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歸四逆湯 【原文】 當歸三兩?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細辛三兩?甘草二兩(炙)?通草二兩?大棗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作者】 張仲景 【出自】 《傷寒論》 【傷寒】 1、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 【組成】 甘草 細辛 桂枝 大棗 當歸 通草 芍藥 【功效】 溫經散寒,養血通脈 【加減】 1、如果有下痢,去通草; 2、如果有便秘,通草多加一些,當歸多一些。服藥后大便多一兩次。 【應用】 1、陽氣欠振而血虛,兼外感寒邪證。 5、當歸四逆湯是去血虛造成的里寒。 6、當歸四逆湯專門治療凍瘡,是絕對、唯一處方。 7、糖尿病病人最后要截肢,也用當歸四逆湯。只要是截肢,就想到當歸四逆湯。 8、女人白帶,手腳是冷的。 9、睪丸有疝氣的時候(因為細辛)(可用升麻,什提陽氣),用當歸四逆湯。 10、183 案例,左邊身熱。左主血,右主氣。左寒,為血寒,用當歸四逆湯入血分;若為右寒,入氣分,用黃芪及建中湯類;雙側都寒,可用四逆湯。 11、用當歸四逆湯做加減,臨床上的時候看我們血癌的病人,紅斑性狼瘡的病人,尿毒的病人,都可以用這個處方來解決。 12、婦人月經不來,有寒結,用當歸四逆湯加減。 【現代劑量】 當歸1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細辛15克,炙甘草10克,通草10克,大棗50克 【方解】 1、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溫熱補藥、升散性藥。 2、桂枝:發汗解肌,溫經通脈,通陽化氣。溫熱補藥,平散性藥。 3、白芍:養血調經,平肝止痛,斂陰止汗。寒涼補藥,平收性藥。 4、細辛:祛風解表,散寒止痛,溫肺化飲,通竅。溫熱瀉藥,降散性藥。 5、炙甘草:補脾和胃,益氣復脈。平補藥,平收性藥。 6、木通:通大小便,濕熱水腫。寒涼補藥,升收性藥。 7、大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溫熱補藥,升散性藥。 【說明】 1、當歸四逆湯溫經散寒,養血通脈,重點是寒。四逆散是治療胸脅苦滿嚴重的實證,因為實證而造成四肢厥冷,所以有時還會生熱;四逆湯是治療冷過肘膝的虛證;當歸四逆湯是治療手腳末梢的厥冷。 2、當歸四逆湯是桂枝湯去掉生姜,加上當歸、細辛、通草。因為生姜作用于中焦脾胃,而當歸四逆湯的重點在于四肢末梢,所以不希望方中熱性作用于脾胃,于是去掉生姜。加上當歸、細辛、通草,當歸補血,細辛補陽散寒,通草通利可走四肢末梢。 3、當歸四逆湯是四肢末梢小循環不好,非常用于凍瘡,天氣一冷,有些小孩子、老人家手腳變的黑黑,這是血路不通導致的,要補血又要驅寒。 4、在《解析方劑學》中,當歸四逆湯不僅屬于陽虛身冷調節的方劑,也屬于血虛調養的方劑。 5、藥物動力學方面,升、降、收、散都有,可以使氣機動起來,是要走竄到四肢的每個末梢,才會通達全身。 【比較集錦】 1、單純心力不足造成之手腳冰冷用四逆湯,血虛血寒之四逆用當歸四逆湯。比較四逆湯、當歸四逆湯、通脈四逆湯、茯苓四逆湯; 2、桂枝湯加當歸,通草,細辛,名當歸四逆湯,更加吳茱萸,生姜,名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 【應用集錦】 1、(1)左側臍旁天樞穴處攣急疼痛者,又似當歸芍藥散、當歸建中湯之證。 (2)右側小腹腰間聚結、手足冷、脈細無力者,當歸四逆湯之證。 (3)腹皮拘攣,似桂枝加芍藥湯、小建中湯之腹證。 2、腸子下墜、疝氣:當歸四逆湯+升麻升提陽氣。 3、(1)雷諾氏癥:當歸四逆湯加重劑量,趾頭指甲青紫色如冰箱拿出來的。西醫當成免疫失調。 (2)雷諾氏癥:真武湯加加水蛭、蜈蚣、全蝎。 (3)脈沉細標準少陰癥,手足趾冰冷有雷諾氏癥狀,喜口含冰塊,為真寒徦熱,處方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與當歸芍藥散合方。 4、凍瘡:先服當歸四逆湯,然后涂上干姜附子湯(附子散)。 5、(1)大便溏,如果有少陽證,還是用小柴胡湯。 (2)大便不規則:當歸四逆湯。 6、(1)糖尿病病人最后要截肢,也用當歸四逆湯。只要是截肢,就想到當歸四逆湯; (2)糖尿病的腳潰爛,可以用礬石湯外洗方;用蔗糖水,一盆水放半斤蔗糖,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外用處方:知母除濕,黃連去熱,三七對收斂傷口非常好,血竭,可以讓腐爛的肌肉重生; (3)糖尿病的一種情況是病人越來越消瘦,腳腫大。也是桂枝芍藥知母湯加減,效果非常好。 7、半身冷:左主血,右主氣。左寒,為血寒,用當歸四逆湯入血分;若為右寒,入氣分,用黃芪建中湯類;雙側都寒,可用四逆湯。 【名家論述】 1、當歸四逆湯《傷寒筆記》(倪海廈) 當歸四逆湯是中醫治療凍瘡的主方,處方還是桂枝湯的加減。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實際上心臟極度的衰竭了,所以加護病房裹面,靠維生機的病人都是當歸四逆湯證,摸他的手腳都是冰冷的,心臟的血沒有辦法運行到四肢的末梢,四肢就缺氧,會壞死掉,這就是造成凍瘡,除了凍瘡外,緊急的時候也在用的,桂枝和白芍等量,由于動脈和靜脈兩個相等長,血液就會加速,平常胖子開三錢,人都昏迷了,靠維生機的時候用三兩都不過份,因為身體里面完全沒有功能,完全要靠藥力,桂枝和白芍一定等量,如果桂枝少白芍重,會造成血管爆裂,因為出去的力量不夠,人已經極虛了,腸胃的功能不夠了津液也不夠了,怕里面的東西梗到,所以用通草,通草是很輕的潤腸劑,連麻子仁對病人來說都太強了,可是不攻又不行,因為怕里面有臟的東西,所以用通草,同時再加炙甘草、大棗,把津液都補回來,平常張仲景很少用補藥,因為病人需要,病人在失血的狀況下,所以用當歸,把血補足,細辛壯里陽,讓下焦的陽往上升,下面的陽往上走,整個人能循環起來,為什么不用生姜?生姜是散胃里面的水,病人有惡心嘔吐的時候才會用生姜,現在要把水補回來,所以不用生姜。 大部分婦人的帶下,就是白帶,都是陰寒的體質,就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人的生殖系統,只有肝經路過。會把肝熱起來,白帶就去掉,婦科會用到。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傷寒經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