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枝基本法或者用山楂或者用小茴香兩種情況 桂枝尖 術(白術 蒼術) 炙甘草 淫羊藿 山楂或(小茴香)生姜 2 桂枝法----基本類型也分兩種 A 太陽傷寒 (無汗)桂枝 蒼術 山楂 陳皮 炙甘草 生姜 ---作用同麻黃湯 B 太陽傷風 (有汗)桂枝 白術 山楂 炙甘草 淫羊藿 生姜-----作用同桂枝湯 2 桂枝法包含的類型 A 建中湯法 ----補脾胃之虛 助消化 建中宮同時可治療心悸 心煩 桂枝 生白術 山楂 大麥芽(炒) 炙甘草 淫羊藿(酌情) 生姜 B 苓桂術甘湯法----化氣行水 心下逆滿 氣上沖心 頭眩 小便不利 桂枝 白術(蒼術) 茯苓(茯神) 炙甘草 山楂 淫羊藿 生姜 C 祛外風鎮內風法 ----高血壓 頭疼 肝風內動 桂枝 白術 山楂 天麻 炙甘草 淫羊藿 生姜 D 祛痰潔重樓之法----肺系疾病 痰喘 桂枝 蒼術 山楂 石菖蒲 法夏 茯神 炙甘草 生姜 淫羊藿(酌情) F 祛肺寒助肺氣之法-----咳喘 肺氣虛乏者用之 桂枝 白術 山楂 石菖蒲 法夏 西砂仁 炙甘草 生姜 淫羊藿(酌情) E 祛寒祛濕化燥法-----喉痛 癢 咳 寒濕化燥致喉嚨干痛 桂枝 蒼術 茯苓 法夏 石菖蒲 山楂 厚卜 J 潔腸胃法----吃壞肚子 桂枝 術 山楂 大麥芽 官桂 茯苓 五靈脂 炙甘草 生姜 W 桂枝綜合法-----凡風寒外邪將盡 脈還浮緊 桂枝 白術 茯神 法夏 砂仁 山楂 石菖蒲 淫羊藿 炙甘草 生姜 3:桂枝法改用小茴香的變法 A 小茴香-----疏肝調脾 開郁宣滯 1.疏肝醒脾法----肝膽疾病 心腹諸痛 桂枝 白術 小茴香 丁香 砂仁 淫羊藿 炙甘草 生姜 2.引血歸經法-----月經病 桂枝 白術 茯神 生蒲黃 砂仁 小茴香 炙甘草 青皮 淫羊藿 生姜 3.引血歸經法之二-----經來過長 前期 后期 淋漓不盡 虛寒 桂枝 蒼術 茯神 小茴香 砂仁 泡姜 生蒲黃 炒杜仲 制續斷 炒陳艾 炙甘草 淫羊藿 生姜 桑螵蛸 4.祛污化濁 治帶病法 桂枝 蒼術 茯神 烏賊骨 白檀香 桑螵蛸 小茴香 青皮 淫羊藿 炙甘草 生姜 砂仁 炒杜仲 5.祛肌腠皮膚之燥、寒、濕治濕疹 皮疹 ----各種皮膚問題 桂枝 蒼術 茯神 小茴香 蛇床子 地膚子 白芷 花椒 甘草 生姜 蒼耳子 陳艾 6:祛濕通經治痹法 桂枝 蒼術 茯苓 小茴香 羌活 松節 靈仙根 淫羊藿 炙甘草 生姜 全蔥 7:祛瘀行血之法-----心腦血管疾病 血脂 血壓 等疾病 桂枝 白術 茯神 小茴香 砂仁 刺五加皮 川芎 淫羊藿 炙甘草 生姜 桂枝法總結完畢 學習明白什么時候用桂枝法 什么時候用附子法 桂枝法占扶陽系列臨床概率為35% 通過切脈分辨用各種法 1:附子基本法 附子 術 炙甘草 姜 淫羊藿 2.附子法系列類型 A 四逆法類型 B 附子桂枝法類型 C 附子法類型 先說四逆湯法 1.四逆湯----附子 炙甘草 生姜 2.白通湯---腦力不夠多用 脈沉取洪大或勁 附子 炙甘草 生姜 蔥白 3 四逆湯加砂仁---陰結于下 附子 炙甘草 生姜 砂仁 4 四逆湯加吳茱萸 5 四逆湯加人參 6 四逆湯加安桂----大回陽飲 7 白通湯加童便 8.通脈白通湯 再說附子桂枝法 A 附子 桂枝 術 炙甘草 生姜 (淫羊藿) 1.扶正祛邪法----外邪未盡 年老體弱 陽弱體虛 附子 桂枝 術 山楂 炙甘草 生姜 淫羊藿 2.扶陽行水法---運化全身和脾胃水濕 附子 術 茯苓 桂枝 生姜 淫羊藿 3.扶陽助脾胃法---脾胃疾?。ɡ碇?建中法) 附子 白術 桂枝 山楂 炒大麥芽 砂仁 安桂 炙甘草 淫羊藿 生姜 加減 1 用老蔻 增加食欲 擴胃囊 2.加法夏化痰濕 減輕胃腹脹 3.加丁香 溫腎暖肝助脾運化 (4)扶正清金潔肺法---肺部疾病 附子 白術 茯神 法夏 桂枝 石菖蒲 砂仁 炙甘草 生姜 加減如下 1 痰膩 炙南星15---20 2.燥咳 法夏換浙貝母5---20 加厚卜15--20 (有黃痰) 3.肺絡阻滯或咳血 咳的困難 不易咳出 加生紫菀 4.寒凝于肺可酌情用白芥子 或麻黃 細辛 忌油 (5)扶正行氣行血法---三高 心腦血管疾病 附子 白術 茯神 炒小茴香 桂枝 砂仁 刺五加皮 炙甘草 淫羊藿 生姜 加減 A血管硬化加川芎 B 腦瘀血 脈管炎 加川芎 天麻 元胡 注:同用不是所有的藥都加上 可以酌情考慮添加 C 加柏子仁可安神 安眠 頭昏 6:扶正氣 以氣統血法----各種出血癥 附子 白術 茯神 砂仁 桂枝 黃芪 炙甘草 淫羊藿 生姜 加減如下 A 上血 加生紫菀或廣茜根 生蒲黃 B下血 加炮姜 生蒲黃 7:護正調經法----月經病 附子 術 茯神 炮姜(生蒲黃)炒小茴香 桂枝 益智仁(砂仁)青皮 淫羊藿 炙甘草 炒杜仲 生姜 加減 A 經痛 加吳茱萸 B 經崩 經散 制升麻 C 經期淋漓 延時加制續斷 8:護正潔子臟法----婦科疾病 附子 白術 茯神 桂枝 小茴香 烏賊骨 砂仁 (益智仁)青皮 炙甘草 淫羊藿 生姜 加減 A 白帶 加白檀香 B 陰癢加蛇床子 地膚子 花椒 C 少腹或兩側痛加吳茱萸 或元胡或香附 D 囊腫 腫瘤 可加元胡 郁金 紅花 杜仲 吳茱萸 不是一起用上的注意 E求子求孕 加桑螵蛸 菟絲子等 9:護正治痹法 附子 蒼術 茯神 桂枝 小茴香 松節 刺五加皮 威靈仙 炙甘草 生姜 全蔥 加減1.病在四肢 石南藤 2 屈身不利 加杜仲 3 濕重加羌活 秦艽 4 疼痛甚加烏藥 元胡 10:護正治痹法之二----重度關節炎 附子 川烏 桂枝 蒼術 茯神 獨活 威靈仙 石南藤 秦艽根 松節 炙甘草 淫羊藿 生姜 全蔥 再說附子法類型 附子 術 炙甘草 淫羊藿 姜 1:扶正益脾法----脾陽不振 運化失常 胃腹脹 大便不正常 (附子理中法) 附子 白術 安桂 補骨脂 砂仁 炙甘草 淫羊藿 生姜 酌情加減 2: 扶陽降逆法----欲吐 氣隔 反胃 附子 白術 砂仁 帶殼 吳茱萸(藿香) 法夏 炙甘草 淫羊藿 生姜 3:扶正安神法----失眠 神志疾病 附子 術 朱茯神 柏子仁 砂仁 黃芪 炙甘草 淫羊藿 生姜 伏龍肝 4 護陽理肝法----肝腫大 肝硬化 脂肪肝 肝炎 及但系疾病 附子 術 小茴香 砂仁 丁香 青皮 炙甘草 淫羊藿 生姜 酌情加減 5:扶陽固腎法 -----填精法 附子 白術 安桂 葫蘆巴 巴戟 炙甘草 淫羊藿 生姜 益智仁(砂仁) 6 扶正強身法----體弱多病 久病體虛 附子 白術 黃芪 當歸 安桂 益智仁 黨參 補骨脂 巴戟 淫羊藿 炙甘草 煒姜 酌情加減臨床 7 護正調氣血法---經后 產后 氣血虧損 附子 白術 當歸 黃芪 黨參 安桂 木蝴蝶 淫羊藿 益智仁 煒姜 韭菜(陽起石 或者阿膠) 8:扶正益壽法 扶正護陽 補氣補血 冬至或夏至前十天服用到后十天為止共二十天 附子 黃芪 當歸 黃精 木蝴蝶 肉從容 安桂 黨參 益智仁 三七 補骨脂 葫蘆巴 巴戟 淫羊藿 核桃仁 黑豆 鹿晗草 食茱萸 生姜 羊肉 最后說非桂附法 1 鎮八方法 見其它章以詳細介紹 2 鎮嘔調胃法 朱茯神 蒼術 麥芽 砂仁 淫羊藿 炙甘草 生姜 3: 保全母子法 |
|
來自: 傷寒錫純扶陽 > 《盧氏扶陽各法自我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