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方出自《局方》,謂治“小便白濁,夜暮走泄,遺瀝澀痛,便赤如血,男子五淋,氣不收斂,陽浮于外,五心煩熱。”《仁齋直指方》載有清心蓮子飲,“治上盛下虛,心火炎上,口苦咽干,煩渴微熱,小便赤澀,或欲成淋者”。其組成為:黃芩、車前子、麥門冬(去心)、地骨皮、甘草(炙)各半兩、黃芪(蜜炙)、石蓮子(去心)、白茯苓、人參(各七錢半)上味咀。每服水一鐘,煎服。如發熱加柴胡、薄荷。《世醫得效方?消渴?通治》言此方能治:“治心中蓄熱,時常煩躁,因而思慮勞心,憂愁抑郁,是致小便白濁,或有沙膜,夜夢走泄,遺瀝澀痛,便赤如血。或因酒色過度,上盛下虛,心火炎上,肺金受克,口舌干燥,漸成消渴,睡臥不安,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婦人帶下赤白。及病后氣不收斂,陽浮于外,五心煩熱。藥性溫平,不冷不熱。常服清心養神,秘精補虛,滋潤腸胃,調順血氣。” 上述亦見《普濟方?消渴門》。 日本漢方界應用清心蓮子飲的文獻較多[1.2]。 根據清心蓮子飲的藥物配伍,推測清心蓮子飲證為勞累、病后導致的氣血不足;酒色過度導致濕熱內生;思慮、憂郁過度出現的精神神經癥狀等。由此可知,其基本病證為心陰虛、虛火上炎、腎氣不足、濕熱內生,臨床以心、腎失調的癥狀為主。 三浦等對服用清心蓮子飲有效的16例患者進行分析。有效病例多以失眠為主,并有泌尿、消化等多系統癥狀。自覺癥狀:失眠、尿頻、喜冷飲和易感冒、口干和消化不良、易出汗。誘發加重因素以精神刺激、過勞、寒冷刺激等為多見。舌質:舌質暗紅或輕度紅舌,舌干燥、裂紋。舌苔:少苔和地圖舌,僅1例為膩苔,且白苔多,黃苔少。對于60~70歲后逐漸精氣不足、煩躁不安的老年人,清心蓮子飲是益氣除煩的良劑。抗抑郁、抗焦慮藥雖有效,但這類藥年齡越大副作用越強。 清心蓮子飲獨特的服用方法不容忽視,有發熱癥狀時,煎后去滓,放入水中冷卻,空腹冷服;熱象不明顯時可溫服。 外科領域手術前后因精神緊張導致的虛證,通常多用清心蓮子飲。特別在使用導尿管時,易引起尿道的各種癥狀,并多伴有全身倦怠、食欲不振、失眠。該些均是清心蓮子飲的適應癥。 在婦產科的應用也不少。村田曾用該方治療乳腺癌術后尿頻、夜尿癥、糖尿病伴有頭暈眼花、尿失禁、慢性膀胱炎及帶下癥等6例,均取得較好療效。相見認為,清心蓮子飲對精神因素為基礎病因引起的膀胱癥狀有效,對器質性膀胱炎則不如龍膽瀉肝湯、豬苓湯,即心證的有無是判斷清心蓮子飲能否應用的主要指征。帶下有異味,屬于濕熱下注者宜用清心蓮子飲治療。 在泌尿科的應用中:如為40歲以上的患者,雖尿檢正常,但尿頻伴有輕度排尿異常,且有胃腸虛弱的自覺癥狀時,應首先試用清心蓮子飲。清心蓮子飲是治療復發性膀胱炎、尿頻等癥狀非常有效的方劑之一。 在皮膚科的應用:清心蓮子飲在皮膚科適用于以下病癥:①體質虛弱伴有復發性膀胱炎的變態反應性皮炎、特應性皮炎;②伴有排尿異常,焦慮神經癥者的慢性皮炎;③糖尿病皮膚瘙癢;④帶下等引起的陰部瘙癢癥。有易感染傾向者,給予清心蓮子飲合補中益氣湯;胃腸功能較弱者,清心蓮子飲合六君子湯;兼見痙攣性疼痛者,并用芍藥甘草湯;伴有腹滿、腹部拘急者,并用大建中湯;口腔炎疼痛明顯者,并用甘草湯;伴有虛證型腎病綜合征,欲增強利尿作用時,并用五苓散;脾胃虛弱明顯者,并用小建中湯。 國內學者[3]用清心蓮子飲治療非感染性尿道綜合征(又稱為無菌性尿頻――排尿不適綜合征)是指臨床上確切排除了細菌(含結核桿菌)、真菌、衣原體等微生物所致的尿道綜合征。本病為常見病,多被誤診為尿路感染,而長期服用抗生素,不僅無效,反而引起不良反應。中醫治療具有獨特的優勢。本病遷延日久,多發生嚴重器質性改變,引起慢性腎孟腎炎乃至尿毒癥,其病理基礎為腎間質性炎癥與纖維化,以清心蓮子飲療效滿意。有效率達93.6%;。本病的發生多有明顯心理因素,患者自述轉移注意力后尿頻癥狀多可減輕,睡眠后癥狀可緩解。西醫治療常予鎮靜劑和調節植物神經功能藥物,可緩解癥狀,但療效不佳[4.5]。本病屬于中醫“勞淋”范疇,表現為尿液赤澀不甚、余瀝難盡、不耐勞累、纏綿難愈,每遇外感、過勞、情志刺激加重;勞淋患者中氣陰兩虛、膀胱濕熱最多見,約占全部來求診病人的3/ 4以上。 勞淋初起多為陽虛,由陽虛氣虛轉而傷陰,“陽損及陰’,形成氣陰兩傷。癥狀多為,遇勞或感冒即發作,倦怠無力,腰酸痛不適,五心煩熱,口干舌燥,舌尖紅苔白,尿急,尿頻,尿道痛,小便澀,輕度浮腫或眼瞼微腫,脈沉或滑數。濕熱之邪蘊結下焦,日久則暗耗氣陰,氣陰兩虛則見倦怠無力,口干舌燥,舌紅;膀胱濕熱未盡,氣化不利故見尿頻尿痛。清心蓮子飲以黨參、黃芪益氣,車前子,瞿麥、地骨皮、麥冬養陰;石蓮子交通心腎;黃芩清熱;茯苓、車前子導濕熱從小便出;配伍嚴謹得當,為治療氣陰兩虛濕熱蓄留,標本合治之良方。 另外應該強調的是,本病好發于女性,究其發病原因可能與感染、外傷、性交損傷、局部刺激有關,尤其是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腎臟功能降低,膀胱出現小梁導致殘余尿增多,尿余瀝加重;尿道上皮萎縮,防御功能下降,更利于致病菌入侵;泌尿系周圍組織明顯松弛,導致膀胱口關閉不嚴,尿頻、尿余瀝等癥狀出現或原有癥狀加重明顯[7.8]。這一過程正好符合《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七天癸竭,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雌激素水平降低導致系列癥狀,中醫辨證大多為氣陰兩虛,益氣養陰能有效提高其雌激素水平,改善婦女更年期后出現的各種癥狀,尤其對于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提高生活質量,延緩衰老都具有重要意義。 史老師認為:此方溫、清、補、利兼顧,配伍巧妙,值得我們學習思考。常用本方治療老年女性慢性泌尿系統感染。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的減低,使原有的外道分泌減少,自凈功能不足,引起下尿路和陰道的感染。常見反復出現的會陰部燒灼感,甚則不能坐位;伴尿頻、尿急、尿痛等刺激癥狀,合并糖尿病時更加遷延難愈。感染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引起血糖升高,難以控制。西藥長期應用抗生素,不能根除,應用清心蓮子飲加減,清熱補氣兼施,育陰利水并用,可取得長期而穩定的療效。筆者跟隨史老師出診,觀察用清心蓮子飲治療幾十例慢性尿道綜合征的患者,證實此方療效肯定。試舉一例: 黃××,女,58歲,病案號: 1072745,初診日期:2006年3月8日。 因反復發熱三個月,伴尿路刺激癥狀(尿頻、尿急、排尿不暢),一月數次,體溫可高達39~40℃。每次應用抗生素靜脈點滴好轉,很快再次發作。訴乏力,時有咽痛,牙痛,頭痛,口渴,心煩,眠差,腰酸腰痛,易外感受寒。舌淡紅質較嫩根部苔白膩,脈弦滑數尺弱。查餐后2小時血糖 8.7mmol/L。 既往史:高血壓病10余年,腦梗塞8年(無后遺癥)。甲狀腺機能亢進3年。發現糖尿病1年。腰椎間盤突出。現常規服用降壓藥和降糖西藥。 予清心蓮子飲加減:生黃芪12g,茯苓15g,地骨皮10g,車前子15g,麥冬30g,生甘草8g,黃芩10g,丹皮10g,天花粉40g,僵蠶15g,蒼術15g,三棱10g,雞內金15g,白芍15g,七劑。 二診3月15日:未發熱,無尿路刺激癥,舌淡苔黃膩,脈滑數。上方加白茅根15g,生山楂10g,川萆Z10g,七劑。 三診3月22日:無發熱,無尿頻,夜尿無,舌脈同前。3月8日方加茜草15 g,烏賊骨15g,七劑。 四診4月5日:勞累后有心悸,顏面微浮腫,未發熱,舌淡苔黃膩,脈沉滑。 上方加功勞葉15g,柏子仁15g,七劑。 五診:腿麻,腰痛,余證平穩。餐后血糖7.0 mmol/L。 生黃芪25g ,茯苓30g, 地骨皮20g,車前子30g,麥冬40g,黃芩10g,丹皮10g,三棱10g,生內金15g,天花粉40g ,僵蠶20g,蒼術20g,白芍30g,決明子20g,三料,制水丸,每日6克,每天兩次。 患者一直服用丸劑至今一年,無發熱及尿路感染,血糖控制良好。 |
|
來自: AB向往神鷹 > 《33.中醫補腎(生殖泌尿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