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和幾位“10后”小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聊了聊,發現兒童社交并不是一個“隱秘的角落”,而是一個想象力驚人的大市場,而且很可能是一張連騰訊都會焦慮的“未來船票”。 兒童電話手表的江湖:賣的不是手表而是社交? 國慶期間,吳凌和太太帶著孩子參加了兩場婚禮,又陪著孩子去了兩場同學“轟趴”,之后,上小學四年級的兒子吳霄向他們提出了一個急切的愿望:要求“預支”自己的生日禮物,把現在的小米電話手表換成小天才。“如果最新款你們覺得貴買其他款也行,反正一定要小天才的。”兒子非常堅定。 為了給兒子買一款兒童電話手表,作為一個資深碼農和數碼發燒友,吳凌仔細研究了好幾款市面上的主流兒童電話手表,從配置到功能,從硬件到軟件,最先被他“淘汰”的就是兒子最愛的小天才,因為“性價比太差了”。 “小天才最新款的電話手表Z6,官方售價1598元,這個價格足夠買一臺入門級的5G手機或者上一代的Apple Watch Series 3。低配高價,靠洗腦廣告做營銷,簡直是交智商稅,買這個東西我會被人笑話的。”吳凌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吳凌將對“孩子非要小天才”的不解發到了家長微信群里,沒想到引來了家長們的強烈共鳴,很多孩子都會軟磨硬泡地要買小天才。還有家長說,自家孩子甚至蓄意弄壞了原來的電話手表。 為什么小學生們這么愛小天才?記者跟吳霄以及他的幾位同學聊了聊。吳霄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國慶期間參加婚禮和轟趴,他結識不少新朋友,很想之后也有聯系,但由于自己的手表不是小天才的,無法和這些新朋友加上好友,這讓他很失落。 “我其實一直都非常想要小天才,不明白我爸老研究參數配置干嘛。如果手表只能和家長聯系,不戴也行。”吳霄說。 “我爸辦手機套餐送了一個華為兒童手表,但我們班大多數同學戴的都是小天才,只有小天才和小天才才能碰一碰(加好友),才能和朋友PK運動步數,才能互相發金幣和點贊。”三年級的李妮妮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她媽媽已經答應了只要她鋼琴考級通過了,就給她買最新款的小天才。 “小天才可以像柯南的手表一樣立起來拍照。”“小天才有蜘蛛俠和大黃蜂版的”“小天才能戴著游泳”“我們一個同學的媽媽不小心把小天才和衣服一起扔進洗衣機,都沒壞。”“電視里XX的女兒和XX的兒子都是戴小天才”……幾位小天才的擁有者如是跟記者描述小天才“有多酷”。 孩子手腕上的大市場 據記者了解,目前市面上主要的兒童電話手表,都配有類似微信的聊天功能,可以發語音、圖片、表情包,或者視頻通話,也會有類似微信朋友圈和QQ空間的功能,手表好友可以互相點贊或PK。另外,AI語音助手、紅包支付、故事歌曲音頻也逐漸成為標配。當然,也可以通過安裝各種APP來實現更多的功能,諸如游戲、AI識圖、字典題庫等等。 不過,不同品牌之間生態幾乎都是封閉的。也就是說,小天才只能和小天才一起玩,小米只能和小米一起,華為和華為一起…… 但從市場占有率上講,兒童電話手表的市場格局可以描述為“小天才和其他”。來自著名數據統計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表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智能手表銷量前五名分別為蘋果、佳明、華為、三星和imoo(小天才的海外版品牌),但前四家都是針對成人市場的。在兒童電話手表領域,目前小天才的銷量和市場占有率都是全球最高的。 而在中國市場,小天才的銷量更是遙遙領先。根據全球著名數據機構IDC發布的2019《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19年,小天才的出貨量高達604.5萬臺,整體排名第四(包含成人市場),并且出貨量同比增長率高達53.1%。 根據《國際電子商情》的一項調查,目前,小天才手表銷量占全球兒童手表市場的26%。在中國本土市場,小天才占據了一半的市場份額。排他性的社交功能無疑會加劇品牌的集中度,頭部品牌沉淀的用戶會越來越多。 小天才和OPPO、vivo一樣,都出身步步高系,掌舵人是步步高教育電子有限公司CEO金志江。魔性廣告語、明星代言人、刷屏綜藝、龐大又下沉的強悍線下渠道……小天才的致勝法寶,與OV如出一轍,當然也與從段永平時代就開啟商業傳奇的小霸王、步步高一脈相承。 從某種意義上說,段永平和他的門徒們把兩代中國人的童年安排得明明白白:自己小時候用小霸王游戲機、步步高學習機,長大成家了給孩子買小天才。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末,我國0-14歲的兒童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16.78%,這意味著約2.5億的大市場。 手表QQ和兒童版微信能為騰訊解憂嗎? “10后”的市場不能用傳統思維去理解,而且誰又能保證5~10后主流智能終端的形態仍然是手機?“功能機之王”諾基亞其實從巔峰到倒下也只用了5年時間。智能手表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智能手機?或者至少分走智能手機的一部分用戶功能和使用時間,這些都不是危言聳聽。 在知乎上,“如何評價小天才電話手表”的問答中,有網友發貼爆料稱,在騰訊內部,員工經常會戰戰兢兢地討論:小天才會不會干掉他們?“如果微信和QQ倒下,沒有一塊小天才電話手表是無辜的。”一條評論如是說。 其實,騰訊之前也推出過手表QQ,百度、360、搜狗都有針對兒童手表的APP,但由于主流兒童智能電話手表品牌的系統都是相對封閉的,一些二線小品牌和“白牌機”(沒有品牌)才會主要搭載第三方軟件,留給第三方應用的空間并不大。 市場推測,騰訊計劃推出的微信兒童版大概率也是針對智能手機用戶的,能否涵蓋智能手表還不得而知。但騰訊想要切入兒童社交市場的野心是明確的。“10后”很快就長大了,使用習慣和社交賬戶一旦形成,遷移都是有成本的。 還有一件更“可怕”的事,記者在和“10后”的交流中發現,他們已經非常習慣“語音交互”的方式。兩個小學生到對方家里做客,會先問你家機器人叫什么名字?小度、小愛還是天貓精靈?他們對音箱的認知就是會說話的。 再比如他們操作手表也會高頻使用語音助手。為了不讓兒子“沉迷”于玩手表,吳凌關閉了除了基本的通話和定位跟蹤之外的所有功能,但是他發現,兒子會用語音助手調用手表里的各種功能:“小愛同學,給我講個故事……”“小愛同學,15乘以27等于幾?” 吳凌原本以為兒子是“被逼”的,后來才發現,他就是習慣用語音操控的,不能說話的場合,才會“被迫”使用觸控。“沒想到這里也有代溝。”他說。 (文中吳凌、吳霄、李妮妮等為化名) 責編 | 姚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