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武士刀很有名,有了好刀自然就得配有各種用刀的技巧,這就是劍道。但明明使用的是刀技,卻又稱之為劍道,這可能與日本刀劍混用的歷史緣故有關。日本劍道這樣一種體系在日本古代典籍《古事記》和《日本書記》中被稱為'多知加伎',其歷史可以追溯十二世紀的平安時代末期。而到了日本混亂的戰國時代,劍道才真正興盛起來,各種流派已經很多,不過最出名或者說是最強的,也就只有那幾大流派,所以這期就盤點一下日本主要的幾大劍道流派吧。 一、天然理心流天然理心流創始人為遠州人近藤內藏助裕長。據說近藤內藏助本是古流武術——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的傳人,后來將此流派武術加以自己的理解,于寬政元年創立了天然理心流。所以也有說法是把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當作是天然理心流的遠祖。天然理心流的極意在于以天然之理為調和,臨機應變,對敵人的動作采取自然而然的反應,所以名為天然理心流。 在近藤內藏助創立天然理心流時,該流派是包括了劍術、棒術、柔術、氣合術等在內的綜合武術,可是到了二代目近藤三助的時代,氣合術失傳,而棒術跟柔術也糅合在了劍術當中。于是天然理心流就作為一門劍術流傳至今。 天然理心流傳位為六階,由低到高依次是:切紙、目錄、中極位目錄、免許、印可和指南免許,要成為師范或師范代(代理教師),換句話說就是要想有教弟子的資格,就必須取得最高傳位'指南免許'方可。一般來說,從切紙到免許需要十年時間,再從免許到指南免許則又需要十年時間,也就是說,要想成為師范代就得花費近二十年的工夫,但天然理心流四代目宗家——近藤勇卻是個例外。近藤勇幼名勝五郎,后改稱勝太。十五歲開始跟隨天然理心流三代目近藤周助學習天然理心流劍法,一年后便取得目錄傳位,并成為近藤周助的養子,改名為近藤勇。十一年后,近藤于二十六歲取得指南免許,并繼承天然理心流四代目宗家。從切紙到指 南免許,近藤勇一共只花了十二年工夫,著實是練劍的奇才。 近藤勇 而在幕末,有名的天然理心流劍士幾乎都為新選組隊員。包括新選組副長土方歲三,新選組一番隊長沖田總司,新選組三番隊長齋藤一等等,組合成幕末最強劍客集團——新選組。 土方歲三 二、香取神道流香取神道流是戰國時代流傳下來的武術,創立于室町時代,由下總國香取郡出身的飯筱長威齋家直創立。 飯筱長威齋家直年青時曾仕足利第八代將軍——義政,因故辭官,返鄉后遁世隱居,在從事對神佛道的修行之外,更對刀劍、槍矛、薙刀等武技進行日夜不斷地鍛煉,然后年逾六旬仍然無所心得,遂至香取神宮境內,梅山不動之所,夜以繼日地苦研劍理,并以樹木為打擊的對象,如此長達三年,終得劍之奧義,創立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因其有如松本備前守、冢原土佐守(卜傳之養父)、上泉伊勢守、師岡一羽齋等被后世認為具有劍圣格的人物,皆師從其傳乘,故其被尊稱為日本劍道之祖。 流主飯筱長威齋家直 香取神道流是綜合古流武術,其包括劍術(太刀、小太刀、二刀流)、居合術、棒術、長刀(剃刀)術、槍術、手里劍術、柔術、氣合術等多種類。其全名為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與一刀流一樣,香取神道流也是以后許多劍術流派的鼻祖,其中就包括東鄉肥前守重位創立的示現流和后來江戶時代由近藤內藏助裕長創立的天然理心流。 香取神道流使用的手里劍 冢原卜傳所創立的新當流劍術,也是根據香取神道流而來。新當流創立于戰國時代,創始人為冢原卜傳。在香取神道流的支流中,新當流是相當龐大的一支,以后又從新當流中,分出很多旁支,包括鹿島新當流、鹿島神道流、天流、霞流、 本間流、一羽流等等。 冢原卜傳,日本戰國時代劍圣,新當流鼻祖,延海元年于常陸國鹿島,家族為世代侍奉鹿島神宮的神官,本姓為卜部。卜部家有世代相傳的劍術'鹿島之太刀'。 冢原卜傳將家傳劍術與香取神道流相結合,后來進一步領悟出了絕技'一之太刀',從而創立出了新當流。卜傳一生曾經三次出游進行修業旅行,其中曾試過十九次以真刀真劍比武,參加戰爭三十七次,從來沒被打敗過一次,也沒有一處刀傷,只受過六處箭傷。其曾擔任過當時的大將軍足利義輝的劍術老師 三、神道無念流神道無念流,長州的實戰劍術,其源祖為下野國人福井平右衛門,平右衛門最初學習的是一圓流劍法,傳說他在修行回國的途中,參拜信州稻綱權現(權現是佛教語,意思是神佛菩薩為普度眾生而顯現化身),并于參拜時突然頓悟,從而創立了新的劍術。因為是在萬念俱空的冥想下,由于神的權現而突然悟得的劍法,所以就叫做神道無念流。 真正使其名場天下則是齋藤彌九郎。彌九郎在江戶開設練兵館,號稱江戶劍術第一,門下弟子多達三千人。神道無念流雖為格斗劍術,但同時也相當注重修身養性,講究'自戒、自律',道德色彩非常濃厚。以桂小五郎為首的長州藩土們大多習練神道無念流,但當齋藤彌九郎在江戶開館后,其中水戶藩士卻日益增多,而因為如此,彌九郎深受水戶藩主德川齊昭的賞識,戊辰戰爭中請他出任上野彰義隊隊長。彌九郎深知天時人和,沒有答應,于戰后出仕新政府。 當時的江戶劍術界,有'技之千葉,位之桃井,力之齋藤'的說法。跟同為江戶三大道場的玄武館和士學館的劍術相比,練兵館的神道無念流更注重格斗時 的實用性和壓倒對方的氣勢與力量。因為齋藤彌九郎的劍術將神道無念流的精髓之力,發揮得比同流派其他支流還要淋漓盡致,所以練兵館的神道無念流劍術又被稱為'齋藤派無念流'。 在幕末,神道無念流是一個影響力很大,門人弟子眾多的劍術流派。有很多名人劍客都出自該流派,其中包括維新三杰之一的長州藩桂小五郎。此外還有新選組二番隊長永倉新八以及新選組前局長芹澤鴨也師出神道無念流。 桂小五郎 (不是假發,是桂!) 四、北辰一刀流北辰一刀流,是江戶時代末期很流行的劍術流派,典型的現代意義上劍術流派,即指藝術類劍派,又名北辰夢想流,因源出一刀流,故名北辰一刀流。元祖為小野派一刀流的千葉周作,他開設'玄武館',并認為劍道之目的不是為了殺戮,而是為在掌握劍術技巧的同時修身養性。于是他在真劍比試勝負盛行的江戶幕府末期,改良了竹劍與護具,制定了對戰規則,對現代日本劍道影響極大,因此其受到水戶藩的賞識,成為藩校弘道館的教師。 其弟定吉(榮次郎)及定吉之子千葉重太郎對北辰一刀流的貢獻更大。定吉在江戶桶町開設練兵館,在江戶的各藩志士以及各地浪人拜入道場學習的極多。其中既有維新傳奇人物,土佐勤王派的坂本龍馬,也有變成新選組軍師的伊東甲子太郎,反正都是不論思想、不問出身,只管學習而已。千葉重太郎是坂本龍馬的摯友,在試圖刺殺勝海舟時也有他的一份。但他后來脫離了勤王運動,回去繼承桶町千葉道場,使道場的名聲更為響亮。 坂本龍馬 五、鏡心明智流鏡心明智流,源出于富田一刀流,其開派元祖為桃井八郎直由。直由吸收了許多其它門派的特色,才將一刀流進化為鏡心明智流,因為其非常注重姿式、形態,所以故人稱之為'傳派桃井'。江戶的桃井道場名為'士學館',它是三大道場中聲名、品質第一的大道場。 桃井三代號為香藏,四代即桃井春藏直正則將鏡心明智流發揮到了巔峰。春藏曾在幕府講武所中供職,維新之后在大阪開館授徒,名聲傳遍整個日本。此派介乎于藝術與格斗之間,但更偏重于藝術。 鏡心明智流的代表人物為桃井春藏直正。桃井春藏直正本名為田中左右八郎堪助。天保九年,堪助在十四歲之時來到了江戶,在鏡心明智流桃井道場修行劍術,當時的道場師范為桃井春藏直雄。在其十七歲的時候,堪助娶桃井春藏直雄次女為妻,入贅桃井家,繼承了春藏之名,后改名為桃井春藏直正。嘉永二年,桃井春藏直正在二十五歲時便取得皆傳稱號,并繼承鏡心明智流宗家,為四代目師范。桃井道場代代都是由兒子繼承,比較特殊的就是作為桃井家入贅的女婿以及養子的身份繼承了士學館道場的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而在春藏直正擔任師范時,鏡心明智流也迎來了鼎盛時期。桃井春藏直正作為幕末三大劍客之一,以出塵的氣度品位聞名于江湖。桃井道場士學館與千葉周作的玄武館(北辰一刀流),齋藤彌九郎的練兵館(神道無念流)三雄并立,稱為'江戶三大道場'。三大流派的劍術相比,有著'技之千葉','力之齋藤','位之桃井'的說法。 據說桃井春藏直正本身就是一位美男子,因此鏡心明智流的'位'被他發揮到了極致。但是在幕末這個動蕩的時代,光講求藝術性的劍法是無立足之地的,因此在實用性方面,鏡心明智流也不輸于人。被稱為'人斬以藏'的土佐藩岡田以藏(幕末四大人斬之一),以及土佐藩士武市瑞山(土佐藩盟主),都是鏡心明智流的高手。 六、二天一流二天一流,由江戶初期著名的劍士宮本武藏創立。 宮本武藏原名新免武藏,在二天一流兵法中的正式名稱是新免武藏玄信。但宮本武藏這個名字則更為人們所熟知。 宮本武藏出生于岡山縣英田郡大原町宮本,年少時跟父親新免無二齋學習當理流兵法。從十三歲與新當流有馬喜兵衛比武開始,直到二十八歲,這期間與其他流派比武共計六十余次,據說一次都未敗過。宮本武藏在二十九歲時在嚴流島跟當時名滿天下的劍士佐佐木小次郎決斗,用自制的四尺二寸長的木刀將小次郎打敗而一戰成名。 嚴流島兩位劍圣對決的雕像 在二十余歲時,武藏便以'圓明一流'自成一派,并于慶長十年寫成劍術書《兵道鏡》。但他對自己的劍術卻始終不滿意,認為沒有達到極境。在三十歲后宮本武藏繼續修業,終于在自己五十歲左右練成了使用大小兩刀的劍術。這就是著名的'二天一流'。宮本武藏在五十七歲時,得熊本藩(今熊本縣)藩主細川越中守忠利邀請,在當地正式教導劍術。在以后的歲月里,宮本武藏寫成了《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條》以及《五輪書》,合稱為'兵法二天一流三兵書'。 正保二年,宮本武藏去世,終年六十二歲。 二天一流中所謂'二天'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即陰與陽,也就是象征對立的事物。二天一流的技法簡單的講就是統一左右兩手上大小二刀的動作,由此達到戰勝對手這一目的。在使用雙刀的流派(二刀流)中,二天一流是唯一使用長度不同的兩把太刀的奇特流派。 七、佐佐木嚴流佐佐木嚴流,創始人為戰國末期的劍士佐佐木小次郎,與出身于并不富裕家庭的宮本武藏相比,小次郎則是在擁護和贊揚的光環中成長起來的。但是,跟那些平庸的紈绔子弟不同,小次郎絕對是一個劍術奇材。雖然曾經跟隨鐘卷自齋學習過富田流的小太刀技法,但佐佐木小次郎自己所創立的嚴流使用的卻是比小太刀長得多的太刀。 佐佐木小次郎的愛刀'長光'便是長達三尺二寸(106厘米)的長刀,而佐佐木小次郎的絕技'燕返'更是一招能夠將長刀之利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招式。可是,即使是這樣的小次郎,卻連'燕返'都沒有使出就敗在了宮本武藏的劍下。 當時跟宮本武藏決斗時的佐佐木小次郎,無法發揮出自己刀長的優勢。因為宮本武藏在決斗之前,特意制作了一把木刀,刀的長度是四尺二寸(140厘米),比佐佐木小次郎的'長光'長了整整一尺。而因為佐佐木小次郎在決斗之前并未將絕技'燕返'傳給弟子,于是這一招便從此失傳。 八、柳生新陰流柳生新陰流,由戰國初期劍士愛洲移香齋創立。后來的上泉伊勢守信綱在陰流的基礎上開創了新陰流。與以前的劍法的真劍決勝相比,新陰流在練習時采用竹刀,從而避免了無謂的傷害。此外,新陰流最先確立了'初級→上級→免許皆傳'的劍術等級方式,后來的等級制都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成的。 上泉信綱創立了新陰流,而將新陰流劍技發揚光大的,則是上泉信綱的弟子柳生石舟齋宗嚴。柳生家是日本的豪族,柳生宗嚴曾先后仕官于三好長慶及織田信長,后托病辭官而潛心研究劍法。在得到上泉信綱的傳授后,其將鹿島新當流與戶田一刀流融合于新陰流劍技中,創立了新陰流最大的一個分支——柳生新陰流。此后宗嚴之子柳生宗矩及宗矩之子柳生三嚴(柳生十兵衛)將柳生新陰流加以不斷發展和完善,使柳生新陰流成為江戶時代最大的劍術流派之一。柳生宗嚴、柳生宗矩及柳生十兵衛三人則成為戰國末期至江戶初期著名的三劍士,人稱'柳生三天狗'。 柳生家傳兵法書(即劍術書)有《殺人刀》、《活人劍》、《無刀之卷》,以及后來由十兵衛撰寫的《月之抄》。柳生新陰流的真髓在于'無刀取',即以空手制住對手。和有些劍道流派相比,柳生新陰流不贊成以殺戮來磨煉劍技。在《活人劍》及《無刀之卷》中,都體現了柳生'無刀取' 的意義。 柳生石舟齋宗嚴,享祿二年出生于大和國小柳生莊,曾學習過新當流和中條流劍法,后來跟隨上泉信綱學習了新陰流劍術。在辭官之后潛心研究劍術,以新陰流劍技為主,加入其他兩個流派的劍術技巧,創立了新陰流的最大分支——柳生新陰流。 柳生但馬守宗矩是柳生宗嚴的第五子,自幼跟隨父親學習劍法。文祿三年,德川家康邀請宗嚴作為他的劍術師范,宗嚴以'年事已高'為由推辭,并推薦當時二十四歲的柳主宗矩代替自己。就這樣,柳生宗矩出仕德川家,并在后來的關原之戰和大坂城之役中立下軍功,使一時曾被沒收的柳生家領地得以恢復。后來,宗矩還擔任了德川幕府第二代將軍秀忠和第三代將軍家光的劍術老師。 柳生十兵衛,柳生宗矩的長男。據說在柳生十兵衛小時跟父親練劍的時候,因為劍勢過于凌厲的緣故,使得宗矩不由自主地痛下殺手,從而打傷了十兵衛的右眼,于是就有了現在大家所熟悉的獨眼十兵衛。元和二年,十兵衛跟隨父親謁見將軍秀忠。十三歲時當了三代將軍家光的小姓(即隨從)。后來又擔當了家光的劍術老師。傳說在一天夜里,家光認為自己的劍術已經很不錯了,便穿上忍服外出,準備行俠仗義(標準的犯二青年),不料被巡夜的十兵衛發現了,只用一招便將家光的劍打落,從此君臣間便有所不快。寬永三年,十兵衛辭職,開始周游列國進行劍術修行,并寫成了劍術書《月之抄》。正保三年宗矩去世,十兵衛繼承柳生宗家,并擔任但馬守,四年之后便去世,享年四十三歲。 九、小野派一刀流小野派一刀流,創建于室町幕府末期,創始人為伊藤一刀齋。關于這位伊藤一刀齋的出身是眾說紛紜,所以一直沒有一種確切的記載。有的說他出身于關東伊豆的武將家,后來在鐘卷自齋門下學習中條流劍術,有的說他在江川堅田出生,劍術方面是自學。但總之毫無疑問的是,他所開創的一刀流在日本劍術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由一刀流、香取神道流、新陰流這三大劍術流派所派生出來的劍術派系,占據了日本劍術流派總數的絕大部分。而在一刀流所派生出的支流中,小野派一刀流是號稱是最正統的一支。創始人小野次郎右衛門忠明,就是伊藤一刀齋最優秀的弟子。 小野次郎右衛門忠明,是上總國魂鄰郡丸山町鄉士,曾效力于里見家。后來拜入了一刀流伊藤一刀齋的門下,開始了劍術修行。之后受伊藤一刀齋推薦,效力于德川家康,后來成為了德川幕府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的劍術師范。從此,一刀流和后來的新陰流一起成為將軍家的劍術師范,慶長五年德川家康攻打信州上田城時,小野忠明由于立功而被稱為'上田七本槍'之一,但因為違反軍紀而被交予真田信幸監督,在慶長六年復職,其在寬永五年去世。 十、林崎明神夢想流在日本武道中特有的拔刀術已經從日本劍道中分離了出來,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劍術——居合道。無論是從練習方式、練習規則和練習的服裝道具來說,居和道和劍道都有了很大的區別。居合道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在拔刀的同時利用刀鋒在圓弧運動中具有的驚人速度向對方作出致命的攻擊,并務求一擊必殺。因為拔刀術所有的修為在這一擊當中完全體現出。因此如果一擊不中的話,就很難擋下或避開對方的反擊,即使能夠擋下或避開對方的反擊,也很難再做出第二次攻擊。 林崎明神夢想流居合術,簡稱林崎流,創始人為戰國末期劍士林崎甚助重信。 林崎甚助早年曾學過鹿島新當流,后來為磨練自己的劍技而開始了修業旅行,其旅行途中在參拜鐮倉鶴岡八幡宮時,突然拔刀斬向自己身后的影子,從而領悟到'夢傅劍'的極意,由此開創了林崎明神夢想流居合術。 在林崎甚助的眾多門人弟子中,田宮平兵衛正勝無疑是最出色的一個。他總結了林崎流的劍枝,并由此開創出一門更適用于在太平之世的一對一的決斗中的新的劍術,這就是新田宮流撥刀術。在今天的山形縣最上郡和茨城縣水戶市,分別有林崎流和田宮流這兩種居合術的道場。 居合拔刀在日本古代奈良朝或平安時代初期出現,是武士在戰場格斗時,槍矛等武器被折斷或擊落時的瞬間,拔出腰佩的大刀或短刀以應對敵人而發展出來的一種技法。居合是從坐姿靜態中或者立姿動態中,拔擊、斬切對方于瞬間從而獲勝的招術,不像劍道那樣拔刀交劍后才能爭取勝敗,而是在交劍前已決勝負。因而刀的佩帶法、呼吸要領、目視、鞘口切法、足的踏法、刀柄握法、軀體運動、收刀法等等都要進行充分反復的修練。 十一、示現流兵法現示流,又名示源流,創始人是戰國末期劍士東鄉肥前守重位。示現流主要流傳于日本最南部的薩摩地區,所以又叫薩摩示現流。示現流講究的是一擊必殺,威力巨大,練習方法簡單枯燥,主要就是練習力量,練習者每天用武士刀按照特定的方法練習劈柴。示現流高手東鄉重位每天就要用木劍練習劈柴1100下,其他弟子也都用劈柴磨煉自己。此流派的特點是勇猛凌厲,刀高舉往右上方,完全不理會對方做何攻擊而奮力向左下方劈下,刀擋刀斷,手擋手斷,不擋則死。(大力出奇跡) 而在江戶時代以后,此劍術主要在薩摩藩流傳,因此又叫做薩摩示源流。在幕末的薩摩對幕府的戰斗中,幕府的兵士有很多都是因擋架不住,自己的刀被對方的攻擊彈向頭部而敗北的。另外還有一種叫做野太刀自顯流的劍術,又名藥丸派示現流(藥丸派?),其思想與示現流相似,不過采用的是比太刀還要長的野太刀。 十二、二階堂平法二階堂平法或許稱之為劍法并不是太準確,因為它是一種糅合了劍術、法術以及催眠術的一種詭異而可怕的技巧。二階堂平法的創始人和創始年代均不詳,只知道創始人為二階堂氏。因為這種劍法的起始姿勢包括在一刀流時的'一'字橫執,二刀流時的'八'字斜執和'十'字縱橫相交這三種,恰好是'平'字的寫法,所以其就被叫做二階堂平法。而且這種劍法在戰國末期就已經被人使用。 二階堂平法是以牽制和束縛對方為主的技巧,二階堂平法的最高奧義叫做'心之一方',據說這一招使出來之后,對方會被施術者的目光所攝,喪失戰意,動彈不得,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而在傳說中成功練成'心之一方'奧義的人只有松山主水大吉一人。他曾一生四次試圖狙殺官本武藏未果,但本人也仍然是相當了不起的忍法劍士。 十三、野太刀自顯流野太刀自顯流是一種使用比太刀還要長的野太刀(130厘米左右甚至更長)所形成的劍術流派,是攻擊方式跟示現流相似的一種流派,又名藥丸派示現流,其創始人據說是平安冷泉天皇時代的武將伴兼行。但此流派自創立起后便一直默默無聞,直至近九百年后的幕末,才在田中新兵衛和中村半次郎等維新志士的手中綻放出光彩。 大太刀又稱為野太刀 十四、鐘卷流鐘卷自齋,其為慶長年間的人氏,是位列劍圣格的人物,生年與卒年沒有詳細記錄留傳下來。其師門也有從富田勢源與富田景政(勢源之弟)兩說,而佐佐木小次郎曾拜于其門下學習,其另一極為杰出的弟子就是成為一刀流流祖的伊藤一刀齋景久 鐘卷自齋拜富田勢源為師,不僅領會了中條流的精粹,再加上自身的精心研究而創始了鐘卷流,他后來負責北條家的劍術指導。曾經因為看不慣弟子伊藤一刀齋的怠惰而與其比試來教訓他,沒想到竟敗于一刀齋的手下。(翻車了) 十五、中條流中條流是有史可查的日本最為古老的劍術流派,由中條兵庫頭長秀創建。的劍術師范是傳承至中條流中的富田流一脈,而富田流所擅長者的是使用小太刀的技巧。自創了鐘卷流,可謂已達劍圣之境,有著一刀流鼻祖之稱的伊東一刀齋和日本著名劍圣佐佐木小次郎都是其門下眾多弟子之一,可其在歷史上的名聲反不如兩位弟子,估計是屬于隱者類型的劍圣(應該掃地神僧這類的人物)。 |
|
來自: 昵稱44183027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