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位于常州老城區中部偏南地段,東至和平路琢初橋,西面直通商業中心南大街,南面是護城河。南面是護城河。 青果巷,常州古老街巷之一,始建于明萬歷年(1581年)前。當時運河由文亨橋入西水關,經東西下塘,穿城后出東水關蜿蜒向東。青果巷面臨城區運河段,當時船舶云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開設各類果品店鋪,舊有“千果巷”之稱。《常州賦》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陳。”后運河改道,巷名仍保留至今。常州方言“千”、“青”難辨,才有了現在的“青果巷”。青果巷有“江南名人第一巷”之稱。500年前,著名抗倭英雄、文武雙全、散文四大家之一的唐荊川(原名順之,因號為荊川常州人為了表示親熱,直稱“唐荊川”)會試高中狀元。于是他就在青果巷建造了一座大宅子,占據了小半個青果巷。中國古代把考中進士稱為“蟾宮折桂”,考過第一名的人,心中總有個“折桂情結”,于是宅子里就有了八棵桂花樹,號稱“八桂堂”。 荊川先生當年無意間在宅院種了八棵桂花樹,沒想到還真為常州留下了些許靈氣,延續百年,凡是在著宅子里住過的,都是能在中國歷史上留有名氣的人。比如,清朝的實業家莊楷,狀元及畫家錢維城和弟弟錢維喬,清萍鄉煤礦、漢陽鐵廠總辦張贊辰,還有近代的瞿秋白和張太雷,以及解放后著名愛國實業家、收藏家劉國均先生,名流雅士不勝枚舉。真正地詮釋了桂花的吉祥、崇高的氣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