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豐盛的年夜飯,是過年必不可少的,而因為寄托著合家團圓平安,新的一年順利美滿的寓意,年夜飯的內容總是非常講究的,一道道都是吉祥的好菜,那么就為你介紹,年夜飯吃雞的寓意是什么? 年夜飯吃雞是廣東、香港等地華人過年的習俗。“無雞不成宴”是很多廣東人的口頭禪。年夜飯吃全雞,寓意展翅高飛,飛黃騰達,同時取“家”的諧音,意味著吃雞起家,全家團圓。除此之外,全雞也是廣東人拜神祭祖必不可少的一樣貢品。過年吃雞寓意吉祥,因“雞”字發音與“吉”相似,所以成為各地年夜飯必備。 自遠古時代以來,由于地質、自然災害和人為的戰爭不斷,動蕩和災難中,人們都希望自己平平安安,生活吉祥如意。雄雞,因擁有高聳火紅的雞冠,外觀雄壯漂亮,而且,“冠”與“官”諧音,字面的意思是禮。古人以冠冕堂皇為禮,含有升遷騰達的寓意,人們將更多吉祥、騰達的寓意寄托于雞身上。 對于雞的吉祥寓意,還要追溯到遠古時代。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龍和鳳都是神化的動物,雞卻是一種身世不凡的靈禽,鳳的形象來源于雞。我國宋代類書《太平御覽》中記載:“黃帝之時,以鳳為雞。” 傳說雞為日中鳥,雞鳴日出,帶來光明,能夠驅逐妖魔鬼怪。據考,晉代的董勛《答問禮俗》中說:正月初一為雞日,正旦畫雞于門。魏晉時期,雞成了門畫中辟邪鎮妖之物。南朝宗檁撰《荊楚歲時記》也載有“正月一日……貼畫雞戶上,懸葦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東方朔的《占書》上說:“歲正月一日占雞,二日占狗,三日占豬,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春節,人們畫雞可能因為初一是雞日。此習俗流傳下來,使在門楣上貼雞成為一些地方春節的習俗,寓意著人們希望生活吉祥如意。 這些遠古時代關于雞的傳說,一直影響著現代人,而且,現代人認為,“雞”與“吉”是諧音的,這也使人們更加將吉祥如意的情感寄托于雞身上。過春節,湖北過年要喝雞湯,象征清泰平安。“雞爪子給誰吃?”家里面誰最能掙錢就給誰吃,寓意可以做抓一些錢回來。 雞翅膀要留給小孩子吃,寓意孩子長了一雙翅膀,可以飛的更高更遠。雞頭、雞屁股要給家中的爺爺吃,雞頭代表首領,爺爺是一家之主,雞屁股是雞身上最豐厚的肉,所以應該送給輩分最長的爺爺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