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生命的必需過程,是一種生物節律。人的一生中約有1/3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盡管幾千年來人們遵守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規律,卻很少有人問,我們為什么要睡覺?如何睡個好覺? 點擊視頻,查看回放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活動現場圖 more+ 本次華為運動健康CLUB睡眠專場廣州站,我們請到了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委員、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及副秘書長張斌老師為大家講解失眠障礙認知行為治療的相關問題。 張斌教授 失眠的病理機制:“生物鐘紊亂” 生物鐘的幾個基本特征: 1、生物鐘是內源的、自主的、不依賴于環境變化的生物節律。 2、晝夜節律的生物鐘周期不是精確的24小時,而是接近24小時。 3、生物鐘具有溫度補償的性能,能在不同溫度條件下保持穩定。 4、光照不是產生節律的原因,但能夠調節和重置晝夜節律生物鐘的相并使其同步。 過于追求完美、生活中突發的各種變化(興奮、失落等情緒)、人為打亂睡眠周期(聚會、加班等)都會使人焦慮、失眠。所以,了解讓你失眠的原因,才能更有效地治療失眠。 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CBT-I) 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Insomnia,簡稱CBT-I)結合了睡眠行為醫學及心理治療的原理,教導失眠者了解睡眠的基本機制,對于自身的失眠問題進行自我分析,并學習各式助眠技術與放松技巧,再透過調整干擾睡眠的生活習慣及想法,以改善其失眠困擾。 一般來說,失眠分短期失眠和長期失眠,短期的失眠可以通過一些手段調整過來,偶爾的壓力、失眠,甚至對人會有正向的激勵作用,而長期的失眠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CBT-I的日節律評估 睡眠日節律表現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有人傾向早睡早起,有人傾向晚睡晚起。睡眠-覺醒節律障礙是指睡眠-覺醒節律與所要求的或者正常的社會作息時間不符,導致對睡眠質量的持續不滿狀況,病人對此有憂慮或恐懼心理,并引起精神活動效率下降,妨礙社會功能。 華為運動健康APP睡眠監測 了解自己的睡眠節律,對睡眠周期中各個睡眠階段進行科學的數據分析,對改善睡眠具有重要的意義。 很多失眠患者多自己的睡眠狀況的評估是不準確的,以往我們通過多導睡眠監測(PSG)監測睡眠,而現在我們可以通過睡眠日記和智能穿戴設備來了解自己的睡眠狀況。 生活小改變,助你快速入眠 最后,張斌老師針對本次講座內容對用戶的提問做了詳細解答。 ![]() ![]() ![]() 我們還為現場的花粉準備了精美禮品~ ![]() ![]() ![]() 現場抽獎合影 如果你也有睡眠障礙,以下建議會幫到你: 1、你的臥室必須安靜、黑暗,因為黑暗的環境會促進松果體產生褪黑素,這種激素正是控制晝夜循環的。 2、保證寢具的舒適性,用厚重的窗簾隔絕外界光源,借助風扇或者白噪音掩蓋惱人的聲音。 3、打呼嚕的人群可以采取減肥、運動、測深睡的方法來改善,如有睡眠呼吸暫停的問題應及時就醫。 4、適當運動,合理利用光照改變睡眠周期。 5、情緒低落、情緒低落、興趣缺乏是抑郁癥的幾個核心癥狀,失眠與抑郁不同,短期失眠可以自行調節,長期失眠建議通過醫生面診給出精準的個性化解決方案,切忌自行用藥。 6、睡前不宜過餓或過飽,減少咖啡因、酒精的攝入,不在床上做玩手機、看劇等與睡覺無關的事。 7、臨睡前1-2小時來個熱水澡,別臨睡前才洗,這樣會使你興奮,反而睡不著。 8、如果半小時還不能入睡,不必躺在床上暗自神傷,不如起來聽點舒緩的音樂或者來杯溫牛奶。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 ![]() ![]() 精彩花絮 mo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