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把三關,確保微型課題研究質量
陳洪亮 樂至縣教師進修學校
四川省資陽市自2008年開始開展微型課題研究以來,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在此過程中,也遇到了較多的問題與困惑。如何開展微型課題研究?怎樣才能提高課題研究質量?作為課題的管理者、研究者、引領者,嚴格把握課題研究中的“立項關、過程關、結題關”顯得尤為重要。
一、嚴把立項關
嚴把課題立項質量關,不僅是保證科研質量,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工作,同時又是多出成果之關鍵所在。課題應具有科學性、新穎性、操作性、獨特性,凡是無病呻吟、故弄玄虛的課題,一律不能立項。
(一)精心選題
選題準確,創新性強,意味著向申報成功邁出了一大步。為此,我們引導一線教師結合《樂至縣教育科研微型課題指南》,找準自身學科特點與學生實際需求之間的最佳契合點,以創新的眼光和嶄新的視角設計申報選題。一是要求具有科學性,要求站在學科研究前沿,掌握學科發展動態,提出有科學性的選題。二是要求具有新穎性,能通過研究實現觀點創新、體系創新、方法創新,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突破。三是要求具有操作性,改革措施的投入及研究活動的開展,要結合教師實際與教學實際,做能做的事,做可做的事。四是要求具有獨特性,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以獨特的見解建議、對策思路,結合特有的區域優勢,設計獨具特色的課題。
由于微型課題研究已經搞了多年,一些課題名稱的新穎性不夠鮮明,難以吸引他人的關注,為此,需要精心打磨課題名稱。
(二)充分論證
選準了課題,還需要做細致、精心的論證。在指導教師填寫《申請·評審書》時特別強調課題論證要做到問題尖銳、觀點準確、內容充實、設計科學。問題尖銳體現了研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不解決不行,不解決可能會影響學生的發展。觀點準確是論證部分的重點,要求教師深入思考、多方挖掘,力求提煉出有新意、有深度的觀點,在表達形式上也要求準確、精練、清晰,為評審專家作好“導視”,不要讓評審專家到大塊文章中去尋找觀點。內容充實,就是不能太簡單空泛,一定要具體實在,做到字斟句酌,思路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陳述精當。設計科學,就是要求從內容到形式,都要體現嚴密的邏輯結構,嚴謹的治學精神,嚴格的研究態度。對以上四點我們予以特別強調,使教師感到言之有理,可資借鑒。
(三)措施具體
改革措施是解決問題的具體方式、方法和策略,措施越具體,越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使教師在立項之后明白我要研究什么、該怎樣研究、該干什么,研究才有方向感。
(四)嚴格審查
開展嚴格審查,是申報成功的保障。課題的選題是否可行,論證部分是否合理,形式是否符合要求,填寫是否規范,是我縣教育科研管理部門開展嚴格審查的主要內容。其做法是對申報程序做出嚴格規定,層層把關,細心審查。第一步是初審,課題組填好《申請·評審書》后打印一份初稿,自行到縣理論室接受指導與審查,后者對每個申報項目提出具體建議和意見,教師根據建議進行修改后再發電子郵件到理論室。第二步是復審,由理論室再次就《申請·評審書》電子檔的規范填寫進行修改、審查。第三步是終審,由理論室專職人員對《申請·評審書》進行最終審查把關,申請人將修改后的《申請·評審書》交到理論室后,由理論室管理人員進行嚴格審查,逐份逐頁查看,凡是不合乎要求的,一律返回再修改,直至合格為止。經過層層把關,近幾年我縣課題申報質量得到了較大提高,有效地提高了課題立項率。
二、嚴把過程關
為了了解和掌握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避免結題時出現敷衍、做假等現象,加強過程檢查與督查顯得尤為重要。
(一)遠程督導
立項課題研究過半,通過電話、電子郵件、QQ等方式,及時與學校教科室或課題組聯系,了解課題進展情況,督導課題組開展研究,逐一落實改革措施,及時收集課題資料。
(二)現場督查
利用到學校教研,進行全員培訓,教學過程檢查,普教課題開題、結題等時機,對微型課題研究過程進行督查。
三、嚴把結題關
做好結題鑒定是課題研究的關鍵,嚴把結題關可以提高課題的研究質量。對于市縣級微型課題成果要明確提出不同要求,需要嚴格申報程序,進行初審與效果檢測,不能結題的課題不得進行成果鑒定。
(一)結題培訓
我縣每年3月和9月開展兩次課題結題專項培訓,其具體做法有:一是請領導強調課題研究的重要性和應有的研究態度;二是現身說教,請一線教師談自己研究課題的感受、心得、收獲,找到認同感與歸屬感,與參培教師產生共鳴;三是講結題要求,由管理單位講解結題程序與要求,避免教師在結題時走彎路;四是專題培訓,重點進行“如何撰寫研究報告”的專題講座,提高教師撰寫研究報告的水平;五是成果展示,展示獲獎成果資料,增強研究者的感性認識。
(二)效果檢測
對符合結題條件的課題,要求課題組提供全套課題研究的過程性資料,理論室對研究過程的真實性、研究資料的完整性、研究效果的明顯性等進行檢測。對照《申請·評審書》中“改革措施”的內容,實施了60%以上的“改革措施”方能進行結題評審,實施80%以上的“改革措施”且效果明顯,才能進行成果鑒定,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弄虛作假現象。
(三)成果提煉
根據課題研究資料,縣理論室對《研究報告》的初稿進行指導,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和建議,修改后達到結題要求,才能進入專家鑒定程序。這樣,《研究報告》經過至少三次修改,其撰寫質量明顯提升。
實踐證明,通過嚴把三關,規范了課題研究要求,強化了課題過程管理,優化了課題結題程序,全面提升了課題的實效性,使樂至縣微型課題的研究質量呈明顯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