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用是什么? 所謂信用,是指依附在人之間、單位之間和商品交易之間形成的一種相互信任的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信譽構成了人之間、單位之間、商品交易之間的雙方自覺自愿的反復交往,消費者甚至愿意付出更多的錢來延續這種關系。 ——百度百科 一言蔽之,不熟的客戶不賒賬。 人們建立相互信任是基于歷史的數據,而信貸就是使用歷史數據來預測未來。客戶的經營可能由好變壞,當然也有可能由壞變好。如果能有長期穩定的數據采集分析判斷渠道,業務必然能快人一步 二、信貸是什么? 按銀行從業資格考試教材《公司信貸》中的廣義定義:'信貸是一切以實現承諾為條件的簡直運動形式,包括存款、貸款、擔保、承諾、賒欠。' 要深入理解這個定義,就要深入理解信用風險。承諾就是信用,運動起來就是信用風險流轉。舉個例子,一邊借入儲戶的錢,一邊貸方出去。儲戶承擔銀行的信用風險,銀行承擔借款人的信用風險。 馬克思說過:'有10%的利潤讓人瘋狂,有50%讓人不顧一切,有100%的利潤可以鋌而走險,有300%的利潤,可以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利潤便是讓人們主動承擔信用風險的主要因素。市場經濟下的資本是逐利的,人們根據銀行的資質、大小、過去的一些新聞宣傳,來判斷銀行的好壞,然后來確定是否要在這家銀行存錢,承擔這家銀行的信用風險。同理銀行也是如此篩選授信客戶的。 傳統的信貸是指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機構作為貸款人按照一定的貸款原則和政策,以還本付息為條件,將一定數量的貨幣資金提供給借款人使用的一種借貸行為。 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機構通過信貸所借出的資金是一種使用權與所有權相分離的資金,所有權還是歸債權人,債務人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債務人在信貸到期時是需要還本付息的,這也是信貸發放的前提條件。 三、信貸的基本要素: 信貸業務的組成要素主要包括:金額,期限、利率(基準利率、執行利率、利率調整方式:固定利率、浮動利率等)、還款方式(等額本金、等額本息、分次付息一次還本、到期一次性利隨本清等)、擔保方式(信用、保證、抵押、質押)、貸款用途、交易對象、信貸產品。 貸款人與借款人簽訂的借款合同應當約定借款種類(產品),借款用途、金額、利率,借款期限,還款方式,貸款的對象,借、貸雙方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和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事項。 每個要素承載的信息從業務的開始到結束的各種變化,很多業務創新都是通過各種要素重新的組合或賦予新的屬性產生的。 比如,還款計劃需要通過金額、期限、利率、還款方式來計算;貸款品種是根據用途、擔保方式、貸款期限來劃分的。 ![]() 專欄 從零學銀行業務:成就您職場之路 作者:程序員瓦力 39.9幣 118人已購 查看 四、信貸業務包括什么? 表內信貸:本外幣貸款、貼現、透支、押匯等; 表外信貸: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融資性保函、非融資性保函)、委托貸款、貸款承諾、信貸證明等; 表指的就是銀行自己的資產負債表。 1、為什么要區分表內表外? 答:為了躲避監管,同時獲取利潤。監管機構審查銀行,與銀行審查客戶沒有本質區別,也要著重審查三表,早些時候是沒有1104的。 2、為什么要監管? 答:因為銀行一旦出了信用風險的危機,會影響社會穩定。 3、銀行有什么(類型的)信用風險? 答:干銀行的都背過的,安全性風險、流動性風險、效益性風險。 安全性風險,就是貸款放出去收不回來了,貸款不良率太高了,儲戶來取錢取不出來。 流動性風險,就是銀行人嘴里高大上的頭寸不足,實際就是銀行的資金鏈斷了。報頭寸的小伙伴一定要重視了,不然真出的問題責任重大。比如:擠兌。 效益性風險,就是不掙錢,瞎忙,最后一樣沒錢還儲戶。 自從國家銀行變成股份制銀行后,政府不再為銀行兜底,允許銀行破產。 所以為了社會穩定,監管必然要更加嚴格! 通常貸款受到的監管是最為嚴格的,所以銀行為了監管套利,不斷地創造新名詞,故意混淆概念。而監管機構為了把這些'不叫貸款的貸款'納入監測,統計口徑也在不斷更新。 五、我們的競爭對手在哪? 凡是對我們核心業務有直接競爭關系的都應該被找出來。 負債業務:由于監管壁壘的存在,能直接吸收存款的機構只有銀行。但是可以消耗居民存款的就多了很多,比如:貨幣型基金(余額寶等)、房產投機、股票投機、期貨投機、P2P等等。 資產業務:目前放貸人包括三大類: 一是受銀保監會監管的傳統金融機構,包含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二是不受銀保監會監管的放貸機構,如小額貸款公司、民間借貸; 三是一般性的商業信用。 后兩者一般稱為'影子銀行'; 六、信貸機構如何細分? 銀行信貸機構: 1、政策性銀行:主要從事非盈利性的政策貸款,其特點是利率低。 2、商業銀行:主要從事商業貸款,是社會主要的低成本資金獲取途徑。但是由于業務同質化嚴重,競爭十分激烈。 3、專業信貸機構:一般指消費金融公司,例如:一些集團的財務公司只做內部及其上下游信貸,其優勢是與產業鏈結合程度好,有一定的風控抓手,信貸做的比較專業。 缺點自己的資金獲取成本較高,主要依賴銀行借款、拆借、發債、上市融資等方式獲取資金。 4、民間金融:一般是指非銀行系的小額貸款公司、典當、擔保、租賃、網絡借貸等。這類機構主要的制約是資金的來源。比如:小額貸款公司從銀行業金融機構獲得的融入資金余額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50%。他們的生存夾縫在于,銀行不收的高風險客戶貸款。 5、商業信用:主要是為了促進商業交易的短期融資形式,比如:農資經銷商為農戶,在春季提供的賒銷。他們的優勢在于: 資金用途真實; 信息獲取成本低(客戶有幾畝就采購幾畝的農資); 對客戶控制力強(客戶違約成本高,除非脫離農業); 不良處置能力強(用不完的農資收回再銷售); 以發行股票和債券、接受信用委托、提供保險等形式籌集資金,并將所籌資金運用于長期性投資的金融機構。如信托投資公司、租賃公司和保險公司等。 ? 因為小貸公司、民間借貸、一般商業信用他們都同樣擁有創造貨幣的能力。 ? 術語解釋: 1104工程是在中國銀監會為了建立有效銀行監管體系的一項重大舉措,是我國銀行業監管方式的一次革命。 消費金融公司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不吸收公眾存款,以小額、分散為原則,為中國境內居民個人提供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參考書目:《一本書看透信貸》、《公司信貸》、知乎。 |
|
來自: 潑墨留白5hevei > 《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