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快書 北大“守門人” 作者:劉旭東 主編:高山流水 北大的新生開會正集合, 有一個小伙坐立不安很焦灼。 按理說,考進了北大該高興(啊), 他怎么倒好像螞蟻進了熱鍋? 你要問這是咋回事, 請聽我從頭慢慢說。 說這一天,九月的北京真紅火, 燕園內,八四屆報到的新生像穿梭。 人群里有個小伙叫方敏, 他扛著個布袋緊張羅。 布袋裝得滿鼓鼓, 扛累了就在地上拖。 他東張西望眉頭皺, 直愁得兩手不住地搓。 大布袋成了個大累贅, 他一籌莫展正沒轍。 趕得巧,從正西過來人一個, 年齡就在七十多。 上寬下窄漫長臉, 白發蒼蒼闊大的額。 身材不高也不矮, 中山裝半舊是藍色。 提著個塑料網兜往外走, 也不知他去干什么。 小方敏,斷定他是個老門崗, 那穿戴一看就符合。 他急中生智迎上去, 對著老者把話說: (白)“老大爺——不,老爺爺, 我去那邊辦手續, 您能不能看會行李幫幫我?” 那老者稍一遲疑連說“好, 我保證盡職又盡責。 你放心去把手續辦, 不要慌,這里有我來守著。” (白)嘿,這倆人兒都夠實誠的。 方敏他急切切點頭去辦理, 直忙得臉上汗水淌成了河。 報了到,找宿舍, 買飯票,填表格, 黨團關系也辦妥, 該交的領的都完活(了)。 一看時間過了正午, 才想起行李還在那邊擱。 (白)“壞了,我的布袋!……” 急忙忙就朝原地跑, 邊跑邊看邊琢磨。 心里話,俺那行李很重要, 老母親好幾天前就拾掇。 里面有各樣的衣物和用品, 還有重要的書籍和存折。 守門人等了這么久, 也不知布袋怎么著(了)? 他三步并作兩步跑, 大老遠,眼前一幕就定了格。 見老人站在烈日下, 汗流浹背沒挪窩。 手里捧著書一本, 就好像一尊虔誠的佛。 那一身卡其布料不涼快(啊), 這么熱他穿得可不薄。 大布袋就在身邊放, 紋絲未動原地擱。 方敏想,這校工素質就是好, 守門人看守東西不錯轍。 走上前連連道謝不住口, 說了句“世上還是好人多!” (白)“校工爺爺,真是謝謝您了!” 他扛起布袋告辭去, 老人家點頭微笑往回折。 幾天后,新生開學正典禮, 場面隆重高規格。 臺上坐著校領導, 那都是中國學界的老大哥。 一個個氣宇軒昂風度好, 神采奕奕英姿勃勃。 細端詳,方敏忽然發了愣, 眨巴著兩眼費琢磨: (白)“咦,怎么回事?—— “那校工怎么也在臺上坐? 中山裝沒換也沒脫。 莫非他來歷很特殊? 莫非他對入學的新生有囑托?” 連忙向同學來探問, 這一問,他大睜著兩眼很驚愕: (白)“啊,是他呀?!” 那位問:是誰呀? 原來是季羨林先生坐臺上, 這名字可如雷貫耳震全國。 季老的人品天下贊, 更有那才高八斗、學富五車。 國學、文學和歷史, 佛學梵文成就多。 泰斗級大師人人敬, 創立了多少好學說。 擔任著北京大學的副校長, 那才是德高望重聲名遠播。 方敏想,就這樣一位大人物, 沒半點架子和造作。 那天我請他看行李, 他再忙再熱不推脫。 我后悔有眼不識金鑲玉, 我這事辦得真砸鍋。 想到這,方敏騰地紅了臉, 心率跳到了二百多。 他前前后后講經過, 那同學恍然大悟拍腦殼: “我就說,那天天氣那么熱, 中午的太陽毒似火。 季校長站在太陽下, 大汗淋漓不退縮(呢)。 (白)嘿,大熱天的曬太陽啊? 怎么勸他也不走, 他說要堅守崗位干好活。 指一指身旁的大布袋, 他說是再等一會就差不多(了)。 他還說,如果換人換了地兒, 怕只怕主人回來找不著。” 那同學一邊回憶一邊講, 手點著方敏歪起脖: (白)“哎呀,你,你攤上事兒啦—— 你敢讓季老看布袋, 真好比小熊貓敢把大象摸。 你知道,季校長時間多寶貴, 為了你,老先生大熱天里受折磨!” 方敏是又內疚來又羞愧, 恨只恨自己做事太淺薄。 急忙忙他找季老去認錯, 老人家親切的話語暖心窩: (白)“哈哈哈, 方同學你有什么錯? 看行李我心甘情愿很樂和(啊)。 你從農村辛辛苦苦上北大, 全部的家當向我來委托。 這本是最大的尊重和信任, 我怎能不認真對待負好責?” 一番話,感動得小伙想落淚, 他敬佩季老的好品德。 下決心,以季羨林先生為榜樣, 做人處世高風亮節筑楷模。 這就是,“守門人”良好的門風守得好, 季羨林,動人的故事入史冊。 作者介紹: 劉旭東,山東臨清人,淡味茶原創文藝特邀藝術總監。多年來涉足文學、音樂和新聞三個領域。曾與他人合編書籍多部。嘗試創作過散文、小說、快書、鼓詞、詩歌、歌曲、相聲、小品和小戲劇等各類文藝作品,博而不專。獲得“臨清市首屆運河名城文化名家”、“臨清市第一批鄉村優秀科技人才”和“臨清市文學藝術之星”等稱號。為聊城市文聯簽約文藝創作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平時喜歡散文、曲藝和舞臺文學。有曲藝作品在全國得獎;散文拙作曾與全國“百名名家力作”一同收入《跟理想主義者喝茶》一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