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窗外春光盎然,鳥語花香,好久沒有動筆寫東西了,一直想著給大家帶來點什么,那就給我的朋友們送上一些近幾年我看過的覺得還可以的心理學書籍,作為春天的禮物。 以前給大家推薦過好多的長長的書目(《心理咨詢師成長必讀書目》),那些都是阿蘇自己學習成長路上的痕跡,在我看來,心理學的學習是建立在自學的基礎上的,你不管跟誰學習,其實都是建立在自學的基礎上的,因為只有自己真正理解的,領悟的,體會到的,能夠活出來的,才是屬于自己的,他人永遠只是一個外界的觸媒,你才是你生命和成長的主體,這點是最核心和至關重要的。 書籍的世界浩如煙海,我從自己孤陋寡聞的角落里梳理出近幾年看過的一些覺得還能入眼的心理學書籍推薦給大家,一起在成長的路上同行,在每個人的內在智慧面前,我是如此的卑微和敬畏,希望你們能喜歡我的禮物。 NO.1 《危險方法:榮格、弗洛伊德和一個女病人的真實傳奇》 約翰·克爾 這本書拍成了電影,其實書籍本身更精彩,不只是講述一個故事,講述弗洛伊德、榮格和薩賓娜之間的復雜關系,而是通過細細的論述,講述了精神分析發展史上的很多理論基礎點的緣起和發展過程,算是精神分析早期的編年史,情節很有趣,內容很充實,一個理論學派的發展除了核心靈魂人物的創見,還有很多人的參與,融合了集體的智慧,慢慢的發展出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其中也能看出大師們各自的創傷和情結對于其理論模型的影響,薩賓娜后來成了俄國精神分析的領袖人物,從一位精神病患者成為一位女性心理學大師,也是弗洛伊德和榮格決裂的重要因素。當然,不要太當真,認真吸取其中的理論知識就挺好,故事本身并不完全是真實的,但很有戲劇性。 NO.2 《師從弗洛伊德》 莎樂美 莎樂美是20世紀初的女性傳奇式人物,美若天仙,才華橫溢,這是她五十多歲時,在被弗洛伊德拒絕之后,通過努力獲得弗洛伊德認可,好不容易進入維也納精神分析周三小組的圈子里,認真學習,為期一年所做的學習筆記和思考。 里面的內容體現了莎樂美與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關系以及對他們兩人的認識體會,作為有著濃厚的文學和哲學底蘊的傳奇女子,在接觸到精神分析之后的體悟和學習心得,每一篇都比較簡短,但是你細細琢磨,內容卻非常的值得咀嚼,因為這是最初精神分析源頭的精華,不像現在各種套用理論言之鑿鑿,那個時候是很嚴謹的,每一個概念都要進行不斷的討論和質疑,理論的發展是很艱難的,只有經得起自己的質疑,才有可能獲得世界的認可,既可以看到莎樂美的才華,也可以感受到精神分析最初的靈感和生命力,以及那一群求索的心理學家們。 NO.3《回家》 米紐慶 米紐慶是我很喜歡的家庭治療大師,家庭治療的開山鼻祖,這本書帶有他自傳體性質的關于家庭治療的感悟和分享,語言很平實,像個鄰居老爺爺在親切的介紹自己家的家具和擺設一樣,娓娓道來,幽默風趣,深入淺出,每個家庭都是獨特的,有其創傷,也有其資源,家庭會給人傷害,也會給人獨特的精神力量,每個人都是家庭組成的一部分,為這個家庭結構的形成和運轉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體系,所以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會讓原有的家庭結構失效,形成新的家庭模式和動力,里面的營養真的非常的豐富,絕對是最優質的心理學蛋白質,你消化一點點,都會獲益終生。 NO.4 《心理治療師之路》 科特勒 科特勒的這本書講述了一位心理學工作者的自我成長之路,里面關于對心理問題、心理成長、心理治療師的理論學習和個人成長之旅的分享和探討,個人感覺美國的心理咨詢師的成長并不究竟,個人的成長之路并沒有完整的走完,有很多的表演和形式化的東西,華而不實,說的很有道理,卻感覺少了很多的靈氣、韻味和深邃,是一本好書,對于初學者有著比較好的指導意義,也有方向性的指引,還有很多可以更深入的部分,對于美國人的心理學不用抱太高的期待,實用主義導向,有其合理之處,也有其致命的缺陷,值得推薦。 NO.5 《熱鍋上的家庭》 納皮爾,惠特 這本書是用一個家庭治療的案例來論述家庭治療的原理和操作過程,活生生的呈現家庭中的各個層面,以及治療師如何和家庭一起工作的場景,比較有意思的,理論無法完全自洽,文中會批判精神分析,不知不覺中又在使用精神分析的原理,其實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療并不矛盾,可以相輔相成的,只是為了保持家庭治療理論的獨特性,強行對精神分析開炮的行為又要打自己的臉的矛盾舉動很是有意思,其實作為心理學工作者,對于各種理論和流派都需要融會貫通,不必要非此即彼,二元獨立,保持開放性的態度和胸懷,更加有利于日常的工作。這是一本好書,值得推薦。 NO.6 《愛的博弈》 約翰·戈特曼 這本書講述的是兩性關系,用經濟學和社會學的原理講述了婚姻情感戀愛中的方法和技巧,通過大量的觀察和科學的實驗,來尋找造成兩性關系各種問題和矛盾的根源,以及如何去化解經營自己的親密關系,從性別差異、情緒、心理價值、付出和反饋等方面呈現了常見的戀愛中的問題,有助于男性和女性更好的認知自己,認知彼此的真實需求,以及溝通交流方式帶來的實質性傷害,從而更好的去理解對方,愛自己,愛對方,經營好關系,達成建設性的良性情感互動和流動模式,愛的博弈,良好的兩性關系,需要達成納什均衡,需要成熟的愛的能力的。其他的比如《愛的藝術》、《愛的五種語言》、《愛上雙人舞》、《男人來自金星,女人來自火星》這些關于兩性關系的書大家也可以去看看,會很有收獲的。 NO.7 《中毒的父母》蘇珊.福沃德 往往養育你的人,會是傷害你最大的人,孩子的中毒,往往都跟父母有關系,并且還會將這種毒素傳遞給你的下一代,痛苦讓人覺醒,成年后,我們很多時候都是通過自我的努力去清理家庭帶來的毒素,通過成長,實現一切到此為止,一切從我開始的人生之旅。 這本書通過實際的案例,讓你充滿勇氣,去面對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學習不原諒,學習真正的反省,重新發現自己,成長自己,重建自己的生命體系,一切都不容易。 NO.8 《性學觀止》 賀蘭特·凱查杜里安 斯坦福教授寫的關于性學的經典著作,是性學的教材,本書的涵蓋范圍包括從解剖生理到倫理法律,從性行為的始發到歷史演進,涉及性的研究、教育和治療諸方面,又有東西方性文化的回顧和性學研究的最新進展,科學與文化經緯交縱,內蘊悠遠綿長。 學心理學一定要了解性,了解性學,了解性的發展過程和規律,從而了解人潛意識底層的心理核心發展模式和規律,這個方面可以多參考閱讀《金賽性學報告》和海蒂《海蒂性學報告》,以及弗洛伊德的《性學三論》、《性愛與文明》和《愛情心理學》等。 NO.9 《性、性欲、力比多和人格一、二》和《流動的人:靈魂浮世繪和心理眾生相》(已經超鏈接,點擊就可以看到) 這里阿蘇毛遂自薦一下自己的文章,這幾篇文章是我分析自我最深的文章,也算是漫長的十多年血淋淋的自我成長史的終結之作,在心理學史上從來沒有人如此深刻的自我剖析到這個層面,將自己的潛意識和底層核心機制和內在人體系完全呈現在世人面前,你會在這里見到一個真實的人,也可以在這里看到真實的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