放松......乍一想沒什么不對是吧?忙碌之后確實需要緩緩,但是朋友,你還記得第一象限里的“要事”嗎? 所以,減少在第三象限的忙碌,盡早處理第二象限的事情,合理分配時間,去做對你而言重要的事情,才是四象限理論的核心。 一、利用清單創建四象限系統如果你的事情不太多,那么使用這種方式可以快速搭建起簡易的四象限任務系統。你只需要做好以下四步,就能在滴答清單里實踐四象限了:
在處理收集箱前,先在側邊欄創建四個清單,分別和四個象限對應。然后為它們創建文件夾“四象限”。
以后每天處理收集箱時,就可以將任務逐條移動到對應的清單內。
在“四象限”文件夾的“所有任務”中,選擇「按清單排序」,就能清晰的看到每個象限中都有什么事情。
接下來,就可以每天查看、處理并調整任務——做完的事情及時打勾,有變更的事情及時移動。
二、利用自定義智能清單創建四象限系統如果你已經創建了“工作”、“學習”、“生日提醒”等不同的類別的清單,那么把任務從“生日提醒”清單移動到“重要且緊急”清單也許不是好的選擇。這時候不妨試試創建自定義智能清單,可以在保留現有清單的基礎上創建四象限系統。同樣的,四個步驟即可搞定:
首先,進入「智能清單」,在頁面底部添加自定義智能清單,分別和四個象限對應。 幾天內的事情算緊急?什么狀態的任務算重要?創建自定義智能清單時,記得給每個象限都設置好對應的篩選規則。例如,“重要且緊急”的篩選條件可以設置如下:
自定義清單創建完,你的四象限系統框架就搭好了。以后處理收集箱時,除了移動到對應分類,也要記得給任務都設置好優先級和日期,如果一些不緊急的事情無法估計什么時候完成,可以只設置優先級。
設置優先級和日期時,你不需要去思考這些事屬于哪個象限,只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好即可,剩下的工作都交給自定義智能清單,它會幫你將符合條件的任務都篩選出來。 并且,你不用手動去調整任務的狀態,如果一個重要不緊急的任務沒有被及時處理,它會自動從重要不緊急轉移到重要且緊急。不過,你應該不希望這事兒發生吧:) 以上兩種方法都能幫助你在滴答里實踐四象限系統,快來試試吧。別忘記四象限的核心:去做對你真正重要的事兒,合理分配你的時間。 5 分鐘學會 GTD閱讀本文之后,你可以在幾分鐘之后,立刻開始進行 GTD 的實踐。 1、GTD 是什么?GTD 是一種管理對自己和他人的承諾的方法。 GTD 用于解決什么問題?用于解決以下問題: Millions long for immortality who don't know what to do with themselves on a rainy Sunday afternoon. 無數人渴望長生不老,可是他們不知道在一個下雨的星期天下午做什么。 3、如何使用 GTD 方法?
4、舉例:
Before: After:
5、小貼士最重要的一點是,“下一步行動”必須是不用額外思考步驟就執行的:
FAST 四部曲很多小伙伴懷著“做好時間管理”的愿景使用滴答清單,使用一段時間后發現雖有改善,但并沒有達到理想的高效狀態,那么就來看看永錫老師可以立刻落地實踐的時間管理大法—— FAST 四部曲,讓你向時間管理大牛取經,更輕松的開始科學有效的管理時間吧。 F:先吃了那只青蛙F ,代表的是青蛙( Frog 的英文縮寫),代表的是每天最重要的事情,而次要的事情,則可以作為蝌蚪。我們應該一早確認今天要吃的青蛙,然后努力的向前推進。 尤其重要的是,我們要勇敢的先吃最丑的青蛙,當然,不是要大家硬吃,而是有方法的吃,透過一口一口吃青蛙、進入 Flow 狀態的流程,就是吃青蛙時應有的技巧。 所以,首先需要創建一個“青蛙池”清單和一個“蝌蚪”清單,專門存放挑選出來的青蛙和蝌蚪。這些青蛙從何而來呢? 你的工作任務、生活瑣事,大大小小的事情在放進收集箱中之后,就會成為需要思考和行動的任務,將這些任務進行分類,分辨出青蛙和蝌蚪,再分別放進“青蛙池”清單和“蝌蚪”清單。在將任務分類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值得你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的,不是那些看起來很急迫的蝌蚪任務,而是青蛙。 簡而言之,就是每天該花大量的時間在少數的青蛙上,這樣才是真正的高效。 A:行動提示清單的力量A ,代表行動清單( Action List 的英文縮寫),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列成清單,之后就專注于今日要完成的行動。 每天早上花點時間,列出 1-3 只青蛙,5-7 只蝌蚪(其他任務)的每日行動計劃,告訴自己這些任務是今天必須完成的。然后專注在今天該完成的事情上,做完了再進行別的任務。這份清單可以自己使用,或和團隊共享,大家一起快速吃完今日的青蛙。 找到的青蛙和蝌蚪,一起放進行動清單中,所有放進清單中的任務必須要完成。當你面前有這樣一份明確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的清單,你就更容易專心去執行,而不必再考慮自己應該做什么。 列出清單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有了具體的清單,才能找到自己與團隊專注的方向,避免忙得不可開交,到頭來卻撿了芝麻丟西瓜。 S:三種方法拆解青蛙S,代表切小片( Slice 的英文縮寫),對于太大的青蛙,一天吃不完,一口吃不下,就要切成小片。比如“參加馬拉松比賽”,這是一只無法立刻吃掉的青蛙,那么就需要將這個任務進行切割分解,轉化為一連串的可執行步驟,最終吃掉這只青蛙。 換句話說,那些讓你覺得很有壓力、很復雜的高難度任務,如果可以切成小片,找到合適的下一步行動,那么執行起來就會非常順暢。 想想看,參加馬拉松比賽需要什么條件呢?
不必在意想法是否正確,想出越多越好,當你記錄下所有想法之后,你就會發現,這個任務的可執行步驟已經出現在你眼前。 T:訓練自己的時間感T,代表時間( Time 的英文縮寫),利用計時器及有效方法,訓練好自己的時間感,也是時間管理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在每天吃青蛙的過程中,時間感幫助我們明確掌控時間排程。 你可以使用番茄鐘來幫助自己形成任務周期,專注的工作 25 分鐘然后放松一下,再專注的工作 25 分鐘。簡單的倒計時就能幫助你更有效率的完成任務,吃掉青蛙。 設置提醒不可不知——智能識別日期和左滑對于已經明確知道到期時間的任務,如果先完成收集,再逐個進入詳情頁設置提醒,比較耗時。 那么,如何更快的設置提醒,杜絕遺忘? 在戶外可以優先使用語音輸入,說說話就能自動識別。此外,你還可以用兩種方式順手設置提醒。
在輸入框里直接寫下日期時間,比如“晚上 6 點給爸媽打電話”,滴答清單會自動識別文本中的時間信息,為你設置提醒。
在列表頁向左滑動任務,然后在彈窗中選擇日期和提醒。滴答清單提供了幾個常用快捷選項,你也可以點擊彈窗左下角的「其他日期」按需設置。
多種方式創建任務你可以直接使用快速添加創建任務,還可以使用其他方式以應對各種場景。 - 語音輸入———戶外好幫手當你在回家路上突然接到心儀企業的面試通知,通完話一定要記得寫下來,如果不方便打字,使用語音輸入就再好不過了。 點擊輸入框右側「小話筒」圖標切換到語音輸入模式,然后「按住說話」就能直接創建任務。
你正在辦公室查看同事剛發來的郵件,郵件里提到的問題需要花些時間,但當前不便立即處理,怎么辦?只需轉發到 todo@mail. , 即可保存郵件內容到收集箱,方便晚點再處理。
看到一篇超級干貨,什么方式可以最快保存?加入書簽欄?那你可能再也想不起它了。安裝滴答清單的網頁插件,右鍵選擇添加到滴答清單,不耽誤不遺忘,有空再讀。
和朋友聊的正嗨,相約去看個電影,如果你關注并綁定了滴答清單服務號,這時只需要長按微信消息,選擇保存到滴答清單即可創建任務。 Web 端鮮為人知的好功能——拖拽當你在 Web 端對任務進行操作,比如修改任務的所屬清單、任務到期時間或者其他編輯,如果有一個很便利的方式能夠完成這些操作的話,是不是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呢? 拖拽任務即可修改任務所屬清單、到期時間,滴答清單 Web 端的拖拽玩法,身為效率達人,你怎能錯過? 1. 左側邊欄:清單列表 2. 中部:任務列表
內部拖動 可以在任務列表內拖動,調整任務所屬清單、優先級等,或調整任務顯示順序。 向左拖動
向右拖動 可以點到一個有子任務的任務,然后將其他任務拖到右側的子任務列表中,作為這個任務的子任務。
3. 右側邊欄:子任務列表
內部拖動 可以在子任務列表內拖動,調整子任務顯示順序。 向左拖動到中部 可以把子任務拖到中部的任務列表,將子任務提取出來成為一條單獨任務。 向左拖動到左側邊欄
設置中的小心機,讓你不再錯過任務提醒不少小伙伴說任務提醒的鈴聲太短太溫柔,容易錯過任務提醒。 你也有同樣的煩惱?先看看是不是你的設置有問題吧。 進入滴答的「設置」-「提醒」-「鈴聲」,除了默認鈴聲,滴答還提供了其他鈴聲供你選擇,鈴聲太短?現在就換一個長鈴聲。 如果擔心一次鈴聲還是容易忽略?別擔心,打開「持續響鈴」就萬無一失。 在啟用持續響鈴以后,鈴聲會持續 60 秒( iOS 設備會持續 30 秒)直到你對任務進行操作。如果第一次響鈴你沒有理會的話,2 分鐘后會再響一次鈴。 而 iOS 端為任務設定提醒后,如果沒有提示和鈴聲,檢查下系統的「設置」-「通知」,是否關閉了滴答的通知。 找到滴答清單,如下圖所示進行設置:
如何設置每月“倒數第N天”的重復提醒?每周二重復提醒、每個月第三個周六重復提醒,這些重復方式都可以通過滴答清單強大的重復提醒功能實現,但是“每個月倒數第四天提交考勤報表”這種重復任務,你知道怎么設置嗎? 其實很簡單,可以用「設置重復」(按月重復、最后一天)和「設置提醒」(提醒時間自定義)這兩個功能組合實現。 滴答按月重復有一個非常實用的選項,那就是「最后一天」。在自定義重復中,選擇頻率為每月,然后就會在下方看到「最后一天」的選項: 設置每月最后一天重復之后,再設置提前提醒(如圖增加一個提前4天的自定義提前時間),就可以實現每月的倒數第4天提示進行月度回顧了: 設置如圖: 在此基礎上,你還可以對任務增加多個提醒,從而創建一個每個月最后四天中每天重復的任務:比如 9月27、28、29、30日每天提醒,10 月則是 28、29、30、31 日每天提醒的任務。 如何在滴答清單中批量導入任務?很多小伙伴將自己的任務管理系統遷移到滴答清單時,都會面對數據遷移的問題,而在 Web 版的滴答清單上,可以批量導入任務。
然后根據你的需要對 Excel 進行修改,重新導入就可以了。導入之后,可以把這些任務全部移動到收集箱去,等待下一步處理。
用滴答清單做GTD:收集——從微信到滴答iOS 版微信的使用方法首先,關注「滴答清單」公眾號,在「更多功能」-「我的滴答賬戶」中綁定賬號。 除了“更多功能”-“玩轉公眾號”中提到的打字創建任務、語音創建任務、以及自動獲取信息創建任務之外,還可以手動將任意消息轉到滴答清單:
用滴答清單做 GTD:收集——從 QQ 到滴答( iOS 篇)如何將微信中的記錄保存到滴答清單,大家應該已經知道了。但是,平常還有很多任務是通過 QQ 接收的,那么如何將 QQ 中的信息保存到滴答清單呢? iOS 端有 4 個將 QQ 消息保存到滴答清單的方法:
以下截圖說明前兩個方法: 方法1:
完成: 方法2: 用 Safari 打開鏈接:
方法 3: 首先,你需要在滴答清單「設置」-「高級選項」中,開啟「剪貼板添加任務」開關。 當你想要創建新任務時,只需復制帶有時間信息的內容到剪貼板,打開滴答清單時就會自動詢問你是否要添加新任務了。 建議需要添加 QQ 消息作為任務的小伙伴,使用第一種方式來創建任務,最為簡單便利,無需切換應用,讓你輕松完成任務收集。 應用場景&方案清單有哪些分類方法?清單的分類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以下是幾個常見的分類方法,如果你在煩惱如何管理自己的清單,那么就來這里找找答案吧。 1、領域/項目分類法工作/學習/生活/娛樂 …… 按照任務的性質創建清單,這樣的分類方式能夠讓你無需思考挑選什么任務。 比如上午十點,你就可以進入工作/學習清單,看看有什么需要完成的任務,而在工作/學習幾個小時后,則可以進入娛樂清單,做一些放松的小任務。 這是最自然、使用最多的一種分類,適合事務較少的人使用。 2、場景分類法辦公室/電腦旁/書桌/手機…… 使用這種分類方式,能夠讓你在某個環境中,迅速找到當下可以做的事情。比如在等車時,打開“手機”清單,買好晚上的電影票。 場景分類適合任務數較多的人使用。 此分類方法出自《搞定I:無壓工作的藝術》一書。 3、四象限分類法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不重要+不緊急 四象限分類方法,適合事務較多的人。當你忙得不可開交時,是不是會埋頭于不重要的小事,而忽略了那些重要但并不緊急的事情呢? 如果你有這樣的煩惱,不妨試試四象限分類法,隨時查看自己的“重要且緊急”清單,確保將時間分配的更加合理。 此分類方法出自《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 一書。 4、能量分類法如果你有很多任務,分別需要投入不同的精力和體力,比如完成一個項目的計劃和閱讀一份報告,那么可能能量分類法會更加適合你:
在此基礎上又可細分為身體、情緒、思想和精神幾個方面。 評估自己現在的狀態,然后再去挑選任務,可以讓你更加有效的管理自己的能量,確保你不會在精力充沛的時候做一件輕而易舉的小事。 此分類方法借鑒于托尼·施瓦茨的《精力管理》 一書。 5、時長分類法與能量分類法近似,你也可以用時間作為維度來對任務進行管理。 預計耗時大于 1 小時、30 分鐘到1 小時、半小時以內和 10 分鐘以內。將任務分類后,不管你現在有幾分鐘時間,都可以找到能夠完成的任務。 如果你碎片時間多,常有臨時事務,那么時長分類法就能幫上你許多忙了。三、五分鐘的休息時間,打開“ 10 分鐘以內”清單,順手預約下班后的健身課吧。 清單是對任務進行整理的最佳工具,對清單的分類其實是對任務的整理。 按照自己的使用習慣對清單進行分類,才是最適合有效的清單分類方法。 讓你壓力減半的“日程表”清單1、未完成事項會帶來挫敗感你已經有多久沒有在滴答的“今天”清單中看到這個圖標? 又有多少次,當一天結束的時候,你的“今天”清單還是這樣的幾十個未完成任務的狀態: 來看下這些未完成任務的截止日期: 有昨天任務,也有上個月的任務,甚至幾個月前的。 面對著這些延誤的任務,會不會有一種挫敗感?心里想著,如果當時記得就好了。 但是,是真的沒記下來嗎? 不是的,已經養成了記錄任務的習慣,這些事情都記在清單里了。 那么,為什么會忘記呢? 因為安排到“今天”的任務太多了,遠遠超出了一個屏幕,重要的事情,也就這么埋沒在任務海洋里了。 2、解決方法有兩種
確定當天進行的行動(例如:周二上午9-11點開會);
將必須當天完成的任務放在“日程表”清單,以便與那些很想在今天完成、但今天沒完成也不會有什么不良后果的“想要今天做”的任務區別來開。 如果,你的“今天”清單實在是有太多的東西,為了專注看到必須今天完成的事情,可以再建立一個自定義智能清單,如下圖: 將這個“日程表”清單作為“任務必須當天完成”的清單,然后,以每天完成這個清單的任務為當天的最低標準。 重點是不要把“準備今天做”“希望今天做”但是不做也沒關系的任務,放進這個清單。確保這個清單中的任務都是必須完成的,然后將這個清單設置為最顯眼的顏色(比如紅色),催促自己如期完成。 如此一來,清單中的任務就不會一直堆積下來,當你把全部任務都打鉤完成,是不是壓力也為之一清呢? 讓你信心十足的“小事”清單提升士氣的最好方法就是完成某些工作,所以,經常留一些輕松的小事在手頭吧。——《 Getting Things Done 》 當你完成一件事情,在清單上打勾的時候,是不是心情很好呢? 那么,當自己疲憊不堪的時候,情緒低落的時候,什么都不愿意去做的時候,完成一件“快速制勝”的小事,也可以幫助自己走出情緒低谷。 快速致勝的小事應該是這樣的:
例如看一篇文章、例如整理桌面、例如給花澆澆水…… 比起在辛苦的工作后,隨意地瀏覽微博、新聞或者漫無目的地游戲而言,做些計劃內的小事,不僅僅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還能夠讓自己變得輕松起來,何樂而不為呢? 如何建立“小事清單”?有兩種方法推薦給你:
比如使用優先級來進行標注,將這類“快速制勝”的小事設置為低優先級。低優先級的藍色給人一種平靜的感覺,當精力值低的時候,就休息一下,或者做做這些小事來恢復下能量。 如何快速找到散落在各個清單中的這些小事呢?我采用的方法是:自定義智能清單。 在自定義智能清單中,新建一個智能清單:“小事清單”。 用滴答清單的標簽治療自己和別人的“拖延癥”
在我眼中無法完成一件事的原因無非兩個,“自己不給力”,或者“別人不給力”。無論你或別人有多么大的理由解釋無法完成的原因,對于結果來說,沒任何影響。當然,無法完成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能力、網絡、系統、時間、交通、天氣......但超過 80% 原因是拖延癥。 拖延癥,procrastination ,現在網上最流行的病之一,存在于我們每一個人。怎樣治療拖延癥已經早已成為人類的一個大話題,坊間流傳的方法基本是心靈雞湯,讀者看完之后一陣激動,但并沒有實際的行動。 這里我分享我是怎樣用同樣網上很流行的“強迫癥” 治療 “拖延癥”。 治療方法治療方法很簡單,在滴答清單建立兩個標簽,#wtc(全稱 waiting to confirm)和#procrastination(拖延癥),分別代表“別人拖延”和“自己拖延”。 我的滴答清單這里我把上面右圖的 Priority (優先級)理解為“未完成容忍度”和“拖延次數”。 procrastination請花 30 秒時間看看我這個小學生水平的圖: 治療“別人拖延”和“自己拖延”的原理是一樣的:你在滴答清單建立了一個任務,deadline 是今天,結果別人或自己沒有按時完成。那么通常你會多給一次機會,要求在限定日期內完成。在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
通過**“#wtc”“#procrastination” **這兩個標簽,就可以看到有多少件事被拖延以及拖延的次數。我會對拖延 3 次后還沒有完成的事情進行反思,到底是哪里出問題,然后選擇放棄、尋求其他人幫助或拆分成更小的任務。 強迫癥可能有人提出可以使用 overdue(過期提示),但是作為一個優秀的強迫癥患者,我無法容忍晚上睡覺前看到手機的主屏幕還帶有未完成任務提示的角標,更糟的是可能這個角標不知道要拖多少天才能消除——所以必須要將這些未完成的任務進行標簽管理。 每當我身邊的小伙伴跟我說我患有強迫癥的時候,我都自豪且大方地承認,而且還會反問他們“我這強迫癥有害嗎?”通常他們都會選擇沉默,或者說一些無關重要的話轉移話題。我知道他們心里是認可了的,只是還沒接受強迫癥能有好處而已。 最佳組合請再花 30 秒時間看看我這個小學生水平的圖: 自從 5 年前開始接觸第一個 ToDo App - Awesome Note ,用了兩年半,發現需求跟不上并且整整一年不更新適應 iPhone 5 分辨率而放棄;期間用過無數 ToDo App(甚至為了 Omnifocus 買了個 Mac ),最終保留這四個,他們各有特點,結合在一起完全滿足了我的需求。 我的滴答清單:建議與心得
結語如果說滴答清單 1.0 是小而美產品的話,到 2.0 已經是長大成人,前段時間更新到 3.0 幾乎完全可以滿足你的所有要求。更難得的是,滴答團隊一直在堅持著簡約而不簡單的理念,希望繼續堅持并越做越好。 管理你的清單——時間段分類法時間段分類法,是將清單按照早中晚、上下午這五個時間段進行設置,適合時間段劃分有規律的同學。 1、晨型人的早晨可以設定一個晨間習慣,把自己希望每天早晨做的事情放進去。 一日之計在于晨,“晨型人”這個標簽現在可是很流行的哦。 清晨的四五點,這樣的一群人,在不同的城市,點亮了臺燈。早晨起來,吃個大青蛙(重要復雜的事情),把計劃做好、把麻煩但重要的事情搞定、或者讀讀書看看新聞。 2、專注于“今天上午”的工作當坐到辦公室,開始今天的工作的時候,要看哪個清單?
怎么看“今天上午”的清單?答案是「自定義智能清單」。 如圖,增加一個清單為「上午」、日期為「今天」的智能清單。 接下來,擰開一個番茄鐘,開始上午的工作吧。 3、做計劃什么時候做日計劃? 每天早晨做當天的計劃——看“今天”清單。 或者每天晚上做次日的計劃——看“明天”清單。 當然,也可以提前,利用“最近七天”清單或者 Mini 日歷,排一周的計劃。 找到“明天”清單了嗎?沒有找到的話,來這里看看是不是選擇了隱藏: 4、調整計劃與手機版類似,滴答清單 Web 版也支持拖動任務來更換任務的所屬清單。鼠標移動到任務上,會出現圖標,按住圖標將其拖動到其他清單就可以了。 將每一天拆分為五個時間段,不僅能夠讓你及時完成任務,還可以幫助你回顧自己一天的工作,打開清單就能看到自己一天的任務內容,什么時候做了什么事,清晰又直觀。 如果你覺得自己忙得不可開交卻總是在瞎忙,不妨試試看時間段分類法吧。 滴答清單,定制個性化清單系統建立自己的個性化系統似乎很難,令我們望而卻步,但任何一個完整的項目,都是有固定模式可以參考的,那么在建立自己的個性化系統時,固定模式就是:
這四個環節相輔相成,又各自獨立。 一、模板的清單系統清單系統其實來自于 GTD (搞定)一書中的“組織”環節。通過對 ToDo List 的梳理,把所有事情妥當整理在相應清單下。這些清單彼此可以快速轉化,又有非常強烈的互斥性,對“三多”人群有非常大的幫助。這里簡單介紹下我的三個清單列表:
1.下一步行動清單=動詞+事件+關鍵人+截止日期 決定下一步行動只要 10 秒。 當面對一個比較大的項目時,不斷拆分下一步行動可以更好的明確行動方式,不至于被一個巨大任務壓倒。當然,我們不見得每個步驟都會寫下來,但是在梳理的時候,必定會標記簡單的 1、2、3 步驟,幫助我們把大項目切割成可執行的一小塊,然后一步步執行下來。這樣可以很快減少你的壓力和焦慮,讓你專注在下一步行動的執行中。 比如“開網店”這個任務,如果就這樣放在清單中,不僅難以下手造成拖延,而且每次打開清單都會看到,反而形成了壓力。那么,拆解后,將下一步行動變成:“了解(動詞)開網店(事件)的流程并且明天(截止日期)向其他店主(關鍵人)咨詢”,你就可以迅速的去行動了。 當你在滴答清單里把“下一步行動”一個個勾掉的時候,那種由內而發提升起來的自我價值感,就噗噗噗地在你小心臟里快速地跳躍,真是好有自豪感,有木有! 2.等待清單=關鍵人+事件+截止日期+更早日期提醒 “等待清單”的出現,就是把我們身上的猴子(比如項目/任務),快速處理后轉移到其他人身上。放在“等待清單”的事情,不需要關心過程,只關心結果是不是想要的。 當然,在大家的工作中,如果碰到一些有嚴重拖延癥的同事,我建議設定一個“更早日期提醒”,這樣可以幫助你了解目前任務的進度,并做到及時跟進。這樣的做法,也幫助你及時跟相關領導報告任務卡頓在哪里,是否需要領導出面施壓或是延長任務時間,而不是到最后 deadline 的時候,你沒有時間整合處理,反而把猴子背在自己身上,產生巨大的壓力和焦慮。 比如“和笑笑去歐洲自由行”這個任務,當你把自己負責的行程確定好之后,就可以將任務轉入“等待清單”,轉化為“笑笑(關鍵人)預定好機票(事件),最遲11月25日要定好(截止日期)但是盡量10月25日前就預定(更早截止日期)”,這樣處理之后,你就可以在 10 月 25 日詢問笑笑機票的預訂情況,確保不會買不到合適的機票導致旅游泡湯。 在滴答清單中把一件事情處理完后,直接轉入“等待清單”,能夠更好地節約自己的時間成本。而且,當你看到自己的“下一步行動清單”已經清空,你就可以揮舞著小鞭子去督促其他人按時完成任務,那種感覺真是不要不要的! 3.未來/也許清單=項目中產生+靈感創意+生活中觸動 我經常發現非常火的一些App(比如“餓了嗎”)推出后,就會聽到一些人說,“其實這個想法我也想到過,就是被他搶先啊,真是太后悔了有木有,否則現在已經到 D 輪融資,來自阿里巴巴的 12.5 億美元,那就發達了。” 其實我相信,這樣的故事并不陌生,兩者的區別在于,有些人在有創意的時候,放入了清單系統中,然后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把事情給辦了。但是另外一些人就是嘴巴上說兩句,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所以即使上帝給到他再多的靈感,他不能進行收集,并進行持續性孵化,也終將一事無成。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很多想法冒出來,把這些都放入清單,不時看看這些清單,是不是有哪些事情可以實現? 二、個性化定制的清單系統 進行自己的個性化定制,添加屬于自己特有的清單列表,讓你能夠事半功倍地處理 ToDo List,從而走上時間管理的快車道。這里就是我跟大家分享我的三個個性化清單列表:
1.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重要性+緊急性+影響力 首先,時間管理不是幫助我們做更多的事情,而是讓我們有足夠多的空間去思考,去判斷,去選擇最重要的事情,然后把 80% 的時間、精力、金錢、能量對焦在最重要的三件事情上。 什么是最重要的三件事呢?簡單排序的話,就是重要性,緊急性和影響力。復雜一點,就是我們經常說 10000 小時的累積,如果你想要真正成為行業內的大咖,你就要經過10年的積累。 比如我想要做培訓師,就應該訓練如下的能力:
其實,我很喜歡滴答清單的一個原因是,我們可以單獨建立一個清單,發到微信群中互動敦促。同時每周回顧的時候,當我打開「顯示已完成」,可以直觀的看到短期任務的重心是否圍繞著中長期目標,從而不斷淘汰無用和不重要的任務。 2.套路/常規清單=固定時間+重復出現+模板制定 每次我跟學員確定一對一教練信息的時候,對方就會很驚訝,為什么我可以這么快確定具體信息,里面包含時間、地點、交通、地圖,其實這個就是我教練的“老地方”,這樣的模板這就是我們說的套路/常規。 在固定的時間(比如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或是每年)重復出現,而且內容大同小異,那么就說明這些任務有固定模板可尋,只要調整部分細節就可以。 我的清單系統中,有 100+ 個套路/常規,也就是說,將近 500+ 事情的處理,可以交托在系統里,不用思考,只要按部就班執行即可。同時,可以通過這個迷你套路/常規系統的建立,為以后建立整體的時間管理,知識管理等系統打下扎實的基礎。 如果你想要節省更多的時間,同時避免在自己“情緒大姨夫”來臨的時候犯常識性錯誤,就趕緊在滴答清單中設定自己的日常性的套路吧,比如購物套路,閱讀套路,睡覺套路等等。 3.微習慣清單=每天做5分鐘+重復設置 當我們仔細查看的時候,會發現我們的一天是由一個個習慣堆積起來的,很多微習慣可能已經融入我們的骨血,不需要提醒,身體自帶記憶,會自動化處理很多事情。 有好的,當然也有壞的,比如拖延癥,這就需要我們用一些好習慣去進行替代,而不是抹殺,面對這種情況,可以建立“微習慣清單”。同時滴答清單有「重復」設置,也就是你每天都可以看到完成情況。 通過系統的建立,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做好收集,真正做到“清空大腦,放入思考”。 番茄工作法三劍客:滴答+紙筆+定時器1、執行前的準備:首先要在滴答清單里面做好計劃(包括任務計劃用的番茄數)。在本子上提前劃好線,大約在左側 2/5 的位置畫一條豎線,左邊用于寫計劃內的任務,右邊用于寫臨時的突發事件(包括外界的打斷,包括自己內心萌生的想法)。 2、開始工作
3、記錄遇到的每一次打斷
4、集中處理打斷事項在完成幾個番茄之后,設一個番茄鐘,集中處理下打斷事項,在處理的時候,有三種做法:
5、小貼士最好在晚上或者早晨做好計劃,安排番茄的順序。 在早晨就主動出擊,聯系每一個可能的干擾源,該匯報的匯報,該安排工作就安排工作,該交流就做好交流,最大程度避免打斷自己的番茄鐘。 滴答清單與番茄工作法的結合(1)計劃很多小伙伴希望將滴答清單和番茄工作法一起使用,那么如何將滴答清單與番茄工作法結合起來? 1、建立番茄工作法的清單 與 GTD 和其他方法相比,番茄工作法要求的清單很少,只需要建立兩個清單:
2、番茄工作法的計劃環節
滴答清單與番茄工作法的結合(2)執行1、開始執行任務打開“今日待辦”清單,擰開 25 分鐘的番茄鐘,從第一個任務開始執行。 2、遇到打斷例如:第一個番茄的時候,接到同事打來的電話,提到項目中心今天提出了一個問題,他處理不了,需要其他人一起看下。 在打斷出現的第一刻,首先做一件事情:標記一個“~”,可以在紙上,如果使用 Web 版,可以在 1 秒鐘內完成記錄的話,也可以直接標記在任務后。 不要立刻就去執行這件“緊急的”事情。首先判斷,這件事情是不是需要今天做的,如果是的,那么就加入到“計劃外的緊急事件”清單。 如果不需要今天執行,就直接添加到收集箱。 接下來,再花 2 秒鐘決定要不要停下手頭的事情去執行。這時候有兩個選擇:
選擇①:現在番茄鐘已經過了 15 分鐘,事情沒有那么急迫,等到 10 分鐘之后再打電話也沒什么關系。那么就接著做番茄時間的工作。 選擇②:如果這個電話真的緊急到需要立刻就打呢?——停下來,打這個電話。 然后,重新啟動 25 分鐘的番茄鐘,剛剛這個番茄鐘作廢。是的,即使番茄時間已經過去了 20 分鐘,也要作廢。既然你不能保護好自己的番茄,就沒法享受多吃一個番茄的樂趣。 剛才提到的是外部打斷的例子,但是很多時候,自己的腦海中也會有很多的想法,怎么辦? 同樣的,記錄下來,要今天做,就放到“計劃外的緊急事件”清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