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被稱之為老師 ——說說我的教師生涯 二、大學畢業后當過電視大學兼職教師 大學畢業后我被分配到化學工業部第三建設公司黨委宣傳部。機緣巧合的是八十年代中期,除了全日制學歷教育外,各種業余、函授、電大等成人高考學歷教育方興未艾。由于我是師范大學畢業生,又曾經有過教師經歷,安徽廣播電視大學淮南分校和我所在單位負責教育的領導就找到我,聘請我利用業余時間(晚上和星期日)為電視大學的學生授課。 就這樣,1985年秋季開學我便成了淮南電大的兼職老師,教授三個班級(一個黨政專業班、兩個法律法學專業班)的寫作課,其中兩個班為脫產學習,一個班為業余學習。 接手教學任務后,我先從熟悉教材開始,翻閱自己大學期間學習筆記和學科教材,溫故知新,結合電大教材,吃透精神,融匯貫通。每天下班后我就投入備課,書寫教案。當我要走進電大課堂時,心中不免陡生膽怯:很久沒有講過課了,電大學生文化課基礎如何心里沒底,學生們年齡差參不齊,有的比我還年長,有的已經是一些單位的領導或工作骨干,有的則是地方黨政機關、公檢司法系統的從業者。翻著三個班學生的在花名冊后,我決定摸著石頭過河,把握他們的心理需求,明確授課目標:在豐富知識的同時,確保其所學專業課(寫作)考試成績合格能順利取得大專畢業證。 于是,我從尊重開始,走進課堂,極盡所能,發揮我課堂教學的特長,做到每節課講授的內容基本不用照本宣科。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我的講課開始了,或開門見山,或緣事入筆,或比興起始,或擬物詠志,或借景抒情;從寫作的各種體裁尤其是散文寫作的基本要求,篇章結構、段落層次、謀篇布局、主題立意、中心思想等這些基本知識講起,旁證博引(利用所學專業引經據典也常有之)、選擇范文、有的放矢。課后呢,我總是抓緊時間與同學們交流(有時也插科打諢)征求意見,結成友誼,了解需求,改進自我。漸漸地,我與他們的距離越來越近,一個晚上兩個課時幾乎一氣呵成(同學們上完課要趕著回家,有的居住很遠,所以一般課間都不休息的),我講的帶勁,同學們也聽得認真。 寫作課除了講授寫作基礎知識,還需要大量的寫作實戰演練,每學期6篇作文那是必須認真對待的。寫作不是你學了基礎知識就能一蹴而就的,這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扎實的功底呀。本著高度負責的精神(也是向創出自己的教學品牌),我對每一篇作文都認真閱讀,認真評析;好的、差的、精彩之處、問題所在,我都寫在每篇作文的后面,都作為課堂講評必須的內容。每天晚上批改作文我幾乎都要熬到深夜十二點。除了寫作基礎知識的教案以外,作文講評的文稿一學期下來也累了厚厚一大摞。除了課堂講評,有些同學還跑到家里當面講評,我呢也不厭其煩…… 一個學期過去了,兩個學期過去了,結業考試成績揭曉了。我所授課的三個班級150多名同學的及格率、優良率在淮南電大單科成績中名列前茅。當然,這是教和學共同努力的結果。為此,我也得到方方面面的認可,尤其是那150多名同學給了我許多熱情的鼓勵。 電大教學的生涯使我嘗試了大學教學的生活,同時也鞏固和豐富了我的專業知識。就這樣,我與教育教學又有了這樣一段結緣的歷史。直到現在,遇到電大的這些同學他們都會熱情的稱呼“吳老師好!”每當如此,一種欣慰和自豪油然而生。老師,多么親切的稱呼!(未完待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