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很多朋友的餐單上,我都設計了燕麥片替代部分主食,還特意強調是原味、無添加的燕麥片,可是還是有朋友分不清楚“營養麥片”與“燕麥片”的差別,所謂的“營養麥片”到底有啥營養?那些包裝精美的“無蔗糖中老年麥片”、“大棗核桃營養麥片”、“紅棗枸杞營養麥片”等產品,的確比那些價格實惠、包裝樸素、味道寡淡的純燕麥片要招人待見,看來在食品界,產品顏值也很重要。 那些“營養麥片”不僅顏值高、迎合消費者喜歡甜味和香味的嗜好,還無比貼心地設計成小包分裝,方便攜帶與食用,還自以為吃到了健康的食品,不怪人家廣受歡迎。但是,今天我們要揭開“營養麥片”的“溫情面紗”,一起來看看它們的“素顏”有多丑! 
圖1 某知名品牌“原味營養燕麥片”的營養成分表 
圖2 某品牌純生燕麥片(快熟型)的營養成分表 圖1是某知名品牌“原味營養燕麥片”的營養成分表,號稱添加了新西蘭全脂奶粉,立馬讓消費者有了高大上的感覺;圖2是某品牌純生燕麥片(快熟型)的營養成分表,大的透明包裝、沒有分裝成小袋,該產品甚至沒有配料表,因為就是純的燕麥片。首先我們來看看某品牌“營養燕麥片”的配料表: 
圖3某品牌營養燕麥片的配料表 排在第一位的是燕麥片,每1000克產品含300克燕麥片,顯然不是純燕麥片,雖然只有30%,但是好歹在配料排在第一,比那些根本沒有放燕麥片的“營養麥片”還是強一些。排在第二位的是白砂糖,也就是蔗糖,可見含量應該不少,人體覺得比較適宜的甜度在10%左右,推測含糖量應該約為10%,也就是每1000克產品含100克白砂糖,足足五大勺糖!放這么多糖的“營養燕麥片”居然也敢自稱“原味”?排在第三位的是植脂末,括號里的一大堆成分可以理解為淀粉水解的中間產物、氫化的植物油和一些乳化劑、穩定劑之類的食品添加劑。植脂末是一種廣泛應用在沖泡食品中的復合添加劑,例如松花粉、咖啡伴侶、豆奶粉、核桃粉、營養麥片等,用于填充體積、調增香增稠,可以實現水和脂肪的“水乳交融”。植物油已經氫化成了粉末狀,反式脂肪酸酸的比例雖然不高,但是飽和脂肪卻大大上升,一樣對健康非常不利,排在第三位,說明植脂末添加的量也不低。排在第四類的是一些其它糧食及淀粉類,小麥粉、玉米粉、糯米、麥芽糖、大豆蛋白、麥芽糊精、食用變性淀粉、玉米淀粉,它們一來也是為了填充體積,因為成本低廉,二來也是讓產品沖泡出來的效果更為怡人、口感層次更加豐富。這類成分升糖指數直逼白砂糖,比白米飯白饅頭還要高,對血糖和體重控制都非常不利。排在第五類的是一些添加的營養成分:每1000克產品添加了混合堅果30克,全脂奶粉30克,低聚果糖12克,3%的添加成分,效果簡直可以忽略不計,還不如直接吃兩個核桃來得實惠。而且堅果磨成粉混合在產品中,有氧化變質的風險,吃到身體里會產生更多的自由基,促進衰老和疾病。由于有后面香精的掩飾,堅果粉末因為脂肪含量高,直接和氧氣接觸容易產生哈喇味,但是這種哈喇味能被香精產生的濃濃奶香掩飾,所以我們很難察覺。最后一類是添加的一些營養強化劑和其它食品添加劑,號稱能補鐵補鋅,但是添加了多少,吸收率有多高,就很難說了!
圖4 某品牌營養燕麥片的營養成分表 看完“營養燕麥片”配料表,再來對比它們的營養成分表:第一欄,熱量明顯是“營養燕麥片”高于“燕麥片”,不過差別倒也不大,每100克相差兩三百千焦,每份30克也就相差70千卡左右;第二欄,蛋白質含量,問題就來了,相差不是一般大!“營養燕麥片”的蛋白質含量每100克僅含有5.8克(見圖4所示),而純燕麥片的蛋白質含量在12%以上。要知道,蛋白質含量是衡量食物是否有營養的重要指標之一,這么低的蛋白質含量,怎么好意思自稱“營養麥片”?這不是拿我們消費者當傻子對待嗎?第三欄是脂肪含量,顯然是“營養燕麥片”比“燕麥片”更高,通過之前對配料表的解讀,我們清楚“營養燕麥片”中的脂肪酸比例中,由于氫化植物油的存在,所以飽和脂肪含量高。而純燕麥片中,對健康益處大的不飽和脂肪含量高。第四欄是碳水化合物含量,顯然“營養燕麥片”由于額外添加了蔗糖和葡萄糖漿等成分,所以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達77%,而純燕麥片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只有62.1%,而且是低升糖指數的碳水,最不容易發胖的碳水化合物。第五欄是膳食纖維含量,這個問題就比較突出了:每100克“營養燕麥片”的膳食纖維含量只有1克,而純燕麥片的膳食纖維含量高達13.6克,足足是“營養燕麥片”的13.6倍。我們選擇吃燕麥片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補充膳食纖維,但是如果選擇所謂的“營養燕麥片”,恐怕這個愿望要落空了。其實,除了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所給出了項目和指標,還有一些看不見的,例如,純燕麥片含有豐富的β葡聚糖,是一種可溶性的膳食纖維,對降低血清膽固醇、延緩餐后血糖上升速度有很強的功效,是高血脂糖尿病患者的最理想食品之一,燕麥片煮出來越黏糊,說明β葡聚糖含量越高,燕麥片品質也越高。而所謂的“原味營養麥片”如果不幸被糖尿病患者食用,不僅起不到健康的作用,反而會嚴重危害患者健康,那些飽和脂肪、反式脂肪、添加糖都是對血糖控制非常不利的因素。 而且“營養燕麥片”經過那么多道工序,添加了那么多成分,又包裝得精美無比,還要請明星代言,投放大量廣告,這些都需要成本,如果產品不賣出高價,商家肯定不樂意,所以“營養燕麥片”的單價也是樸素的純燕麥片的兩倍之多。 綜上,相信您已經知道所謂的“營養燕麥片”是怎么一回事了吧?下次挑東西不能光看顏值哦,翻開包裝背后也看看,那些配料表亂七八糟一大堆的不要、蛋白質含量不超過8%的不要!而好燕麥片的配料表就是燕麥片一項,蛋白質含量都在12%以上,膳食纖維含量越高、煮出來越黏糊,品質越優。當然,即使是優質的純燕麥片,也不能因為是健康食品就任意多吃,只是部分取代日常的米飯饅頭而已。 哪個女神代言不重要,包裝精致與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把營養真正吃到肚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