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牢脈 【脈象特征】沉取實大弦長 , 堅牢不移。' 牢 ' 者 , 深居于內 , 堅固牢實之義。牢脈的脈象特點是脈位沉長 , 脈勢實大而弦。牢脈輕取、中取均不應 , 沉取始得,但搏動有力 , 勢大形長 , 為沉、弦、大、實、長五種脈象的復合脈。 【臨床意義】多見于陰寒內盛 , 疝氣癥積之實證。 【機理分析】邪氣牢固 , 而正氣未衰者 , 如陰寒內積 , 陽氣沉潛于下 , 或氣血瘀滯 , 凝結成癥積而固結不移 , 在脈象上則可表現為沉弦實大的牢脈。若失血、陰虛等患者反見牢脈 , 當屬危重征象。 3、遲脈的相類脈 (1)緩脈 【脈象特征】其義有二:一是脈來和緩,一息四至 ( 每分鐘 60-70 次 ) , 應指均勻 , 是脈有胃氣的一種表現 , 稱為平緩 , 多見于正常人。二是脈來怠緩無力 , 弛縱不鼓的病脈。緩脈的脈象特點是脈搏的跳動不疾不徐 , 從容和緩稍慢于正常而快于遲脈 ![]() 【臨床意義】多見于濕病 , 脾胃虛弱 , 亦可見于正常人。 【機理分析】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 , 脾胃虛弱 , 氣血不足 , 則脈管不充 , 亦無力鼓動 , 其脈必見怠緩弛縱之象。濕性黏滯 , 阻遏脈管 , 氣機被困 , 則脈來雖緩 , 必見怠慢不振 , 脈管弛緩 , 有似縛之象。若有病之人 , 脈轉和緩 , 是正氣恢復之征 , 疾病將愈。 (2)澀脈 【脈象特征】形細而行遲 , 往來艱澀不暢 , 脈勢不勻。脈的脈象特點是脈形較細 , 脈勢滯澀不暢 , 如 ' 輕刀刮竹 ';至數較緩而不勻 , 脈力大小亦不勻 , 呈三五不調之狀。 ![]() 【臨床意義】多見于氣滯、血瘀、痰食內停和精傷、血少。 【機理分析】氣滯、血瘀、痰濁、飲食等邪氣內停 , 阻滯脈道 , 血脈被遏 , 以致脈氣往來艱澀 , 此系實邪內盛 , 正氣未衰 , 故脈澀而有力。精血虧少 , 津液耗傷 , 不能充盈脈管 , 久而脈管失去濡潤 , 血行不暢 , 以致脈氣往來艱澀而無力。總之 , 脈澀而有力者 , 為實證;脈澀而無力者 , 為虛證。 (3)結脈 【脈象特征】脈來緩慢 , 時有中止 , 止無定數。 《脈經》曰 :' 結脈往來緩 , 時止復來。'《診家正眼》稱結脈是 ' 遲滯中時見一止。' 故結脈的脈象特點是脈來遲緩 , 脈律不齊 , 有不規則的歇止。 ![]() 【臨床意義】多見于陰盛氣結、寒痰血瘀 , 亦可見于氣血虛衰。 【機理分析】陰寒偏盛則脈氣凝滯 , 故脈率緩慢;氣結、痰凝、血瘀等積滯不散 , 心陽被抑 , 脈氣阻滯而失于宣暢 , 故脈來緩慢而時有一止 , 且為結而有力;若久病氣血衰弱 , 尤其是心氣、心陽虛衰 , 脈氣不續 , 故脈來緩慢而時有一止 , 且為結而無力。 正常人有因情緒激動、過勞、酗酒、飲用濃茶等而偶見結脈者。 4、數脈的相類脈 (1)疾脈 【脈象特征】脈來急疾 , 一息七八至。疾脈的脈象特點是脈率比數脈更快 , 相當于脈搏每分鐘 140-160 次。 ![]() 【臨床意義】多見于陽極陰竭 , 元氣欲脫之證。 【機理分析】若疾而有力 , 按之愈堅 , 為陽亢無制 , 真陰垂絕之候,可見于外感熱病之熱極時。若脈疾而弱 , 按之不鼓指 , 多為虛陽外越 , 元陽欲脫使然。三歲以下小兒脈搏可在一息七至以上 , 為平脈 , 不作病論。 (2)促脈 【脈象特征】脈來數而時有一止 , 止無定數。促脈的脈象特點是脈率較快且有不規則的歇止。 ![]() 【臨床意義】多見于陽盛實熱、氣血痰食停滯;亦見于臟氣衰敗。 【機理分析】陽邪亢盛 , 熱迫血行 , 心氣亢奮 , 故脈來急數熱灼陰津 , 則津血衰少 , 心氣受損 , 脈氣不相接續 , 故脈有歇止;氣滯、血瘀、痰飲、食積等有形實邪阻滯 , 脈氣接續不及 , 亦可形成間歌。兩者均為邪氣內擾 , 臟氣失常所致 , 故其脈來促而有力。若因真元衰憊 , 心氣衰敗 , 虛陽浮動 , 亦可致脈氣不相順接而見促脈 , 但必促而無力。 正常人有因情緒激動、過勞、酗酒、飲用濃茶等而偶見促脈者。 (3)動脈 【脈象特征】見于關部 , 滑數有力。動脈的脈象特點是具有短、滑、數三種脈象的特點 , 其脈搏搏動部位在關部明顯 , 應指如豆粒動搖 , 故《脈經》說 :' 動脈見于關上 , 無頭尾 , 大如豆 , 厥厥然動搖。' ![]() 【臨床意義】常見于驚恐、疼痛等癥。 【機理分析】驚則氣亂 , 痛則氣結 , 陰陽不和 , 氣血阻滯。故因驚、因痛致使陰陽相搏 , 氣血運行乖亂 , 脈行躁動不安 , 則出現滑數而短的動脈。 5、虛脈的相類脈 (1)細脈 【脈象特征】脈細如線 , 但應指明顯。細脈的脈象特點是脈道狹小,指下尋之往來如線 , 但按之不絕,應指起落明顯。 ![]() 【臨床意義】多見于氣血兩虛、濕邪為病。 【機理分析】陰血虧虛不能充盈脈管 , 氣虛則無力鼓動血行 , 致脈管的充盈度減小 , 故脈來細小且無力。濕性重濁黏滯 , 脈管受濕邪阻遏 , 氣血運行不利而致脈體細小而緩。 (2)微脈 【脈象特征】極細極軟 , 按之欲絕 , 若有若無。微脈的脈象特點是脈形極細小 , 脈勢極軟弱 , 以致輕取不見 , 重按起落不明顯 , 似有似無。 ![]() 【臨床意義】多見于氣血大虛 , 陽氣衰微。 【機理分析】營血大虛 , 脈管失充則脈細;陽氣衰微 , 鼓動無力則脈弱 , 按之欲絕 , 似有似無。臨床上以心腎陽氣衰微較為多見。久病脈微是正氣將絕 , 新病脈微主陽氣暴脫。 (3)代脈 【脈象特征】脈來一止 , 止有定數 , 良久方還。代脈的脈象特點是脈律不齊 , 表現為有規則的歇止 , 歇止的時間較長 , 脈勢較軟弱。 ![]() 【臨床意義】見于臟氣衰微 , 疼痛、驚恐、跌仆損傷等病證。 【機理分析】臟氣衰微 , 元氣不足 , 以致脈氣不相接續 , 故脈來時有中止 , 止有定數 , 脈勢軟弱 , 常見于心臟器質性病變。疼痛、驚恐、跌打損傷等見代脈 , 是因暫時性的氣結、血瘀、痰凝等阻抑脈道 , 血行澀滯 , 脈氣不能銜接 , 而致脈代而應指有力。 (4)短脈 【脈象特征】首尾俱短 , 常只現于寸或關部 , 尺脈多不顯。短脈的脈象特點是脈搏搏動的范圍短小 , 脈體不如平脈之長 , 脈動不滿本位 , 多在關部及寸部應指較明顯 , 而尺部常不能觸及。 ![]() 【臨床意義】多見于氣虛或氣郁。 【機理分析】《素問 · 脈要精微論》說 :' 短則氣病。' 心氣虧虛 , 無力鼓動血行 , 則氣血不僅難以達于四末 , 亦不能充盈脈道 , 致使寸口脈搏動短小且無力。氣滯血瘀或痰凝食積 , 致使氣機阻滯 , 脈氣不能伸展而見短脈者 , 必短澀而有力。故短而有力為氣郁 , 短而無力為氣。 6、實脈的相類脈 (1)滑脈 【脈象特征】往來流利 , 應指圓滑 , 如盤走珠。滑脈的脈象特點是脈搏形態應指圓滑 , 如同圓珠流暢地由尺部向寸部滾動 , 浮、中、沉取皆可感到。 ![]() 【臨床意義】多見于痰濕、食積和實熱等病證。亦是青壯年的常脈 , 婦女的孕脈 【機理分析】《素問 · 脈要精微論》說 :' 滑者 , 陰氣有余也。' 痰濕留聚、食積飲停 , 皆為陰邪內盛 , 邪氣充漬脈道 , 鼓動脈氣 , 故脈見圓滑流利。火熱之邪波及血分 , 血行加速 , 則脈來亦滑但必兼數。 滑而和緩之脈為平人之脈 , 多見于青壯年 , 張景岳說 :' 若平人脈滑而沖和 , 此是榮衛充實之佳兆。' 育齡婦人脈滑而經停 , 應考慮為妊娠 , 若過于滑大則為有病。 (2)弦脈 【脈象特征】端直以長 , 如按琴弦。 脈的脈象特點是脈形端直而似長 , 脈勢較強、脈道較硬 , 切脈時有挺然指下、直起直落的感覺 , 故形容為 ' 從中直過 '、' 挺然于指下 '。其弦硬程度隨病情輕重而不同 , 輕則如按琴弦 , 重則如按弓弦 , 甚至如循刀刃。 ![]() 【臨床意義】多見于肝膽病、疼痛、痰飲等 , 或為胃氣衰敗者。亦見于老年健康者。 【機理分析】肝主筋 , 脈道的柔軟、弦硬與筋之弛緩、強勁之性相同;肝病多郁滯 , 肝氣失于條達則脈多弦勁 , 故稱弦脈 ' 在臟應肝 ', 多主肝膽病變。 寒熱諸邪、痰飲內停、情志不遂、疼痛等 , 均可使肝失疏泄 , 氣機郁滯 , 血氣斂束不伸 , 脈管失去柔和之性 , 彈性降低 , 緊張度増高 , 故脈來強硬而為弦。并隨邪氣性質不同而或為弦緊 , 或為弦數 , 或為弦滑等。 虛勞內傷 , 中氣不足 , 肝木乘脾土;或肝病及腎 , 陰虛陽亢 , 也可見弦脈 , 但應為弦緩或弦細。如脈弦勁如循刀刃 , 為生氣已敗 , 病多難治。' 弦而軟 , 其病輕;弦而硬 , 其病重。' 是以脈中胃氣的多少來衡量病情輕重的經驗 , 臨床有一定意義。 弦脈在時應春 , 春季平人脈象多稍弦 , 是由于初春陽氣主浮而天氣猶寒,脈管稍帶斂束 , 故脈如琴弦之端直而挺然 , 此為春季平脈。健康人中年之后 , 脈亦兼弦 , 老年人脈象多弦硬 , 為精血衰減 , 脈道失其濡養而彈性降低的征象。朱丹溪指出 ' 脈無水而不軟也 ', 經云 '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 ', 故隨年齡增長 , 脈象失其柔和之性而變弦 , 屬于生理性退化表現。 (3)緊脈 【脈象特征】繃急彈指 , 狀如牽繩轉索。緊脈的脈象特點是脈勢緊張有力 , 堅搏抗指 , 脈管的緊張度、力度均比弦脈高 , 其指感比弦脈更加繃急有力 , 且有旋轉絞動或左右彈指的感覺 , 但脈體較弦脈柔軟。 ![]() 【臨床意義】見于實寒證,疼痛和食積等。 【機理分析】寒為陰邪 , 主收引凝泣 , 困遏陽氣。寒邪侵襲機體 , 則脈管收縮緊束而拘急 , 正氣未衰 , 正邪相爭劇烈 , 氣血向外沖擊有力 , 則脈來繃急而搏指 , 狀如切繩 , 故主實寒證。寒邪侵襲 , 陽氣被困而不得宣通 , 氣血凝滯而不通 , 不通則痛;宿食積于中焦 , 氣機失和 , 脈管受阻亦可見緊脈。 (4)長脈 【脈象特征】首尾端直 , 超過本位。長脈的脈象特點是脈搏的搏動范圍顯示較長 , 超過寸、關尺三部。 ![]() 【臨床意義】常見于陽證、熱癥、實證 , 亦可見于平人。 【機理分析】若陽亢、熱盛、痰火內蘊 , 正氣不衰 , 使氣血壅盛 , 脈管充實而致脈搏搏動長 , 超過寸尺 , 如循長竿之狀。 正常人氣血旺盛 , 精氣盛滿 , 脈氣充盈有余 , 故搏擊之勢過于本位 , 可見到柔和之長脈 , 為強壯之象征。老年人兩尺脈長而滑實多長壽。《素問 · 脈要精微論》說 :' 長則氣治。' 說明長脈亦是氣血充盛 , 氣機條暢的反映。 以上圖文內容就是大熊在脈象這一節的學習筆記,語音部分是苗老師對學習筆記的進一步講解。一邊看圖文,一邊聽語音講解,哪怕是最枯燥的 28 種脈象的內容,學習起來是不是也挺有樂趣? 學習中醫的過程,有了大熊和老苗的陪伴,艱辛而又漫長的過程也會變得富有樂趣。大熊和老苗的中醫基礎課,可以作為你們踏入中醫大門的起點。 至于你們最后能走多遠,就得看你們自己的了。 明天精彩繼續…… 2020 年最新課程安排 參加學習的學員須以電話、微信、短信或其他方式報名注冊。 版權聲明 1、本文來源于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2、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刪除 內容來自ZAKER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