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氣和內力,兩個詞匯經常出現在傳統內家拳和傳統功法上應用,但隨著社會和平、穩定、繁榮。古代習武練功作用是為了保家衛國,現在盛世和平,習武練功的作用也就不存在了。造成習武練功的人也越來越少,現在增多的原因,也都是為了身體健康的目的。但對真氣和內力二者正確認識,也就少之又少。 真氣在傳武中最正確叫法是元氣。中醫中也稱人體的元氣。人體內元氣多少決定身體健康程度。還會影響到人體各種病癥是否出現。這一論點是跟武術氣功認識是相同的,那么培養人體元氣方法,成了決定人體健康和武功高低主要環節。在武術氣功衍變中,培養人體元氣的方法在各種功法中都有出現,但練法也大同小異。主要還是用入靜后腹式深呼吸,用以意領氣的方法,意領氣走,氣沉腹下丹田和食物中精微之氣形成決定人體健康壽命的元氣。在人體元氣的應用上,不但中醫、武術、氣功在用,現在唱歌家洪亮的天籟之聲,都是利用人體丹田元氣的發出的。 而內力在傳統武術中叫內勁,力和勁又有什么不同之處。傳統武術中把單一發出的叫力,把整體力叫勁??鞛榘l力,慢為等勁。拳法中常用力量和速度取勝,而內家拳和氣功中都是用緩慢的內勁發力。傳統武術也就留下了,“快打拳,慢練功”的說法。現在大家看到公園打太極緩慢動作都是在運氣調勁的。只是現在打太極的人,把內勁給丟失了,變成現在的太極操了。 總體來說真氣也好,元氣也罷。都是發至人體腹下丹田。而內勁多發至命門后腰。一陰一陽,協調存在,陰陽互補,整體化一。陰前陽后,巧成太極。陰陽平衡,保健康,可長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