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不斷推進,教育實踐和社會期望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成為研究者”,逐漸成為現實。 在“教師成為研究者”的過程中,教師從事教育科研是必然的。教師教育科研,一般從研究教育教學中的小事情、小問題開始,從寫教學反思、教育隨筆入手,進而寫教育教學論文。隨著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教師的教育科研逐步走向課題研究。課題研究是教師教育科研走向高級階段的表現。 在教師專業化備受重視的今天,在教師教育科研要求愈加提升的大背景下,成為一個懂課題、會申報課題、會研究課題的教師勢在必行。能夠申請到課題、主持研究、完成課題,是教師具備較高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標志,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良好平臺。 每年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教學研究組織,甚至學校,都會下發課題。這一方面為教師做課題提供了平臺,另一方面也在無形之中對教師做課題提出了要求。 我們的經驗 “十三五”以來,懷柔區教科所針對教育熱點問題、教育教學改革、教師專業發展等方向,確定了懷柔區課題指南,制定《懷柔區“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管理辦法》。對初步批準立項的課題進行分層開題和培訓,將符合區內實際、有研究價值的20項課題列為重點課題,邀請市級相關部門以及兄弟區縣有經驗的專家對區級重點課題進行開題論證。區教科所科研員對區級一般課題進行開題論證,并要求課題負責人在開題論證會一周后,將按照專家意見進行修改后的開題報告進行二次上交。根據開題報告的實際情況,將研究課題立項名單進行公示,保證課題研究有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為做好課題打下基礎。與此同時,每次開題論證即一次培訓,我們要求課題組負責人、主要參與人員以及區內有共同研究方向的教師參加開題論證會,與專家進行面對面交流,反思自己的課題,提高科研能力。 我們的成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