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于2006年引入具杠桿作用的新產品——“牛熊證”,牛熊證是“牛證和”熊證的合稱,由投資銀行按港交所上市規則所發行,并于港交所供零售投資者買賣。 產品推出初期,基于投資者對產品的陌生,市場反應較為審慎;之后恒指在2007年底近32000點的歷史高位回落,波幅持續收窄,造就了不受引伸波幅影響的牛熊證之崛起。雖然現在仍以指數牛熊證交投較為活躍,但相信股份牛熊證的需求還會持續增加。 牛證顧名思義,購入牛證就如看好相關資產價格于未來會上升,當相關資產(現時主要為指數或股份,但亦可以是其他資產或商品)價格愈高,牛證的價值理論上的會相應提高。故當投資者預期相關資產股價將會上升時,可考慮買入牛證,當牛證隨著相關資產股價上升,投資者可沽出牛證獲利,賺取牛證買賣之間的差價利潤。 熊證則與牛證相反,購入熊證就如看淡相關資產價格于到期日前會下跌,當相關資產的價格愈低,熊證的價值就會相應提高。故當投資者預期,相關資產股價將會下跌時,可考慮買入熊證,當熊證價格因相關資產股價下跌而上升時,投資者可沽出熊證獲利。 如何買賣牛熊證? 投資任何產品前,投資者需先了解不同投資產品的基本特性,然后捕捉時機,與其他投資產品靈活互用。簡單而言,只要投資者牢記牛熊證的數個特點,則可大致理解其基本運作及作用: 1、具有杠桿作用 2、附有強制性收回機制 3、R類被強制收回時可能有剩余價值;N類則沒有 牛熊證與一般股票、窩輪一樣,透過自動對盤系統進行交易,只要開設證券戶口,或銀行的證券戶口便可買賣,牛熊證編號為五位數,我們可從其上市名稱中獲取有關條款的資訊,以下為其中例子: 名稱:恒指摩通三十牛J.C 相關資產:恒指 發行人:摩根大通 到期年:三-2023年 到期月:十-10月 牛/熊:牛、C 附注:J 有時候上市名稱會有一個英文字母附注,上例為“J”,意即同一發行人可能于市場上發行了多于一只相同資產、同于2023年10月到期的牛證,名稱后加上“J、H、K”等等以作區別。 牛證:利用較少資本賺取相同,甚至更多的回報。 投資者可如何利用牛證,賺取較多的回報?以一個例子說明: 美團這個牛證價格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 1、牛證的內在值 2、發行人收取的財務費用。 內在價值=(相關資產價格-行使價)換股比率 套入該公式,美團牛證的內在值為相關資產現價275.2元減行使價235.88 元,除以兌換股比率500后,即為0.079元,而牛證現價為0.082元,差額 0.003元便是發行人所收取的財務費用。 假設相關美團在到期日時上升至300元,牛證的財務費用降至零,而內在值則升至64.12元(現價300減行使價235.88元),投資者的回報率為(64.12元500-0.082元)0.082元=56.4%,而美團的升幅約9%。 熊證:做空相關資產。假設你短期不看好相關資產,可以用熊證來做空它獲利,以匯豐銀行為例: 匯豐熊證價格亦包含兩個主要成份 (1)熊證的內在值 (2)發行人收取的財務費用。 內在價值=(行使價-相關資產價格)換股比率 套入以上公式, 匯豐熊證的內在值為行使價33元減相關資產現價31.45元,除以換股比率 100 倍后,即為0.0155元,而熊證現價為0.018元,差額 0.0025元便是發行人所收取的財務費用。 同樣,假設你預測準確,匯豐在到期日時下跌至25元,余下的內在值為 8元(行使價33元減相關資產現價25元),投資者的回報率為(8元100-0.018元)0.018 元=344%,而匯豐的跌幅約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