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以來,財經圈頻頻被娛樂圈的消息炸開了花,今日更有爆炸性消息:宋仲基宋慧喬因性格不合離婚。 盡管男神女神又重新恢復單身,但昔日吃的甜瓜至今還未消化,這么快婚變簡直難以接受。從相識相戀到如今分道揚鑣,究竟是當初的一場錯愛還是如今轟轟烈烈的止損大戰? 震驚之余感慨:戀愛不靠譜,不如來炒股。炒股獲自由,女神會回頭。但如何避免在買股票的過程中重蹈覆轍呢?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千萬不要和股票談戀愛。 整理:雪球君 投資大師巴菲特曾提出一個問題:要不要和股票談戀愛?通常來講,人在持股和不持股的時候心態是不一樣的,如果買股票像戀愛一樣就很容易出問題。 同樣的一只股,如果你已經買入了、持有了,那這種情況下,任何關于這支股不好的消息、傳言你都會感到害怕,或者反感、排斥,傾向于是胡說八道,或選擇性忽視;而好消息呢,你會表現的比不持有這只股的人興奮的多,因為持有了,就對關于他的好消息寧愿信其有,容不得別人說它半點不好,甚至,聽見、看見哪個名嘴或哪個股評家發表與此股相關的不好的評論,你就恨不得問候他全家。 因為買入的時間越長,對它花的心思越多,思考越多,無形中投入的感情越多,所以,產生浮虧賣出的時候是很難下決心的,因為不僅是錢財上的損失,更是感情上的失落。 $樂視網(SZ300104)$ 無數人深陷樂視無法自拔,從44.69到1.69一路陪伴 最終樂視市值定格在67.42億,停止心跳 這種現象與“敝帚自珍”正相吻合,自家的破掃帚總比別人家的新掃帚更有價值。而自己持有的股票呢,也總是自認為比別人的好,即便虧損也不會割肉離場。可能有人會有疑問了,明明趨勢已經變壞了,還不出場是不是傻? 那么到底應不應該與股票談戀愛,又該以怎樣的心態去止損?下面我們將引用不同雪球用戶的觀點來進行討論。 01 投資,不是共患難的游戲 雪球用戶楊飯 $騰訊控股(00700)$ 錯誤的時間共患難是多么痛苦 我們可以與所愛的人同患難,共富貴;感情會越來越深,日子會越來越甜蜜。但是投資,尤其是股票投資,多數的時候卻只能與目標公司共富貴,千萬不可同患難;千萬不要喜歡上所投資的公司,一旦其業績下行的時候,迅速的拋棄、遠遠的避開為妙。 此處我們講一下判斷公司估值高低的兩個最基本的標準:PB 和 PE。 PB(Price to Book value,內陸一般稱稱市凈率,香港稱為市帳率 ) 。簡單說就是在某個財報披露期內股票價格與賬面凈資產之間的比值。 PE(Price to Earning Ratio,一般稱稱市盈率 ) 。指在一個考察期(通常為 12 個月的時間)內,股票的價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 靜態的看,通常認為具備更低的 PB 和 PE 的公司的估值更低。但是估值低并不一定代表就有投資價值,股價就會上升。因為市場判斷股票的價格趨勢在表象上更多時候類似一種預測的游戲。 為什么市場 / 投資者愿意給某些公司很高的市盈率 / 市凈率水準?顯然是因為投資者對公司的前景越加看好,愿意給予比同行業其它公司更高的估值水平。這里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被愛稱為 700 崽的騰訊控股 ,騰訊的市盈率長期超過 40 倍的水平,要知道像市值超過萬億的公司,多數時候給的市盈率是很難超過 15 倍的(一般 6~12 倍之間,視分紅水平)。為什么?因為騰訊的業績可以常年保持高速的增長,雖然樹不可能漲到天上去,但目前騰訊的天花板在哪,似乎還看不到,超牛逼的月 K 線: 而一旦一個被認為有高預期增長的公司實現不了這種增長,股價很可能迅速的回落,例如中聯重科,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的領頭羊,前些年隨著內陸大搞基建而迅速崛起,業績大增;但隨著基建投資趨緩、行業產能增加及競爭激烈而需求不足導致全行業逐步陷入困境,股價也一落千丈。 同樣是各自行業內的領頭羊,騰訊享有超過 11 倍的市帳率,而中聯卻只有不足 0.7 倍的水平,差距巨大。當然并不是說中聯的日子過不下去了,事實上中聯過去幾年還是很賺錢,直到 16 年才輕微虧損。 當然市場上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只不過騰訊和中聯是兩個非常極端的例子,但正是有兩種如此極端的差異,才能更好的說明與投資的公司共患難是何等的痛苦。 行文至此,需要額外指出的一個重要概念就是共患難的 ' 患難 ' 不一定是指公司業績虧損,而更大程度上是預期的高增長不能實現、業績增長放緩甚至下跌、虧損這樣的一種反轉的趨勢。而富貴,也不一定是指公司要賺多少錢,市場上能比銀行賺錢的公司能有幾個?但估值遠超銀行的則遍地都是。當某一天,騰訊的業績增長趨于平緩時,相信也是不再與投資者共富貴的時候。 所以,投資時,我們最好要記住,不要輕易喜歡上一個公司,不要和股票談戀愛,只能與它同富貴而不可共患難。 02 不會對股票產生任何感情,看走勢就好 雪球用戶毛新旺 $中國石油(SZ300104)$ 沒有股票好不好,只有股價好不好 在進入保險公司后,我的投資思路發生很大變化:由固執的價值投資更加注重絕對收益和博弈。 研究員階段,研究的越深入,越容易對股票產生感情。面對不利的市場行情或者股價趨勢已逆轉時,容易越跌越買,我過去作研究員時犯過很多這方面的錯誤。 而在優秀基金經理眼里,一旦研究完成放到股票池里,在買入和賣出決策中,就不再有什么基本面優質的股票,只有股價運行好不好的股票。股價運行不好的股票,你在后面說他基本面再漂亮,該賣出時一定不會有任何手軟,因為市場已經用盤面在告訴你,有人在不斷地賣出或者沒有多少人在買入,這里面一定有什么不正常。研究所得的信息往往是滯后的,主觀臆想的或者是有人有意告訴你的信息,但盤面是不會說慌的。 從我的交易系統來看也是這樣。研究層面:研究團隊對A股全市場所有股票構建初步研究數據庫,再挑出符合篩選條件的股票逐一進入半深入研究挑出核心池,再對核心池進行深入的研究,然后構建股票池。 風控層面:主動事先的風險控制。量化風險指標,由程序計算出每筆交易的頭寸,避免人為決策,因為人為決策下單的量,肯定會越過交易系統合理的風險量,使整個資金系統承擔過大的風險。 擇時層面:程序化實時對股價變化進行掃描,對于觸發交易信號的股票,自動輸出交易信號。 所以投資時不會對股票產生任何感情。 03 價值投資不等于跟股票談戀愛 雪球用戶魔力火鍋 $貴州茅臺(SH600519)$ 當我不看好你時,怎樣都不可惜 曾經最愛貴州茅臺,但價值投資不等于跟股票談戀愛。 多次測試表明,我的投資個性屬于進取型,不適合玩期貨等高杠桿的投資品,但可以投資股票。于是在 2013 年經人介紹與貴州茅臺相識,了解一段時間之后,感覺好像戀愛了,清倉換茅臺,復盤看茅臺,看新聞聽消息更股友聊天,都是茅臺。 茅臺給我帶來了不錯的收益和投資回報率,還給我帶來了股友圈中的一點點名氣。然而從茅臺第一次沖擊 800 元開始,我的做法有點變化了。移情別戀了?不是,而是跟茅臺談戀愛了。就是你們說的捂股待漲,以至于從800到700,我默默承擔;從700到803.50,我沒有賣出;再次從800到616,我開始出現失眠;到了2018年10月23號,我終于向球友們發出個問題:茅臺的股性變了嗎? 那篇文章中沒有提及我當天的操作。我在盤前集合競價期間掛單,然后以開盤價清空了它。請人一口悶,接盤俠一口就全部喝掉了。 就算你打算做一個價值投資者,也不要跟股票談戀愛。捂股待漲是不行的,投資有那么簡單就人人都是巴菲特了。就像基金定投一樣,如果真的像某些廣告說的那樣是懶人投資法,每個月買買買,啥也不看,等著以后賺大錢?那樣的投資方法跟大爺婆婆輩熟悉的存死期有多大區別? 04 更多的人深陷戀愛而不自知 雪球用戶時光森林 $海天味業(SH603288)$ 因為了解,所以熱愛 通常來說,與股票談戀愛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這似乎意味著需要付出較高的機會成本。因為你會容忍對方的缺點,放大對方的優點,然后為了一棵樹放棄整座森林。投資一只股票,這種心態可能有點夸張了。 但我也注意到,經常發生這樣一種情形:有些人明明認為跟股票談戀愛是不對的,也會批評別人不要跟股票談戀愛,但自己表現出來的癥狀,卻有過之而不及。有個網友說得很有道理,我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清醒的,至少比別人清醒。但事實如何,他自己是搞不清楚的。就好像有些人總覺得自己是客觀的,別人非常主觀,但他給別人的印象偏偏不是那樣。 回到跟股票談戀愛的話題。跟股票談戀愛真的是投資大錯嗎?如果不跟股票談戀愛,真的就是一種理智的表現嗎?有時我覺得,了解一個人、了解一家公司,好像都不是那么容易。放棄一家你已經了解的公司,去追求另一家了解程度不夠的公司,本身也是一種冒險。如果這家公司有足夠的潛力,又表現出這方面的明顯特征,而且價格也便宜,那么跟它談戀愛會不會也是一種選擇? 那么在投資中到底要不要對和持有的股票產生感情?其實這是個沒有絕對答案的問題。 傳統思維告訴我們:不要與股票談戀愛,因為在現實中,值得我們談戀愛的股票實在太少。另外,若盲目地持有股票,不能理性地看待投資,這也是危險的。所以,對于投資者來說,如果無法抑制自己對股票的感情,小心選股 理性定期檢討非常必要。當持倉股出現核心價值問題,及時止損也沒什么可惋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