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咖啡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飲品,據了解,2015年美國咖啡消費達到了742億美元,咖啡在美國的廣泛性甚至高于自來水。 咖啡因是一種黃嘌呤生物堿化合物,有特別強烈的苦味。它的化學結構與腺苷相似,于是在體內與腺苷競爭結合受體,使機體得到暫時的興奮。研究證實,咖啡因能激活和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心臟、呼吸系統和骨骼肌,可用于制造長效鎮痛藥物,可以抵抗困倦、傷風感冒、哮喘和水腫。然而,如果在晚上攝入,它會擾亂我們的睡眠。睡眠不足會反過來影響灰質正如以前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樣。那么,經常攝入咖啡因會不會因為睡眠不好而影響大腦結構? 近日,發表在Cerebral Cortex雜志的一項研究顯示,攝入咖啡因并不會導致睡眠不好,卻導致大腦灰質發生變化。灰質主要由神經細胞的細胞體組成的中樞神經系統部分,而白質主要包括神經通路,即神經細胞長的延伸部分。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收納了20名健康的年輕人,并被要求服用含咖啡因的膠囊,除此之外不攝入任何其他咖啡因。研究人員在每10天對參與者進行腦部掃描檢查灰質體積,而且還通過記錄腦電活動(EEG)來分析參與者的睡眠質量。 結果顯示,無論參與者服用的是咖啡因膠囊還是安慰劑膠囊,他們的睡眠深度并無差異,但大腦灰質有明顯的差異。服用安慰劑10天后——即“咖啡因戒斷”,腦灰質的體積比服用咖啡因膠囊的同一時間段內的體積要大。這種差異在包括海馬在內的右顳葉內側尤為明顯,海馬是大腦中對記憶鞏固至關重要的區域。 綜上,雖然咖啡因似乎減少了灰質的體積,但在僅10天的咖啡戒斷后,灰質有明顯的再生。因此,該研究結果并不一定意味著咖啡因的攝入對大腦有負面影響,但是每天攝入咖啡因可能會影響認知功能,未來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 原始出處: Yu-Shiuan Lin et al, Daily Caffeine Intake Induces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edial Temporal Plasticity in Humans: A Multimodal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erebral Cortex(2021). DOI: 10.1093/cercor/bhab0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