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肝系病先兆

     事不宜急緩則圓 2018-07-19

    肝系病先兆
    肝系病包括眩暈(動脈硬化)、中風、郁病、黃疸(病毒性肝炎)、痙病、顫病等疾患。

    肝系病先兆潛證與木型體質的關系 
    病理木型體質人的特點是肝氣素旺、風性內寓。因此,具有易罹上述肝系疾患的潛在易感性,此型人平素常呈陰虛肝旺先兆證型,即見形體壯實、面色偏青、性急易怒、多疑善嫉、失眠夢多、頭暈耳鳴、口干心煩、陽強易遺、大便秘結、脈弦滑、舌質紅而少津等癥,《難經·十六難》曰:“外證善潔、面青善怒、其內證臍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滿閉、淋溲便難、轉筋、有是者肝也”。上述癥狀不必全具,但見一、二,即有先兆意義。

    、眩暈(動脈硬化、高血壓)先兆
    眩暈先兆不但早見于肝,更常為風火痰瘀之先露……
    虛性眩暈包括腎精不足、氣血虧虛,張景岳曰:“無虛不作?!?。
    實性眩暈指肝陽上亢,與肝腎的關系最大,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素問·五藏生成篇》曰:“徇蒙招尤(頭暈目眩)……下實(肝腎)上虛”,
    痰濁中阻、瘀血內結則為虛實挾雜性眩暈,尤與風火痰瘀密切相關。前賢有“無痰不作?!保ㄔぶ斓は把鲋卵!保鳌び莶L火致眩:“風火兼屬陽……兩動相搏,則為之眩轉”(劉河間)。本節眩暈重點討論痰濁中阻性眩暈(動脈硬化)及肝陽上亢性眩暈(高血壓)先兆。其余詳見眩暈先兆

    1、動脈粥樣硬化先兆
    常發生于家族性肥胖及從事緊張工作的人,或素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疾病的人。

    (一)腦動脈硬化先兆
    ...健忘,尤其是人名遺忘,為腦動脈硬化的最早信號。漸之則出現頭昏、頭痛、用腦后易疲勞等腦動脈硬化征兆。中醫屬痰脂瘀阻腦絡。
    阻截治則 豁痰清脂化瘀,近代多用澤瀉湯(澤瀉、白術)加味:荷頂、山楂肉、丹參、竹茹、首烏、靈芝等。

    (二)腦血栓形成先兆
    ...眩暈,一側肢麻、口角扯撮等肝風內動證。報標癥為短暫的腦局部缺血,引起一過性腦的神經功能突然缺失,如一過性失語、失明、一側感覺障礙等,是為腦血栓形成的信號。具體為單眼失明、對側偏癱,多是頸內動脈血栓形成的信號,而眩暈,語言障礙,對側感覺、運動障礙,則為椎—基底動脈血栓形成的前兆。
    阻截治則 腦血栓形成多為痰瘀合邪,宜益氣除痰化瘀為治,今多采用王清任補陽還五湯:黃芪、當歸、赤芍、地龍、川芎、紅花、桃仁輔以吞服生三七、炙水蛭、地龍末等通經活絡之品。近年西苑醫院創制的腦血康口服液效果頗佳。

    (三)腦溢血先兆
    ...眩暈,指、趾麻,一過性失語,口角撮動等(參看中風先兆)。一旦發生中風則出現劇烈頭痛、昏迷、潮氏呼吸等(癥狀及具體處理方法參看中風節)。

    (四)腎動脈粥樣硬化先兆
    ...腎急性缺血,可產生腎區疼痛、尿閉及尿中毒等危象。

    (五)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先兆(詳見真心痛)。

    2、高血壓先兆
    眩暈為高血壓的主要征兆。本病與遺傳、精神因素、內分泌失調及腎病都有很大關系,主要病理為全身細小動脈痙攣、變硬、狹窄,常并發動脈粥樣硬化,并容易導致心、腦、腎、肺等重要器官的病變。
    ...水生木,高血壓與水不涵木有關,多屬下虛上實。下虛指肝腎陰虛,上實為肝陽上亢,也有為單純的肝陽上亢型,后期可演變為陰陽兩虛。
    ...先兆證常呈現肝腎陰虛型,癥見形體肥胖、面赤、急躁易怒、兩目干澀、耳鳴腰酸、造精帶下、虛熱內蒸、盜汗、脈滑舌紅。
    (一)阻截治則
    滋水涵木,益陰柔肝,方用六味地黃湯:熟地、山萸肉、丹皮、茯苓、澤瀉、山藥及一貫煎:沙參、杞子、麥冬、白芍、生地、川楝子。
    ...肝腎陰虛繼續發展,肝陽失潛即有肝陽上亢、血壓升高的趨勢,肝陽上亢報標癥為一過性頭重足輕及一過性目眩。如出現頭暈頭脹、面紅目赤、煩躁易怒、耳鳴脈眩,則為肝陽上亢的典型征兆,血壓多較高。
      治療以養陰平肝、潛陽熄風為原則,方用天麻鉤藤飲:天麻、鉤藤、石決明、山梔、黃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鎮肝息風湯:懷牛膝、生赭石、生龍骨、生牡蠣、生龜板、生杭芍、玄參、天冬、川楝子、生麥芽、茵陳、甘草。
    ...潛隱性高血壓肝腎陰虛先兆不明顯,僅于腦血管意外前偶見頭痛、頭暈、頭脹、耳鳴、煩躁、四肢麻木等先兆癥,也當格外警惕。

    (二)高血壓病兇兆
    1.中風兇兆 劇烈頭痛,嘔吐,旋即昏迷、潮氏大呼吸(鼾聲)、面色潮紅、大小便失禁,其癥狀根據出血部位不同而有不同表現。
    ...凡牙關緊閉、兩手握固、口噤不開、二便閉為閉證,屬實;
    ...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遺尿為脫證,屬虛。
    ...閉證以寒熱表現而分陽閉(面赤身熱、口臭氣粗、煩躁搔擾、舌苔黃膩、脈弦滑)、陰閉(面白唇黯、四肢發涼、靜臥不煩、苔白滑膩、脈象沉滑)。
    ...《金匱要略》則分為中臟腑及中經絡(“邪在于絡,肌膚不仁;邪在于經,即重不勝;邪入于腑,即不識人,邪入于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2.高血壓危象
    ...癥見突然興奮、頭痛、眩暈、潮熱面赤、惡心氣急,甚至突然一過性失語、失明、嚴重者可引起腎、肺等內臟損害,甚至發展為高血壓腦病。中醫屬風陽上擾,急宜平肝息風,方用羚羊角湯或可救急,《醫醇賸義》羚羊角、石決明、代赭石、菊花、黃芩、夏枯草、鉤藤、龜板、白芍、丹皮、天竺黃。

    3.高血壓腦病兇兆
    ...癥見突然發生持續性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煩躁不安、意識不清、視力突然喪失。中醫屬肝陽上亢、肝風內動,宜急予平肝熄風、潛陽為治,方用羚羊角湯(見高血壓危象)。

    4.惡性高血壓兇象
    惡性高血壓屬急進型高血壓,舒張壓急劇升高至17千帕(130毫米汞柱)以上,易危害心腦腎,引起中風,且心、腎也極易導致衰竭,預后往往不良,眼底視網膜多有明顯病變。中醫屬肝陽妄動、肝風翕張、非鎮肝瀉火潛陽熄風不能救急。方用羚羊角湯,如便閉酌加生大黃,面紅目赤加生石膏,痰涎上涌加竹瀝,頭暈脹、鼻衄加犀角,抽搐加全蝎、僵蠶。

    5.高心病合并心衰兇兆
    ...常感心悸、氣喘,勞累后加重,夜間可突然發生陣發性呼吸困難,喘咳心悸,但經端坐呼吸而緩解。代償超過一定限度即發生心力衰竭,尤其是夜間突然持續的呼吸困難,端坐呼吸不能緩解,心悸喘促加重、面晦唇紫、并咯吐大量血泡沫痰則為左心衰竭的征兆,中醫屬心氣暴脫,須緊急搶救。
    搶救原則為強心固脫、可予獨參湯酌加山萸肉、龍骨。如平日心悸、氣急、漸見尿少、浮腫,頸靜脈怒張、肝腫大、紫紺、甚至腹水,為右心衰竭的征兆,預后不良,可因全心衰竭而死亡。中醫屬心肺衰竭、預后不良,急用參附湯、獨參湯或可回陽固脫。

    6.腎衰兇兆
    ...出現嗜睡、尿少、浮腫、惡心、蛋白尿為腎衰尿毒癥的兇兆。中醫謂之關格,為濁毒上干、清陽不升之證,近代用《千金方》溫脾湯(大黃、附子、干姜、甘草)或可圖救。

    7.急性肺水腫兇兆
    ...呼吸困難、紫紺、皮膚蒼白、濕冷、咯大量血性泡沫痰為特征,最終可導致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中醫屬肺氣暴脫,急宜益氣固脫,用獨參湯加龍骨、牡蠣。肢厥畏寒者酌加附子回陽,以期挽回生機。


    二、中風先兆
    中風為肝風內動,病源乃痰瘀為患,因痰致瘀,故痰兆必然為主要預兆。《靈樞·刺節真邪》曰:“虛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素問·生氣通無論篇》曰:“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問·調經論》曰:“血之與氣,并走于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素問·脈解篇》:“內奪而厥,則為瘖痱”。

    中風產生機制為素體肥腴,膏梁厚味致痰濕內生;或七情失節、憂思惱怒、郁而化火或將息失調,縱欲房勞致陰虛陽亢??傄蚺K腑陰陽失調,氣血逆亂或濕濁內生,痰瘀互結所致。中風相當于現代醫學的腦卒中,亦即腦血管意外,包括腦出血性及腦缺血性兩類疾病,腦出血性疾病分為腦溢血和蜘網膜下腔出血,腦缺血性疾病則有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中風是一種對中、老年人威脅較大,發病率頗高,后遺癥不良,死亡率較高的疾病。

    中風先兆潛證
    《素問·通評虛實論篇》曰:“偏枯……甘肥貴人,高粱之疾也”。
    《臨證指南醫案》華岫云按:“肝為風臟,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榮,故肝陽偏亢,內風時起。”
    《丹溪心法·論中風》:“半身不遂,大率多疾”。
    《靈樞·刺節真邪》曰:“虛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
    ...先兆潛證以肝腎陰虛潛證及痰濁瘀阻潛證為常見。

    (一)肝腎陰虛先兆潛證
    ...形體偏瘦、頭痛眩暈、耳鳴目糊、夜熱盜汗、遺精帶下、腰酸膝軟、咽干顴紅、舌質偏紅、脈弦細等僅偶見一、二,便足以說明之。
    阻截治則 滋水涵木、柔肝熄風,方用滋水涵木飲生地、白芍、玄參、龍骨、牡蠣、龜板、牛膝、佛手,或鎮肝熄風湯:懷牛膝、生赭石、生龜板、生龍骨、生牡蠣、生杭芍、玄參、天冬、川楝子、生麥芽、茵陳、甘草。

    (二)痰濁瘀阻先兆潛證
    痰濁瘀阻證與痰瘀互結證不同,前者病機以痰為主,后者則以瘀為要。中風潛證的痰濁瘀阻型,是以痰濁挾瘀為患,痰為病根,瘀為繼發性病因,并且多為內源性痰濁,癥見形體肥腴、頭暈目眩、痰多涎粘、脈弦滑、舌苔膩等。
    阻截治則 豁痰逐瘀、平肝化濁,方用云連溫膽湯:黃連、茯苓、法夏、枳實、竹茹、陳皮、甘草加生龍骨、生牡蠣、澤瀉、山楂、荷葉,或《濟生方》導痰湯:半夏、陳皮、茯苓、甘草、枳實、南星加生龍骨、生牡蠣、澤瀉、荷葉、山楂等化痰去脂濁藥。

    (三)氣虛血瘀先兆潛證
    氣虛血瘀是中風的主要潛證之一,內虛是中風之本,故明·張景岳指出:“本皆內傷積損頹敗而然”又有形容中風猶如巍峨大廈之傾倒者。清·王清任《醫林改錯》提出了中風的氣虛血瘀機制,并立著名的補陽還五湯治療。實踐中,氣虛血瘀潛證確也較多,尤其為中風“中經絡”(缺血性腦血管意外)的遠期潛證,即表現為頭昏乏力,健忘失眠,肢軟指麻,脈象沉澀,舌質偏暗有瘀點等。
    阻截治則 益氣化韌,方用益氣通瘀湯赤芍、葛根、地龍重者可用王清任補陽還五湯:黃芪、當歸、赤芍、地龍、川芎、桃仁、紅花。

    中風先兆
    (一)遠期先兆
    1.記憶障礙 以健忘、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為遠期先兆特征,并以近期遺忘、尤其人的姓名遺忘為甚。但理解力及遠期記憶良好。其產生機制為痰瘀阻絡,導致腦髓空虛、腦脈氣血不運之故。主要為頸內動脈供血不良,形成大腦皮層額葉慢性缺血缺氧所致。
    2.感覺異?!∫灾?、尤其指麻為最常見,有的形成頭皮麻木,病機為痰瘀阻絡,氣血失運所致,主要系大腦中動脈供血不良的緣故。
    3.異常動作 以頭搖、肌肉眶動、口角撮動,下眼皮跳為常見,產生機制為風陽上擾肝風欲動,即所謂“諸風掉眩皆屬于肝”。

    上述癥狀屬中風遠期先兆,可先露于腦卒中前數月至數年。金·劉完素曾提出中風的遠期先兆為三年。其曰:“中風者具有先兆之證,凡人覺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動者,三年內必有大風”。

    (二)近期先兆
    1.眩暈、頭昏 這是中風常見先兆之一,其機制為痰濁上壅,瘀阻脈絡,或上盛下虛、肝風欲動。
    2.一過性失語、失明、神志喪失 由于腦絡高度瘀阻致腦海失養之故,現代醫學認為可因供養腦血液的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硬化,管腔高度狹窄,或血管收縮,致大腦皮質短暫性缺血而出現上述癥狀。
    上述近期先兆可發生于中風前數日至數月。

    (三)前夕先兆
    1.嗜睡、迷糊 精神痿靡、昏昏欲睡,這是由于腦絡高度瘀阻、血行失運之故,現代醫學認為是由于椎底動脈管腔狹窄,供血不良所致,為腦血栓形成前期,這是中風的較近先兆,多出現于缺血性腦出血之前夕。
    2.頭痛、惡心、眩暈 頭痛由不定性變為持續性,部位亦由不定變為固定。有的比較劇烈,甚至惡心、眩暈,此系肝陽上亢,肝風升動,上擾清空,乃禍不旋踵之兆,為出血性腦卒中的信號,此系腦血管高壓,管壁緊張之極,腦血管破裂的前兆。
    3.頻發肢麻、行走跌半 由于腦絡高度瘀阻、氣血不運,遠端供血不良所致,常出現于缺血性腦卒中,腦血栓形成的前夕。
    上述先兆可發生于中風前數小時至數日。

    中風先兆特點
    (一)表現為肝風的特點
    風性動搖,風性向上,中風卒中一病,多由肝陽翕張,陽化風動所致,故先兆證的表現必然以肝風的特點為主,如眩暈、頭搖、肢指麻木、頭皮發癢等?!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分赋觯骸爸T風掉眩、皆屬于肝”,由于肝經循行上至頭部,肝陽妄動不橫竄經絡便上沖巔頂,因此中風先兆多發生于頭部及肢體等部位。

    (二)表現為痰瘀的特點
    中風的病理之一是痰瘀阻絡、腦絡受阻,其特點為血行不運,腦髓失去濡養,可出現善忘、喜眠、精神萎靡、眩暈、肢麻等證。

    先兆時間可由發病前數秒到發病前二十年不等,時間差距很大。

    中風先兆鑒別診斷
    (一)肢(或指、趾)麻
    中風先兆的肢(指、趾)麻需與痹癥、痰阻、血瘀及血虛所致的肢麻相鑒別,要點如下:
    1.中風先兆肢(指、趾)麻 多屬于肝陽上亢型或血瘀阻絡型,屬肝陽上亢型者,多伴有頭脹痛、眩暈、脾氣暴躁,屬血瘀阻絡型者常有好哭、嗜睡及健忘。前者為腦動脈硬化并發高血壓的情況,后者可見于腦血栓形成前期。
    2.痹證肢(指、趾麻) 痹證常出現肢麻,尤以著痹為多,鑒別要點是伴有疼痛或腫脹,而著痹還有沉重的特征,且痹證肢麻與雨濕寒冷天氣密切相關。屬濕熱型者多有局部灼熱,脈濡數、苔黃膩的特征。
    3.血虛肢(指、趾)麻 氣血虛肢(指、趾)麻鑒別要點為雙側性,并兼見乏力、面色蒼白,脈弱無力等癥,多見于低血壓、貧血、低血糖、神經衰弱、頸椎病及心律不齊等疾病。
    4.痰阻經絡肢(指、趾)麻 痰流竄經絡,阻礙氣血可發生肢(指、趾)麻、震顫等,多繼發于脈管炎,神經官能癥等疾患。
    5.血瘀肢(指、趾)麻 常發生于心脈瘀阻、鑒別要點是左上肢及小指麻,但每與胸悶、憋氣或心悸、舌紫、脈澀等并見,可出現于冠心病等癥。

    (二)顫搖
    包括頭搖、身晃動及手顫等,須與血虛失濡,陰虛風動及風痰走竄相鑒別。
    1.中風先兆顫搖 多屬肝陽上亢型,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脈弦勁、面赤、眩暈、急躁易怒等,所謂“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素問·至真要大論》)。
    2.血虛失濡顫搖 此型出現的肢末震顫,鑒別要點為伴有肢麻及頭暈乏力,面色蒼白及脈弱等癥狀??梢娪诘脱}性手足抽搐癥,神經官能癥,老年性家族性震顫無肌強直癥等。
    3.陰虛生風顫搖 多表現為手指顫動,每伴見口干舌質紅、心煩、手心熱、脈細數等癥狀。多出現于熱病后期,熱邪久羈灼傷陰分瘛瘲風動。
    4.風痰走竄顫搖 鑒別要點為兼形體肥胖,有麻木或癢感、舌胖大苔膩、惡心胸悶、脈弦等癥。常見于帕金森氏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亢進,慢性酒精中毒等疾患。

    (三)步難
    1.中風先兆步難 常伴見糊涂、健忘、頭暈、肢麻等癥,多發生于腦動脈硬化,腦血管痙攣和腦血栓形成前期,主要機制為一過性腦供血不良,氣血不運經脈失濡所致。
    2.痿證步難 鑒別要點為行走打絆伴有手不能握物,足不能任地,并有肌肉痿縮、消瘦等癥,常出現于重癥肌無力及家族性周期性弛緩性癱瘓。
    3.痰瘀阻絡步難 所致行動不靈多見于痹證、虛勞病。前者伴有疼痛、肢腫和麻木,后者可見發熱盜汗、背痛干咳、消瘦等癥。如為脊髓癆者可出現間歇性跛行。

    (四)善忘
    中風先兆善忘應與瘀血善忘、腎精不足善忘、痰濁阻心竅善忘、心腎不交善忘及血虛善忘相區別,其要點如下:
    1.中風先兆善忘 多為痰瘀阻滯腦絡,常有頭痛、嗜睡、好哭及注意力不集中,腦力下降、肢麻等大腦慢性缺氧、缺血癥狀,常發生在腦血栓形成患者,其特點為近事遺忘,尤其是人名遺忘,如對比較熟悉的人突然忘其姓名。
    2.腎精不足善忘 必伴耳目失聰發花,毛發早白,形容憔悴無澤,齒搖足跟痛,腰酸頭暈脈沉等癥。
    3.瘀血善忘 善忘為瘀血的重要特征,鑒別要點為常有脫發,但欲嗽水不欲咽,舌紫暗、脈澀或便黑等癥。
    4.心腎不交善忘 除善忘外還與心煩、失眠、心悸合為心腎不交四大癥狀,可以據此進行鑒別。
    5.痰濁阻心竅善忘 其善忘每有神迷恍惚、胸悶嘔惡、苔膩脈滑等癥,可出現于癲狂癇證、痰證、郁證等疾患。??沙霈F神經官能癥。
    6.血虛健忘 此為心脾兩虧,鑒別要點為兼見面色蒼白、精神萎靡、氣短乏力、舌淡、脈細等癥。

    (五)眩暈
    中風先兆眩暈應與血虛眩暈、痰濁眩暈、腎精不足眩暈、水飲眩暈等相區別,其鑒別要點如下:
    1.中風先兆眩暈 多為肝陽上亢型,應兼見頭脹痛、急躁易怒、面赤升火、脈弦滑、肢麻、顫搖等證。多為腦動脈硬化、高血壓疾患,屬痰瘀阻腦絡型則伴有善忘、迷糊、肢麻及性格反態等癥狀。
    2.血虛眩暈 此型眩暈鑒別要點必見面色蒼白、唇舌淡、神疲乏力、脈細弱等癥,可見于血虛、虛勞等癥。
    3.痰濁眩暈 痰濁眩暈應并見嘔惡胸悶、苔膩納呆、身重脈沉等癥。癲狂癇證、痰證每可見之,每見于現代醫學疾病的美尼爾氏綜合征、神經官能癥、腦腫瘤等。
    4.腎精不足眩暈 鑒別要點必并見腰酸耳鳴、健忘目花、遺精陽痿、脈沉無力等癥。
    5.水飲眩暈 為津液失運,水氣上泛所致眩暈、必見嘔吐涎沫、溺短、心下或臍下悸、或腸中漉漉、消瘦等癥,故鑒別并非難事。

    ....
    中風先兆文獻研究
    (一)選摘
    《河間六書》:“凡人如覺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動者,三年內必有大風”。
    《醫宗金鑒》:“此病之來,必有先兆,如神短忽忽,言語失常,上盛下虛,頭眩腳軟,此痰火內發之先兆也”。
    《雜病廣要》引:《丹臺玉案》:“卒然中中風者,豈一朝一夕之故哉,其受病久矣,蓋肉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土必先潰也,而后水決之;木必先枯也,而后風吹之”。
    《醫經會元》:“大凡見眩暈之漸,勞即耳鳴目眩,背膊酸痛,有時腰痛者,此中風之履霜也,此是病之緩也”。
    《醫林改錯》:“未得半身不遂以前,有虛證可查乎?余生平治之最多,知之最悉。每治此癥,愈后問及未病以前之形狀,有云偶爾一陣頭暈者,有頭無故一陣發沉者,有耳內無故一陣蟬鳴者,有下眼皮長跳動者,有一只眼漸漸小者,有無故一陣眼睛發直者,有眼前長見旋風者,有常向鼻中鉆冷氣者,有上嘴唇一陣跳動者,有上下嘴唇相湊發緊者,有睡臥口流涎沫者,有平素聰明忽然無記性者,有忽然說話少頭無尾語無倫次者,有無故一陣氣喘者,有一手長戰者,有兩手長戰者,有手無名指每日有一時屈而不伸者,有手大指無故自動者,有胳膊無故發麻者,有腿無故發麻者,有肌肉無故跳動者,有手指甲縫一陣陣出冷氣者,有腳指甲縫一陣陣出冷氣者,有兩腿膝縫出冷氣者,有腳孤拐骨一陣發軟向外仆倒者,有腿無故抽筋者,有腳無故抽筋者,有行者兩腿如拌蒜者,有心口一陣氣堵者,有心口一陣發空氣不接者,有心口一陣發忙者,有頭項無故一陣發直者,有睡臥自覺身子沉者,皆是元氣漸虧之癥,因不痛不癢,無寒無熱,無礙飲食起居,人最易于疏忽。
    《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其將發也,外必先顯內熱之候,或口干口苦,或大便閉澀,小便短赤,此其驗也”。
    《衷中參西錄》:“中風癥,必有先兆,中年人但覺大拇指作麻木或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三年內必有暴病”。
    《中風論》:“其先兆每見頭痛暈瞆、痿痹麻木,惡寒扯筋等恙,或眼花面轉色,或白或赤,更有自行慟哭者,隨及倒臥而不省人事”“或頭暈心亂,皮肉松軟而兼發嘔,嗣后必成半身不遂”或“疲倦遺忘”,“緩證遲之數月或數年乃成癱疾”,“亦有毫無先兆即行中風之狀者,病人哭叫一聲即倒臥而不省人事”?!安≈畬l每有前驅癥,大概為頭痛頭暈,頭重耳鳴,眼火閃發,心神慌亂,四肢厥冷,言語錯謬,記性全無,暴露激郁,手足麻痹,半邊軟弱而偏枯處則冷凍,且視物為二,視火放大,舌亦無力,便屬將起中風之候”或“一剎那間各般病狀齊見”。
    《醫學正傳》:“凡人手足漸覺不隨,或臂膊及髀股指節麻痹不仁,或口眼歪斜,語言蹇澀,或胸膈迷悶,吐痰相續,或六脈弦滑而虛軟無力,雖未至于倒仆,其為中風暈厥之候,可指日而定矣”。

    (二)分析
    中風先兆主要為指麻、頭暈、肉腘、健忘、嗜眠及易怒等六大癥狀。其中,出血性腦卒中先兆以指麻、頭暈、易怒、肉腘為最常見,缺血性腦卒中則以肢麻、健忘和嗜睡為多....王清任記載的中風預報最為全面,提出32個先兆證,其中,部位幾乎都在頭部及四肢,而且幾乎都為偶然性及一過性出現,《中風論》對中風先兆的描繪也頗有啟發。

    中風先兆臨床調查分析
    1.中經絡先兆 主要系腦缺血,多為腦血栓形成所致。由于椎體交叉,所以先兆癥狀表現于同側頭面五官及對側肢體軀干,主要癥狀為:
    (1)同側頭部因慢性缺血而隱隱作痛,或伴有同側頭發早白、脫發、同側耳鳴、面癢、同側眼累。
    (2)對側肢體因慢性供血不良而發麻,肉腘、抽掣、行動不靈。
    (3)健忘、注意力渙散,喜哭善悲,亦因慢性腦髓失養所致。

    上述癥狀為中經絡先兆,所謂“中經絡”,正如《金匱要略》所曰:“邪在于絡,肌膚不仁,邪在于經,即重不勝”。因發病多不出現意識喪失,言語不亂之故,中經絡先兆也多表現于肢體發麻,很少有一過性失語、意識喪失。

    2.中臟腑先兆 主要為腦出血,多為動脈硬化、高血壓引起腦血管破裂而致。其先兆表現多因血管壁彈性減弱,管壁緊張度太高,或管壁痙攣引起腦部充血,腦血行郁滯之故。其先兆表現多為:
    (1)頭脹痛或伴眩暈、耳鳴:可出現于全頭或一側。每于情緒激動或工作緊張,過度勞累后誘發。
    (2)手顫、頭搖、口角掣扯:亦為腦出血的先兆,主要為腦血管舒縮減弱,致神經營養功能障礙之故。
    (3)脾氣暴躁、易怒、易激動:皆為出血性腦卒中的先兆,因每誘發肝氣上逆,風陽上擾之故。
    (4)面赤目紅:面赤為氣血上沖,目紅為肝火過盛,皆為出血性腦卒中的信號之一。
    (5)大便秘結:為腑氣不通,熱閉于內,肝火欲動之兆。故肝陽上亢動中者,每有大便秘結之先兆。

    《金匱要略》言:“邪入于腑即不識人,邪入于臟,舌即難言,口吐言”。所以多為中臟腑。中臟腑先兆多有一過性失語,失明,意識喪失,中醫稱為“小中風”,“小中風”頻發即有大中風的可能。

    中風先兆防治
    (一)中經絡先兆防治
    ...調整臟腑陰陽,消除內源性濁痰的產生根源,截斷臟腑虛實與風、火、痰、濁之間的病理因果關系,是化痰濁的根本大法。
    阻截治則 
    ...缺血性腦出血先兆的主要治療原則為化瘀通絡、豁痰瀉濁。可采用澤瀉湯、減肥飲、溫膽湯等,然大多數減肥失敗者,皆因食欲過亢,飲食不能節制,因此自始至終必須配合抑脾火制胃納的藥物方能斷其源,除其根。
    ...腦動脈硬化者,大多體質肥胖,“脾旺肝弱”。因為脾旺致肝木受抑,治療當抑脾舒肝、運濁化痰。《內經》曰:“諸濕腫滿皆屬于脾”正可說明。方用防風通圣散或減肥飲術、茯苓、陳皮、黃連、小棗、荷葉、竹茹、白礬(分沖)。
    ...腦血栓形成的治療原則為化瘀通絡,豁痰瀉濁,或以溫膽湯加參三七末、丹參、地龍、桃仁、紅花必要時加水蛭末。

    (二)中臟腑先兆防治
    中臟腑先兆多屬出血性腦卒中,如為腦溢血前軀伴高血壓者,多有肝陽上亢,內風欲越之證。出現先兆證后,急應滋水涵木,平肝潛陽并兼以豁痰熄風,多能避免或延緩中風的來臨??勺糜面偢蜗L湯,滋水清肝飲地、丹皮、山藥、山萸肉、茯苓、澤瀉、夏枯草、石決明、生牡蠣或杞菊地黃丸之類。

    文獻選摘
    《劉河間傷寒六書》曰:“經曰:肌肉蠕動者,名曰微風,宜先服八風散、愈風湯、天麻丸,各一料為效,故手大指、次指手太陰陽明經、風多著此經也,先服祛風滌熱之劑,辛涼之藥治內外之邪,是以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又曰善治者,治皮毛是止于萌芽也……是治病之先也”(《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中風論第一)。
    〔按〕對中風先兆證提出八風散、愈風湯、天麻丸進行防治。
    《儒門事親》·中風:“高評事,中風稍緩,張令涌之。后服鐵彈丸,在《普濟》加減方中,或問張曰:君常笑人服鐵彈丸,今自用之,何也?張曰:此收后之藥也。今人用之于大勢方來之時,正猶蚍蜉撼大樹,不識次弟故也”。
    〔按〕提出中風證治療當先以涌吐緩其急,可供痰熱阻竅型治療之參考。
    《張氏醫通》:“又治松陵沈云步先生,解組歸林,以素稟多痰,恒有麻木之患,防微杜漸,不無類中之虞,乃謀治于石頑,為疏六君子湯,服之頗驗”。
    〔按〕本段介紹張石頑以補氣法治療中風先兆,以除類中之虞。
    《續名醫類案·中風》:“龔子材治桑環川劉前溪,年近五旬而桑多欲,劉嗜酒其脈左手具微,人迎盛右脈滑大,時常手足酸麻,肌肉蠕動,此氣血虛而風痰盛也,謂三年內具有癱瘓之患,因勸其服藥謹慎,以防未然桑然其言,每年制搜風順氣丸(此藥亦未可常服)延齡固本丹各一料后果無恙”。
    《續名醫類案》:“萬密斎治?敬吾庚戌冬得風疾醫治之未盡,辛亥春右肩膊抽掣、唇吻隨動,診之脈浮緩而?,此風邪在太陰經也,右寸浮而?、肩膊動者,肺病也,手太陰右關脈緩唇動者脾病也……以黃芪蜜炙,白芍酒抄,甘草炙作大劑服之,……此緩而治本也”。
    〔按〕提出中風先兆從經絡調治。

    《續名醫類案·中風》:“程曉川客湖州,四十誕辰,徵妓行酒,宴樂彌月,一日忽覺兩小指無力,掉硬不舒,且為不用,口角一邊常牽引,診之六脈皆滑大而數,浮而不斂,其體肥、面色蒼紫。據脈滑大為痰,數為熱,浮為風,蓋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以善飲故多濕,近女故真陰竭,而脈浮中風之征已兆,喜面色蒼紫神藏猶可治。宜戒酒色,以自保愛,以二陳湯加滑石為君,芩連臣,健脾消痰,撤濕熱從小便出,加膽量天麻以定風,竹瀝姜汁拌曬,仍以竹瀝、姜汁打湖為丸,引諸藥入經絡化痰,又以天麻丸滋補筋骨,標本兩治,服二料,遂10年無恙”。
    〔按〕此案成功地用藥物控制了先兆證,使中風延緩了10年也未發作。
    《雜病源流犀燭·中風源流》:“若遇小中癥,切不可用正風藥深切治之,或至病反引而向里,只須平和之劑調理,雖未必為完人,亦不至有傷性命也。若風病既愈,而根株未能悉拔,隔一二年或數年必再發,發則必加重,或至喪命,故平時宜預防之,第一防房勞,暴怒郁結調氣血,養精神,又常服藥以維持之。宜定風餅子,庶兒可安”。
    〔按〕本段指出中風先兆證的治療與中風有所不同,不可用正中風藥深治,以免引邪入里。



    、郁證先兆
    郁證,是七情六欲不節,導致氣機郁滯的疾病。主要因于肝郁,因肝主疏泄、調暢氣機,如情志不舒致肝木不條達,則可產生郁證。郁證與心脾也極為相關,因心藏神、脾主思。所愿不遂皆可導致氣郁病,《素問·陰陽別論》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靈樞·口問》曰:“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郁證先兆
    (一)內源性郁病先兆(因病而郁)
    ...因于臟虛,...素稟肝虛膽薄,或后天失養致肝膽精血受損,肝的疏泄升發功能減弱,不能調暢及推動全身氣血,導致氣機郁結,使心情抑郁。正常的情志活動有賴于氣血的正常運行,氣機不暢,必然導致情志郁結。

    1.肝膽虛郁證先兆潛證 即見面色微暗,脅肋不舒,頭暈雀目,頭昏乏力,失眠夢多,食欲下降,性欲減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弦等癥。

    先兆報標癥
    乏力 
    “肝為罷極之本”,肝有貯藏及調節血量的作用。肝郁則機體供血不足而易疲乏,故乏力為內源性郁證的首要先兆。
    食欲不振
    脾的運化有賴于肝的疏泄,肝郁失于疏泄則脾的運化失常,從而出現食欲不振、腹脹、呃逆等肝脾不和癥狀,為內源性郁證的重要先兆。
    多疑寡斷 
    膽為中正之官,主決斷,膽虛則多疑善慮、憂柔寡斷,故多疑寡斷是郁證的先兆證之一。
    性欲減退 
    肝主筋,肝經環繞陰器,陰器為宗筋之所聚,肝郁則宗筋不起,性欲減退。

    總之,肝膽虛型郁證先兆,以肝不疏土,膽虛不寧為主要特點。

    阻截治則 根據《內經》“木郁達之”,以疏肝溫膽為治,方用逍遙散合溫膽湯化裁:柴胡、白芍、當歸、茯苓、白術、薄荷、法夏、陳皮、枳實、竹茹、甘草。

    2.心脾兩虛型郁證先兆潛證 該型證見面色黃白,神癆乏力,心慌心煩,失眠多夢,食欲不振,腹脹便溏,舌質淡苔白膩,脈細弱。

    先兆報標癥
    心慌心煩 
    心藏神,心虛神不守舍故心煩心虛,心脈失養則心慌,該癥為心脾兩虛型先兆潛證的主要前癥。
    失眠多夢 
    心主神明,心虛心神得不到陰血的濡養,故致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為心脾兩虛型郁證的主要先兆癥。
    食欲不振 
    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運化失健,故食欲不振,腹脹便溏。

    概言之,心脾兩虛型先兆潛證以心神失養,心神不寧為主要特點。

    阻截治則 健脾養心,舒肝調氣,方用歸脾湯:黨參、黃芪、當歸、白術、茯神、遠志、木香、棗仁、元肉酌加柴胡、佛手、紫蘇、厚樸等。

    3.痰氣郁結先兆潛證 此型人素脾虛運化失職,致濕痰內生,加之肝郁,氣血失于疏泄,則易氣滯津凝,聚而成痰。痰氣交阻,故常感胸悶,泛惡,咽中如阻,脈弦滑,舌質淡苔膩。報標癥為胸窒咽梗。

    阻截治則 舒郁化痰,方用半夏厚樸湯(半夏、厚樸、蘇葉、生姜)。

    以上三型先兆潛證,如失治,則出現精神抑郁,多疑善慮,心驚膽怯,胸脅脹痛,失眠多夢,喜哭善悲,乏力倦怠,甚至精神恍惚,悲觀欲絕等典型郁病征兆。又當舒肝解郁、養心緩急,予甘麥大棗湯:炙甘草、麥冬、大棗或柴胡舒肝散:柴胡、枳殼、白芍、甘草、川芎、香附、陳皮。

    (二)外源性郁病先兆(因郁而?。?/font>
    ...主要為肝氣不舒先兆潛證。郁證初起以氣郁為先,《雜病廣要·諸氣病》曰:“郁之為病,氣郁為最?!敝饕憩F為:心情不暢,抑郁寡歡,食欲不振,眠少夢多,舌苔薄白,脈弦,繼而漸見情緒低落,精神痿靡,喜哭善悲,多疑善妒,或郁怒憋悶,坐臥不寧,恚滿欲舒,胸脅脹痛,食少納呆,苔白薄,脈弦。以后逐漸由氣郁發展為濕郁、痰郁、熱郁、血郁及食郁,亦即由精神疾患向軀體疾患演變。
    ...特點是先出現情志癥狀,并且比較明顯,以后才逐漸出現軀體癥狀,情志癥狀是主要矛盾。

    阻截治則 舒肝解郁順氣化痰,方用朱丹溪越鞠丸:香附、蒼術、川芎、神曲、梔子或《醫學正傳》久郁湯:陳皮、半夏、茯苓、甘草、蒼術、川芎、梔子、香附、砂仁。

    郁病亦包括現代醫學的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抑郁狀態。凡神經衰弱,反應性抑郁癥,更年期抑郁癥,神經官能癥,癲癇性病理性心境惡劣,風濕性腦病,甲狀腺功能低下,老年性精神病,退休病等疾患均屬此列。


    、黃疸(病毒性肝炎)先兆
    黃疸在本節以病毒性肝炎為主,其最大的隱患在于無黃疸型先兆的隱匿。其潛證雖然缺少特異性,然卻可為本病最早窺出端倪……

    ...濕熱內蘊先兆潛證
    該型多為陽黃的先兆潛證,由于酒食不節損傷脾胃,...證見脘悶惡心,口苦納呆,脅肋不舒,大便粘臭,尿短赤,舌苔黃膩,脈濡數等癥。其中,偶見一、二,便具先兆意義。

    近期報標癥為口粘(或口苦)、泛惡(或心中懊憹)。
    糾正原則為清熱除濕,舒肝健脾,方用丹梔逍遙散:丹皮、梔子、柴胡、白芍、薄荷、茯苓、當歸、白術、生姜、甘草。
    ..如出現面赤、膚黃、溺黃赤、發熱口渴,則為陽黃的典型征兆,包括現代醫學的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急性膽道感染及溶血性黃疸、膽石癥等疾患。
    阻截治則 清熱除濕利黃,用茵陳蒿湯:茵陳蒿、梔子、大黃。如濕盛于熱者,則用茵陳四苓散:茵陳蒿、茯苓、豬苓、澤瀉。

    寒濕阻遏先兆潛證型
    該型主要為陰黃的先兆潛證,為素稟脾氣不足,或后天損傷,或寒邪內襲太陰,由于寒濕郁滯脾胃,致脾陽不振、運化失職,產生濕濁不化,壅滯肝膽之故。證見口粘納呆,嘔惡涎多,脘悶腹脹,大便不實,舌質淡苔白膩,脈象濡緩等癥。報標癥為乏力嘔惡。
    阻截治則 健脾調肝、溫化寒濕,方用六君子湯:黨參、白術、茯苓、法夏、陳皮、甘草,酌加竹茹、藿香、佛手。若見目膚晦黃,則已為陰黃征兆,主要包括現代醫學慢性肝炎復發,肝硬化黃疸,肝癌等疾。又當酌加回陽退黃之品,方用茵陳術附湯:茵陳、附子、白術、干姜、甘草。

    無論陽黃或陰黃先兆,皆以濕為病本,肝膽為病根,因發黃無不因于濕濁作祟,濕氣內通于脾,故黃疸與脾濕甚為攸關。因此,黃疸的先兆潛證無論濕熱內蘊先兆證型,還是寒濕阻遏先兆證型,都有脾濕的特點,又因肝膽為發黃的病源,故黃疸潛證必有肝膽郁滯的特征。糾正原則須在運脾除濕的前提下輔以調肝利膽,才能阻截潛證的進展,以避免黃疸的出現。

    病毒性肝炎先兆
    (一)急性肝炎先兆

    1.無黃疸性肝炎先兆 
    ...兆潛證主要為濕熱內蘊,肝脾失和型,但癥狀不明顯,僅偶見惡心、食欲減退、苔膩等癥。近期先兆癥雖有乏力、惡心、厭油、食欲減退等,但無特異意義。如伴有肝區不適或隱痛,則先兆價值增大。
    阻截治則 清熱除濕、舒肝和胃,方用逍遙散加味:柴胡、白芍、茯苓、白術、薄荷、當歸、生姜,去甘草,酌加藿香、蔻仁等芳香化濁之品。如出現肝區隱痛則為本病的特異信號,又當清肝利濕解毒化濁,以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實、甘草,酌加板藍根、茵陳、敗醬草、郁金等。

    2.黃疸型肝炎先兆 黃疸型肝炎
    ...除食欲不振、惡心、乏力,與無黃疸型肝炎先兆相同之外,尿色加深是其主要報標癥,待目黃及肝區隱痛出現時,已為典型征兆,具體為:

    (1)濕熱蘊脾先兆潛證:癥見乏力、厭油、食欲減退、惡心、腹脹、尿黃、苔膩、脈濡數。約持續一周左右,此型約占黃疸型肝炎病人的1/2以上。
    阻截治則 清熱除濕、化濁利膽,方用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實,酌加板藍根、大青葉、茵陳蒿等。

    (2)風熱襲衛先兆潛證:癥見發熱、頭痛、鼻咽不適、身痛、食欲減退、乏力、脈浮數、苔薄黃等,此型約占黃疸型肝炎的1/4以上。
    阻截治則 疏風散熱、舒肝利膽,方用銀翹散:銀花、連翹、竹葉、荊芥、薄荷,酌加析藍根、敗醬草。

    (3)肝膽濕熱先兆潛證:癥見口苦、脅肋脹、欲嘔、尿黃、便秘等,此型約占黃疸型肝炎的1/3。
    阻截治則 清肝利膽、化濕除黃,方用茵陳四苓湯:茵陳、茯苓、豬苓、白術、澤瀉,酌加虎杖、板藍根、金錢草等。

    (二)急黃先兆(暴發型肝炎)
    ...黃疸
    ...《諸病源候論·急黃候》“卒然發黃,心滿氣喘,命在頃刻,故云急黃也?!?/span>
    ...《雜病源流犀燭·諸疸源流》“又有天行疫癘,以致發黃者,俗謂之瘟黃,殺人最急”
    ...《圣濟總錄·黃疸門》:“病人心腹間悶、煩躁、身熱五日之間,便發狂走,體如金色,起臥不安,此是急黃”。

    搶救:清熱解毒、瀉火除黃,方以茵陳蒿湯合黃連解毒湯:茵陳蒿、大黃、梔子、黃連、黃柏,酌加板藍根、大青葉、蒲公英。若熱毒深重,癥見出血、衄血等癥,又當急用清瘟敗毒飲加減:犀角、生石膏、黃連、梔子、玄參、黃芩,酌加茵陳蒿、板藍根等清營泄火、解毒救急。

    (三)肝炎兇兆
    1.急性肝功能衰竭 
    ...性格發生改變,情志逐漸變得反常,不穩定,易興奮激動或抑郁沉默,繼而神志異常,甚至精神錯亂,此為肝細胞嚴重損害的信號。待出現昏睡和昏迷時,已進入肝昏迷階段,處理見肝昏迷條。此外,黃疸的進行性加深和出血傾向,亦是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兇兆,如繼發腎功能衰竭,無尿或少尿、痰質血癥、尿毒癥,則常死于呼吸衰竭。
    搶救治則 肝昏迷見下節,其他如見面赤唇紅、手足掣動等陰虛風動危象時,可予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合大定風珠加減:白芍、阿膠、龜板、干地黃、生牡蠣、生鱉甲、雞子黃、石菖蒲、遠志。
    ...如見面白顴赤、喘促汗出、肢厥痰響等癥,為真陰受損、陰損及陽,致真陽不足、下虛上盛之兆,又當以黑錫丹輩溫壯下元、鎮納浮陽,以救欲亡之真陽。
    ...如熱毒鴟張、盛極動風,見抽搐震撲之兇兆,又當急以羚羊鉤藤散:羚角片、霜桑葉、京川貝、鮮生地、雙鉤藤、滁菊花、茯神木、生白芍、淡竹茹、生甘草清熱熄風。
    ...若熱毒熾盛、深入血分,擾神動血,見尿血、便血、譫妄狂亂、舌質深絳等兇兆時,又當以犀角地黃湯:犀角、干地黃、生白芍、丹皮,涼血解毒以救欲亡之陰。

    2.肝昏迷 
    ...前期先兆為性格改變,即無故興奮或抑郁不語,或無故哭笑,是腦組織中毒、肝昏迷的早期信號,應引起高度警惕。繼而出現類精神病癥狀,如精神錯亂,晝夜醒寐顛倒,甚至幻聽、幻視等,可視為肝昏迷的中期預兆。一旦發展為嗜睡、甚至昏睡,則已為肝昏迷前夕的報標癥。待出現譫妄狂言、昏迷不醒及散發出肝臭(爛蘋果味,血氨過高致腦細胞嚴重中毒的信號)時,已是肝昏迷的典型征兆。

    搶救治則
    肝昏迷,中醫屬熱毒內陷心營,邪閉心包,治以清營解毒、涼血開竅,急投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以解毒開竅,方用犀角清心飲板藍根、虎杖、石菖蒲、牡丹皮。
    如痰濁蒙閉、昏憒不語,又當以《濟生方》滌痰湯:半夏、膽星、橘紅、枳實、茯苓、人參、菖蒲、竹茹、甘草以滌痰開竅。
    若見面色蒼白,肢冷汗涼,鼻鼾息微,神昏口開,二便失禁,則為肝昏迷脫癥,當急予參附龍牡湯:生曬參、附片、龍骨、牡蠣以回陽救脫。

    3.心陽衰脫兇兆 
    如病程發展,心腎之陽耗竭,出現喘息氣微,肢冷汗涼,面白唇紫,呼之不應,目合口開,二便失禁,舌淡質青紫,脈微欲絕,則為心腎陽衰脫之危兆。
    搶救原則 急宜獨參湯或參附龍牡湯:生曬參、附片、龍骨、牡蠣、山萸肉,以急救欲亡之陽。

    肝硬化先兆
    肝硬化的潛伏期較長,以及代償功能較好,因此可以潛伏較長的時間,甚至一二十年,加之肝外癥狀較多,又缺少特異性,故先兆癥的規律較難掌握,但仍有一定的征兆可循。
    (一)先兆信號
    遠期潛證
    肝硬化的遠期潛證常為肝郁氣滯證型。即見性情抑郁或急躁,右脅下常脹痛,善太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脈弦,苔薄白等癥。

    中期先兆癥
    如乏力、食欲減退、厭油、肉食物、惡心、右上腹不適等癥。其次為毛細血管擴張征兆,如蜘蛛痣、手掌發紅(肝掌)等癥,此階段肝功能尚正常,提示肝代償功能尚可。

    近期報標癥
    持續性嚴重乏力為本病近期重要信號,以肝外癥狀為突出,尤其以內分泌變化(尤為性激素紊亂)為明顯。主要為性激素水平的降低,性征和性能力的減退等,諸如男性乳房發育、陽痿、女性陰毛脫落、月經過少等。另外,肝區隱痛和不適,常漸為明顯,是該病特異性征兆之一。其他,出血傾向,如鼻衄、牙齦衄、皮膚紫斑等,亦為肝硬化的征兆之一.待出現面色黎黑、上腹飽脹(肝脾腫大)時,已為本病的典型癥狀。

    (二)阻截治則 
    活血化瘀、益氣養陰,方用化瘀消癥湯:丹參、赤芍、沙參、黃芪、鱉甲、三棱、莪術、郁金。
    ...如硬度較大,瘀血較重者,應軟堅化瘀、益氣養陰,方用下瘀血湯:桃仁、制鱉蟲、制大黃,酌加炮甲珠、黨參、生地等。輔以人參別甲煎丸、大黃蟄蟲丸。
    ...腹水較重者,應扶正逐水,其中體實水困的可用《丹溪心法》舟車丸:甘遂、芫花、大戟、大黃、黑丑、廣木香、青皮、陳皮、輕粉、檳榔;
    ...體虛脾濕者,酌用中滿分消丸,《蘭室秘藏》方:厚樸、枳實、黃芩、黃連、知母、半夏、人參、甘草、陳皮、茯苓、澤瀉、砂仁、干姜、姜黃、白術。

    (三)肝硬化兇兆
    (1)肝昏迷(見上文)。
    (2)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是由于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所致,以吐血及便血為征兆,如《癥因脈治》說:“內傷吐血……若傾盆大出者,則肝家吐血也”。如患者突然出現面色蒼白、頭昏視暗、冷汗淋漓、煩躁不安、心悸脈速、四肢厥冷、血壓下降,則為氣隨血脫險象,病情十分危急,宜急予云南白藥及獨參湯急救,并配合現代醫學手段搶救。
    (3)肝癌(見下文)。

    肝癌先兆
    ...早期癥狀缺少特異性,其先兆規律很難掌握,但仍有一定的信號發出。如厭食、尤其厭食肉類,肝區脹痛或隱痛,乏力,惡夢(肝藏魂),在沒有胃、膽疾患的情況下,對上述信號應引起高度警惕.


    膽囊炎先兆
    (一)急性膽囊炎、膽石癥先兆
    ...急性膽囊炎之前,多有慢性膽囊炎及膽絞痛的頻發史。急性膽囊炎、膽石癥,中醫屬“脅痛”、“黃疸”、“膽脹”、“肝脹”,與肝膽的關系最大。如《靈樞·脹論》曰:“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景岳全書·雜證謨·脅痛》亦曰:“脅痛之病,本屬肝膽二經,以二經之脈皆循脅肋故也”。其先兆潛證與慢性膽囊炎相同,主要為肝氣郁結先兆潛證及肝膽濕熱先兆潛證。肥胖型女性發病率較高,與遺傳、家族史有關。

    發病前先兆
    ...大多有脾胃消化不良癥狀,如食欲不振、厭油、腹脹等癥,但無特異性意義。飽餐及進肥甘油膩飲食后右脅不適,或右肩胛部隱痛,為慢性膽囊疾患及膽石癥的信號,如發現上述預兆,應進一步作超聲波檢查,可以很快確診。
    ...在慢性膽囊炎及膽石癥頻發的情況下,應警惕引起急性膽囊炎的可能。如見低熱,右上腹痛,厭油,往往是膽囊炎的前奏。當出現膽區疼痛逐漸加劇,寒戰,高熱,甚至黃疸,則已為急性膽囊炎的典型征兆,應按急腹癥處理。

    (二)慢性膽囊炎先兆
    1.肝郁氣滯先兆潛證 此型潛證主要為情志不暢,氣機郁滯,導致膽氣不行、膽汁內壅。癥見精神憂郁寡歡,右脅常有飽悶感,并于食油膩后加重,脈弦滑、苔膩。報標信號為右脅飯后飽悶感。

    阻截治則 
    疏肝順氣,方用逍遙散:柴胡、當歸、白芍、薄荷、茯苓、白術、生姜、甘草,或柴胡舒肝散:柴胡、香附、枳殼、川芎、白芍、陳皮、甘草。
    右脅隱痛,厭油,甚至發黃時,則已為膽囊炎征兆,又須疏肝利膽以治。方用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實、甘草,酌加茵陳、郁金、香附、雞內金、金錢草、龍膽草等。

    2.肝膽濕熱先兆潛證 該型由于嗜好肥甘、飲食不節,或感受濕熱之邪,致濕熱蘊結肝膽、膽失疏泄之故。日久漸見胸悶納呆,脘痞脅脹,大便不爽,小便黃短,苔膩脈濡等癥。報標信號為嘔惡脅痛。

    阻截治則 
    清熱利濕、疏肝利膽。方用清膽湯黃芩、茯苓、法半夏、枳實、郁金、竹茹、蒲公英、虎杖。
    偏于濕濁、嘔惡較重的則用甘露消毒丹:滑石、茵陳、黃芩、菖蒲、木通、貝母、藿香、射干、連翹、薄荷、白                                                           豆蔻以清熱解毒、利濕化濁。
    如寒戰、發熱、脅痛、膽囊區疼痛加劇,并出現右肩背放射性疼痛,甚至膽汁不循常道,泛溢肌膚發黃,則為膽               囊,膽管炎急性發作的征兆。又當用大柴胡湯:柴胡、大黃、枳實、黃芩、半夏、白芍、生姜、大棗。
    肝火偏重的用龍膽瀉肝湯:龍膽草、梔子、黃芩、柴胡、木通、澤瀉、車前子、生地,酌加大黃、茵陳蒿等,并               配合現代醫學方法作急癥處理。如并發膽道蛔蟲及膽石癥,則參見急腹癥先兆。

    ......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超碰97| 国产喷水1区2区3区咪咪爱AV|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桃花岛亚洲成在人线AV|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公喝错春药让我高潮| 亚洲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无遮挡XX00动态图120秒| 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不卡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无人区码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字| 狠狠婷婷色五月中文字幕| 日韩有码av中文字幕|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成人av在线|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无码免费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 亚洲 欧美 国产 制服 动漫|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国语自产拍精品香蕉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国产|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十八禁午夜福利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地址WWW成人久久| 在线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成人| 乱码中字在线观看一二区|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不卡黑寡妇| 成人午夜看黄在线尤物成人| 99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99| 伊人久久无码大香线蕉综合|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成人看的污污超级黄网站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