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上小學的幾年里,學習成績都很好,每次考試分數都不低,家長一直認為孩子的學習是沒有問題的。但當升入初中后,家長心中的好學生,學習成績竟然下降了。這讓很多家長,都不理解,搞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孩子依然是認真學習的,小學學習成績也挺不錯的,為什么上了初中以后,就開始下降了呢? 在小學,學生一般只要上課認真聽講,下課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成績都會很穩定。一些在老師家長眼中的優等生升入初中以后,除了學習習慣特別好的少數人,剩下的學生成績突然徘徊在中上,失去了小學的優勢。這時,不免讓你懷疑,小學成績好為什么到初中不行了,看來小學成績的高低并不能決定孩子將來成績的高低。換句話說,小學階段的成績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虛假性。 很多父母不看孩子能力的積累,只看孩子的考試分數,分數雖然能反饋出很多問題,但是分數往往具有一定的“隨機性”,而且很多家長在看孩子的分數時,不看試卷的難易程度,不看孩子班級同學的分數狀態,覺得自己的孩子能考九十多分就很了不起,這種情況下家長就容易被騙,在“我孩子成績還不錯”的良好的自我感覺中放松對孩子綜合能力提升的要求,對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的監管,導致孩子能力建設不到位,知識點掌握浮于表面。 升入初中,學生不在是單純的學習語數英,在固定的學習時間里,突然接觸政史地生其他的科目。緊張的課業下,那些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的成績呈斷崖式下降。在小學你能輕松取得的好成績,在初中似乎有點難。學生精力被各門功課的重難點分散了,偏科的出現,直接將他們的總分與全科型的學生成績拉開距離。 雖然小學成績具有欺騙性和虛假性,但我的觀察,高分者,也就是說能把范圍之外“20%”的分拿到的學生依舊鳳毛麟角,這些學生的脫穎而出,與其在學習上時間和精力付出,良好的學習習慣,勤于思考和認真細心高度相關。這些都是學霸的潛質,這些潛質將會以一種良性影響延伸至他們未來的學業中,照亮他們的學業前景。 如何觀察一個學生是不是有后勁: 一、看學習的精氣神,有沒有客服困難的勇氣。 二、他喜不喜歡自己想,有自己的方法。 三、他對待自己的錯誤的態度,有沒有改善自己的強烈欲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