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幫寧工作室(gbngzs)的報道 編者按 皮耶希究竟是怎樣一個人?1997年5月他第一次乘專機到中國一汽時度過了怎樣的一天?為此,我們邀請當時全程陪同他的陸林奎還原這段鮮為人知的往事,以此悼念這位傳奇人物。 陸林奎于1970年4月從部隊農場鍛煉兩年結束后被分到一汽工作,歷任一汽質量處技術科副科長、科長、質量處處長等職務。自1985年7月起,他被提為一汽副廠長。1990年擔任一汽常務副廠長,后為一汽集團常務副總經理。 01. 力挽大眾汽車集團危局 費迪南德·皮耶希(Ferdinand Pi?ch)從1993年1月1日起擔任大眾汽車董事長,在此之前他是奧迪董事長,他實際是去接替提前退休的卡爾·H·哈恩(Carl H.Hahn) 哈恩的任期本來應該到1993年底,為什么讓他提前退?哈恩治理下的大眾汽車集團擴張得很厲害,比如斯柯達轉型遇到困境;在中國成立兩個合資公司;美國市場的失敗;西亞特的危機……大眾汽車集團利潤下降,甚至出現虧損。 這種情況下,大眾汽車監事會可能認為應該讓皮耶希接任。皮耶希的特長是產品開發,如果他執掌大眾汽車集團,產品及其他方面或許會有新起色。 皮耶希上任后,根據改革所需,對集團董事會成員進行調整。銷售層面,他從寶馬集團聘來Bechel hoffer做主管,此人后來做過一汽-大眾副董事長。 質量層面,他把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帶到大眾汽車集團。皮耶希在奧迪主持工作時,文德恩就負責質量。文德恩后來被提為大眾汽車集團負責產品開發的董事。 皮耶希做過一次改革,他沒有任命一位董事來抓質量,而是設立一位助理,由他直接領導。所以包括奧迪在內,后來都不再設質量董事。此外,他還廢除對原來以檢查為主的質量管理體系,改革為從產品開發到售后服務全過程質量保證體系。 產品層面,皮耶希推行新理念,先推出平臺戰略,在此基礎上發展成模塊化戰略。比如開發一系列動力總成,來滿足不同車型需要。這種通用設計,既能保證質量,又能降低成本,還能縮短新產品開發投產時間,可謂革命性變革。 人事層面,皮耶希聘任彼得·哈茨(Peter Hartz)為人事董事。哈茨主要推進兩方面工作,一是保持與工會的關系,二是推行柔性化人力資源管理辦法。 哈茨所推行的“時間有價證券”管理辦法,是按照德國法律和工會規定,對加班員工應得報酬可以轉換成收入,也可以轉換成時間有價證券,用于提前退休。 皮耶希特別強調品牌戰略。在市場上投放新產品,通過媒體強化品牌形象,重視與銷售商關系,加強對銷售商培訓及監控,建4S功能門店等。 采購方面,皮耶希聘請通用汽車旗下原歐寶公司采購負責人何塞·伊格納西奧·洛佩斯(José Ignacio López)。洛佩斯是西班牙人,他的主要策略是集中采購。打個比方,一個零部件,過去可能貨比幾家,訂幾家供應商,但實際用量沒那么大,無形中提高了成本,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多家供貨做到質量一樣,管理也有難度。 如何集中采購?用招標辦法,提出成本目標、質量目標和交貨期目標,看誰做得好,誰做得到,就誰來做。這種做法有能力的供應商很歡迎,但也遭到部分供應商反對,因為集中采購后,有些供應商得不到訂單而被淘汰掉。 期間有個小插曲。2002年我被大眾汽車集團聘用后,當年6月到德國,大眾汽車集團送我到德國南部博登湖邊一個旅游小鎮進行德語培訓。 德語老師跟我講,大眾汽車集團采購董事洛佩斯也在這里學德語口語,但他跟你不一樣。我問,有什么不一樣?老師說,他有保鏢跟著。可能就是因為集中采購變革,擔心沒得到訂單的供應商傷害他。 02. 為什么收購賓利 皮耶希還提出多品牌戰略,在他任上,他收購了包括英國賓利、意大利蘭博基尼等超豪華汽車品牌,使大眾汽車集團旗下有12個品牌。通過模塊化產品戰略,這些品牌被收購后,可以把一些好的部件提供給不同品牌使用。 舉個例子,大眾汽車集團收購賓利后不久,我提出要去參觀賓利工廠。獲得德方同意后,我一個人到英國去參觀了一天。車間里有兩款車在生產,一款是勞斯萊斯,一款是賓利。 賓利自己不做發動機,用的是勞斯萊斯的發動機。后來,大眾汽車集團專門為賓利開發了發動機,賓利產量才能做到這么大。當時賓利每年銷量1000多輛,不到2000輛,現在可能接近5萬輛。 我印象非常深刻,賓利的內飾全是英國老工人手工制作。這些老工人技能都非常高,就像高檔皮鞋和高檔西服,全都靠人工制作那樣。如真皮方向盤,我看到一位老工人戴著老花鏡,把方向盤放到架子上一針一針地縫。門內板、門護板和座椅也都這樣做,針腳縫得特別漂亮。 賓利的儀表板、門內板和座椅都是牛皮做的。牛皮放在一張大桌子上,有工人在那里挑選,不同部位選用牛皮不一樣。我問員工,一臺(輛)賓利要用多少頭小牛皮?他們說要12頭。賓利為什么貴?你想想12頭牛的牛皮要多少錢,而且是小牛皮,而且對牛皮花紋有要求。 還有儀表板的核桃木裝飾,真不亞于比意大利高檔家具。一層層地刷漆、烘干,再刷漆、打磨、再風干,純手工活。 賓利當時沒有放到4S店銷售,基本都是體育明星、文藝明星等高端消費人群訂制。這讓我感覺到,汽車做成奢侈品后,滿足人的要求就不一樣了。 事后我曾當面問過皮耶希,大眾汽車集團為什么要收購賓利?賓利那些制造方法大眾都做不到嗎?他告訴我,收購賓利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核桃木裝飾工藝。后來,這種裝飾工藝被轉移到輝騰和奧迪上面。 這就是皮耶希的功勞之一。收購品牌,推動戰略落實,好的做法被推行到其他品牌上,大眾品牌優勢部分也會用來服務其他品牌,以此提高大眾汽車集團實力。 多品牌戰略,加上平臺戰略和模塊化戰略,很多零部件都通用。當時我問過奧迪產品開發負責人,模塊化戰略是什么意思? 他講了個故事。有一次日本人到奧迪參觀,也提出同樣問題。他舉了個例子,你的頭發是黑色,我的頭發是黃色,你的皮膚是黃色,我的皮膚是白色,你的眼珠是黑色,我的眼珠是藍色……日本人和德國人一看就不一樣,但我們都是人。 因此,模塊化戰略最核心的就是,看得見的都不一樣,看不見的都一樣。無論是奧迪品牌,還是大眾品牌,發動機看不見,但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還是六缸渦輪增壓發動機一樣;變速箱和儀表盤里的部件看不見,但都一樣。看得見的儀表盤、門把手、方向盤、操縱桿以及外觀造型,這些都看得見,但都不一樣,這就是模塊化戰略。 模塊化戰略可以縮短產品開發時間,縮短生產準備時間,降低成本,但品種越來越多,質量還能保證。這就是皮耶希對大眾汽車集團生產體系和產品體系的革命性貢獻。 皮耶希對人要求很高,他在自傳《汽車和我》里也寫過,他對和諧不感興趣,看不上的人他就要解雇。他上任不久,就解雇了人事負責人馬丁·波斯特(Martin Posth)。 波斯特何許人也?皮耶希執政前,他代表大眾汽車集團與中國談合資,上汽大眾成立后,他擔任第一任總經理,回德國后被提拔管人事。但他與皮耶希關系不好,很多理念不被認可,最后被辭掉。 皮耶希對大眾汽車集團做了很多變革,結果大家有目共睹,大眾汽車集團在產品、成本等各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最終他讓大眾汽車集團超越豐田汽車,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制造商。 03. 皮耶希的另一面 1997年5月皮耶希第一次到中國長春,當時德國人非常緊張,從狼堡派來一些專家指導,因為他們知道皮耶希對質量各方面要求非常嚴。 皮耶希為什么來?實際是幫我們做改進。比如油漆,歐洲社會制度發生變化后,很多二手車被賣到東歐。皮耶希就提出要提高油漆質量,原來標準是8年防銹,現在要做到12年防銹。這樣改的目的是,大眾汽車開五六年作為二手車再賣時,油漆質量還很好。 這種背景下,德方派來一些專家到現場幫我們改進。皮耶希先看捷達樣車,盡管當時一汽-大眾還比較困難,但銷售已有起色。我們向皮耶希展示了8種顏色的捷達車,他點頭表示認可。 在油漆車間,皮耶希沒有提更多要求。只是跟我講,廠房里的墻壁,有的石灰已經脫落,這不行,灰塵會對油漆產生影響,進而對汽車表面質量產生影響。 這么多德國人沒提意見,只有皮耶希提出來了,我認為他是正確的。油漆車間廠房由一汽包建,他離開后,我們對廠房墻面重新做了修繕。 看到總裝車間時剛好是中午,天下著大雨。他對淋雨試驗特別重視,聽到匯報的捷達漏雨比例后,他有些不高興,認為這個比例太高。 午餐是在銷售部食堂,但皮耶希沒吃。我有些奇怪,他們告訴我,這周他在辟谷,不吃東西,每年他都有一周時間不吃東西,只吃一些維生素片。 吃完飯后,皮耶希對我說,還要到總裝車間去看看。廠房走廊上開始漏雨,地上積著一灘一灘的水。皮耶希非常不高興,直接跟我講,陸先生,請你告訴耿(昭杰)先生,下午他可以到這里來游泳了。 這就是皮耶希,中國人說話絕不會這樣直率。有一次耿(昭杰)廠長還特地問我,皮耶希說這句話嗎?我說,是他說的,我一直陪著他,當時廠房在漏雨。為此,我們后來又對車間房頂進維修,重新鋪防水層,每個廠房花費了幾百萬元。 皮耶希還看過沖壓車間和焊裝車間,對不滿意的地方,如沖壓模具狀態和焊接質量提出要求。捷達用的基本都是二手模具,從大眾墨西哥和大眾南非運過來,狀態不是很好,我們也沒有力量維修。 皮耶希幫助一汽-大眾提高沖壓模具維修水平,特地讓奧迪公司派模修專家幫我們建立模修陣地,培養模修人才。此外,我們又抽調一些工人到大眾汽車集團學習模具維修,長則一年,短則四個月,一般是半年,這對一汽-大眾幫助很大。 這次訪問中,皮耶希告訴我西雅特有一套閑置內飾模具,可拿來為捷達車配套新內飾。我們很快把這套內飾模具拿來,為捷達車的內飾改型,促進了捷達車在市場競爭力 皮耶希到長春主要參加一汽-大眾5閥發動機投產,一汽-大眾發動機項目投產最晚,這跟皮耶希有關。在最初合資合同中,一汽-大眾擬采用1.6L 2閥發動機。皮耶希掌管大眾汽車集團后,因為在奧迪時開發過5閥發動機,他就跟耿昭杰講,應該讓一汽-大眾用5閥發動機。 為適應5閥發動機,我們對規劃做了修改。后來實踐證明,盡管技術要求更高,但5閥發動機對大眾汽車集團扭轉困局起到重要作用。同樣是1.6L排量,但5閥發動機功率比2閥提高不少,我們把它裝到捷達上,就成為捷達王。 在此基礎上,我們又開發了5閥1.8T渦輪增壓發動機。一汽-大眾也實施模塊化戰略,把它裝到奧迪上來降低成本。4缸發動機不再進口,只進口6缸2.4L和2.8L發動機,這對擴大奧迪銷量起到關鍵作用。這樣一汽-大眾也很快翻身。 皮耶希第一次來長春,早上他坐專機過來,到晚上離開,中間還到技工學校去捐款。雖然時間匆忙,但令人印象深刻。 其實皮耶希來長春前,我就曾見過他。那是1995年7月,我還在一汽工作,主管人事,應哈茨邀請,我帶領7人小組去訪問狼堡。 期間有一天,德方跟我講,皮耶希要見我們,讓我們等著。再過一會,又來消息說,只讓我去,別人都不去。我很奇怪,怎么就我一個人去?但這就是皮耶希的風格。 德方直接把我送到產品開發中心,皮耶希可能在那里開會。我在一個不大的空房間里站著等了一會,皮耶希進來后,跟我握手寒喧。那次見面,他送給我一輛銀制小車模。 2001年8月,我們邀請皮耶希到長春參加寶來投產儀式,這時一汽集團領導是竺延風。寶來原定10月投產,但因為準備充分,加之德方全力配合,所以提前兩個月投產。德國人說,一般都是推遲投產,哪有提前投產?對我們評價很高。當時一汽-大眾經營狀況不錯,皮耶希也非常高興。 皮耶希第一次來長春還有個小插曲。當時長春機場還是老機場,道路也不怎么樣,兩面都是農村。耿(昭杰)廠長讓我用紅旗轎車送皮耶希,我從一汽本部借來一輛紅旗轎車,陪他去機場。 行至途中,他看到路邊有小孩在玩,而且是四五歲沒上學的孩子。他就問我,中國還是實行一對夫婦一個孩子政策嗎?我說,對啊。然后他說,他有11個孩子。 我不好問他怎么有11個孩子,回來后私下問德國人。德國人說,他有三任妻子,現在妻子名叫烏蘇拉,原本是他孩子的幼兒老師,后來跟他結婚。 所以,皮耶希給我的印象很有意思,一方面他對企業管理極其嚴格,但另一方面,他又很坦率,甚至連隱私都會直接講出來。 |
|
來自: 新用戶5657qPkI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