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師首屆國醫大師路志正,承名醫家伯路益修,師山西鹽城名醫孟正已,精研經典便覽醫書,勤于臨證,學驗俱豐,仁德高尚,醫林楷模,垂范后學。 有幸師從,所得醫案,加以整理,分享學習。 ——李平 胃心痛之痰熱擾心案 朱某,男,56歲,退休干部。 2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胸憋悶疼痛,時輕時重,伴頭暈、心悸、汗出乏力,素嗜煙酒,胃納尚佳,口干喜飲,咳吐白痰,形體豐腴,面色紅潤,舌暗有瘀斑,苔黃白相間而潤,脈輕按細澀,重按沉弦。心電圖示:ST—T改變。 辨證:痰熱中阻,上擾心肺。 治則:清熱滌痰,和胃降逆。 處方: 瓜蔞15克,黃連3克,清半夏10克, 菖蒲10克,郁金10克,竹茹12克, 旋復花12克,谷麥芽各15克,甘草3克。 守上方略有加減,共服二十八劑,胸痛盡除,余癥得減,復查心電圖大致正常。 【按】 此案患者形體豐腴,面色紅潤,平素嗜好煙酒,飲食不節,日久則脾胃受制,脾失健運,痰濁內生,聚而化熱,以致痰熱互結,阻于中焦、心脈,可見胸悶胸憋,頭暈、心悸、汗出乏力,口干欲飲,咳吐白痰等癥;舌質暗,而有瘀斑,苔黃白相間,脈細澀、沉弦,皆為“痰濁中阻,上擾心肺”之征象;綜觀舌脈癥,四診合參,此案患者辨病當屬“胸痹”范疇,辨證為痰濁中阻,上擾心肺;病位于脾、胃、心;病性為虛實夾雜;治則當以“清熱滌痰,和胃降逆”為法,擬方以小陷胸湯加減而奏效。此案患者嗜好煙酒,日久痰熱壅阻中焦,以致氣機不暢而成胸痹;方中舉小陷胸湯以清熱滌痰,竹茹清熱化痰、和胃降逆,枳殼配旋復、菖蒲配郁金、谷芽配麥芽均有宣暢氣機、理氣寬胸之意;全方施藥有旨,章法自然,當可奏效于無形。 文字--李平 王林海 編輯--李思琪 圖為李平教授團隊于2016年9月國醫大師路志正心病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傳承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