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為一名中醫工作者要熟讀經典,注重實踐,善于體味,勇于創新,師眾而各取所長,承先而獨有見解,不惟有超眾之才,但需有忍耐寂寞、堅韌不拔之志也,只有這樣,才能為中醫事業做出貢獻。 二、腰痛病人在應證方藥中重用狗脊20-30g,就是為了達到補肝腎、除風濕、健腰腳、利關節的作用。臨證應用常與熟地、寄生、當歸、懷牛膝同用。 三、臨證凡遇筋傷疾病,需注意調補氣血藥與活血化瘀藥的適當配伍,常選藥物有黃芪、黨參、熟地、牛膝、當歸、丹參等,通過以上藥物的靈活運用,可使其推動和激發臟腑氣機功能,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促使病人康復。 四、貴陽中醫學院二附院石恩駿教授對小兒肺系疾病提倡肺脾同治,療效獨特,其四時小兒咳嗽通治方及臨證加減法很實用,錄此可在臨床上參考。本方治療之小兒咳嗽包括現代醫學之急慢性氣管炎、肺炎、過敏性咳喘等。該方由炙麻黃3g杏仁6g前胡10g百部10g桑皮10g蟬衣6g五味子6g茯苓15g扁豆10g太子參10g炙紫菀10g款冬花10g橘紅6g浙貝10g甘草3g,若風寒犯肺去桑皮,風熱犯肺加魚腥草,痰多茯苓、橘紅重用,劇咳加僵蠶、地龍;口干渴加蘆根、生石膏;便秘加大黃等。藥液煎好后可將藥液濃縮為200毫升,分數次飲用,可加蜂蜜調勻使患兒易接受,且藥力集中,療效可靠。 五、臨證凡遇高熱咳喘之人可從中醫熱毒壅盛、痰閉肺竅方面考慮,在辨證方藥中可適量加大黃、皂角治之,因大黃、皂角有釜底抽薪、通腑瀉熱之殊功,此為上病下取之法。 六、據《健康之友》載文稱:冬瓜大蒜可治腎炎,方法是將冬瓜片和蒜片一起放到鍋里蒸熟,不放任何調料,每日不拘量食用3次,連用數日,浮腫即消。筆者讀后認為,此偏方可試用,價廉易得,無副作用。 七、做為中醫人,最重要的是立足崗位,潛心鉆研和熟練掌握業務知識技能,在提高服務水平上下功夫,除此之外一切事情可以說都是無用的,有真才實學受人尊重,無真才實學只有虛名頭銜受人白眼,或表面上有人捧你敬你,轉過臉就會挨評論,名利是糞土,真本事真醫生才有前途。 八、學習中醫如果不帶有一種激情,一種熱愛,一種興趣是難以入門的,在熟悉基礎理論后還要潛心研究中醫經典著作,扎扎實實地做好臨床工作,邊實踐,邊讀書,在實踐中不斷增長才干。中醫人要切記,醫學是人命關天的大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假和將就。想做好醫生,就要下真功夫,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不當徒有虛名的“專家”,要當有真才實學的醫生。 九、做為一名醫生首先要具備“四心”,學中醫首位的精神力量就是對中醫要信仰,對學成中醫有“信心”,有志者事竟成;其次貴在有“決心”,排除雜念,鉆研專業,在實踐中增長才能,在實踐中找到快樂;三是要有“恒心”,學醫者不一定人人都“天資聰慧”“天資敏悟”,但習醫者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方可學業有成;四是習醫者必有“愛心”,人有愛心,視病人如親人,遣方用藥必定會細心,人命關天,責任重如泰山,診病一定要膽欲大而心欲小,生理之病用藥療,心理之病用話療,治病先治心,生理與心理同療是戰勝疑難病的重要方法。 十、日本漢方醫應用溫經湯治療皮膚病多有顯效,尤對婦人手足皮膚干燥效佳,日人認為本方“對于皮膚營養障礙所造成的粗燥狀態有改善作用?!睖亟洔委熎つw病要點為:皮損范圍大,皮損干燥脫皮屑,病程長,久治不愈,舌淡或淡暗,無明顯熱象。 |
|
來自: 沙澧閑人個人館 > 《李乘日10條臨床用藥經驗文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