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讀者: 受《中華心學沿革簡述》作者龐鶴鳴教授委托,我在此轉述對該書《緒論》部分第一節(jié)“開頭語”中部分內(nèi)容的更正。在“開頭語”中輯用先賢論述有失,致使評述有誤。龐教授對此做了勘誤補缺的修訂。 這段修訂后的文字如下(從《緒論·第一節(jié) 開頭語》第一段第4行“讓我們先從儒學談起”始,到第15行“先立其大者”止,更換新內(nèi)容):
讓我們先從儒家陸、王心學談起。被后人視為心學開山的陸九淵,在其一生的講學中,未曾提及“心學”一詞,其弟子楊簡等亦然。集理學大成的朱熹(曾制訂《白鹿洞書院教條》)述及心、性文字很多,但無“心學”字眼,而主以理、氣。元代吳澄把揭示心學之功歸于宋初的周子、程子。明代集心學大成的王陽明稱心學是“圣人之學”、“君子之學”,對心學作了實質性表述:“夫圣人之學,心學也。學以求盡其心而已。”“圣人之學,心學也,堯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诵膶W之源也。中也者,道心之謂也;道心精一之謂仁,所謂中也。孔孟之學,惟務求仁,蓋精一之傳也。”爾后,章潢則有“虞廷危微精一,孔子操存舍亡,此是心學正傳,……”之學箴。陽明還指出:“君子之學,心學也。心,性也。性,天也。圣人之心,純乎天理?!睂τ陉懢艤Y,陽明說:“……象山陸氏,……而簡易直接,真有以接孟子之傳,其議論開闔,……而要其學之必求諸心……故吾嘗斷以陸氏之學,孟氏之學也。” 陸九淵講學,強調(diào)“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也”。認為千萬世之前,千萬世之后有圣人出,皆“同此心,同此理”,主旨在“發(fā)明本心”。陸氏教學生、啟發(fā)學生重在“復其本心”,并以此為“先立其大者”。
上述修訂內(nèi)容,將在《中華心學沿革簡述》近期重印時重新排版印刷,得到更正。 特此敬告。感謝各位讀者對本書的喜愛和對本書出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包月陽,2019年2月2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