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服部半藏、沖田總司…… 暗夜中綻放的花,貫穿于暮天,火紅的烈焰…… 那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是否讓你勾起了對那個時代深深的好奇……
由1603年德川家康開創幕府開始,至1867年大政奉還,史稱——江戸時代(えどじだい)又稱德川時代,是日本歷史上武家統治封建時代的最后一個時期。
1590年 德川家康入封關東,以江戶【從平安末期至鐮倉時期,一方區域是豪族江戶氏的住所,因此而得名“江戶”。】為居城,自此江戶城開始繁榮起來。 【遺址位于東京都中心千代田區, 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的'特別史跡'】 ↓↓↓ 1603年 德川家康在江戶城開設了歷時二百多年的德川幕府。從此,江戶城得到很大的發展,成為全國政治、經濟中心。【據1693年調查,江戶各階層的人口總數有100余萬,超過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倫敦。】 ↓↓↓ 江戶時代初期 德川家康建立起幕府嚴密控制下的政治體制。天皇雖然享有崇高威望,名義上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但并沒有實權,實權掌握在幕府將軍中。 江戶時代全體居民都被嚴格的等級制度分為四個階層:武士、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 將軍與大名都養著自己的家臣即,武士,將軍也是最大的封建主。 武士必須效忠將軍或大名,武士擁有佩刀的特權,約占全國總人口的6.6%,屬于統治階層。 他們構成了幕府統治的基礎,從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構成的封建統治制度即幕藩體制。 江戶幕府為了從思想意識上培養武士這個支柱,大力宣揚武士應具有忠、義、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為其效力和賣命。
與此同時,江戶幕府對外實行鎖國政策,嚴禁日本人與外國貿易,禁止日本與海外交往,把外國商人和傳教士驅逐出境,只許同中國、朝鮮、荷蘭等國通商,而且只準在長崎一地進行。
18世紀上半期 商品經濟的發展也把農民卷入了商品生產的環流。新的生產方式出現、相對獨立的市場出現、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也逐漸出現。從根本上動搖了幕府統治基礎。 「嗯?是不是很眼熟?沒錯,幾乎在同一時期,我國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哦~那一天……人類回想起了被近代史支配的恐懼」 ↓↓↓ 18世紀末期 新幕閣為了平息動亂,挽救幕藩體制,實現封建中興,一反過去的重商主義政策,實行以抑商重農政策為中心的幕政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