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的評級其實很復(fù)雜的,不單單是看這件文物的外在價值,更重要的是這件文物所帶來的歷史文化,能否揭開什么歷史謎團,為此許多我們以為是很有價值的文物,其實在文物專家面前真的沒有什么價值,相反你看不上眼的東西,反而越來越顯得彌足珍貴。 本文中我們要介紹的這件國寶級文物一度躺在了廢品收購站中,而且很可能馬上就要被扔進熔爐煉化了,好在這個時候被一個文化館的工作人員給救了下來,否則的話一件重量級文物就得要永遠地消失在了中國。 那是在上世紀(jì)的60年代中期,地點在陜西寶雞,當(dāng)時寶雞文化館有個工作人員叫做佟太放,那個時候由于博物館都是剛建立不久,為此館藏的文物數(shù)量非常的少,這就要求各地區(qū)文物工作人員要經(jīng)常的下鄉(xiāng)去尋找文物,沒想到的是這次佟太放卻立下了大功。 當(dāng)時佟太放走到了一個廢品收購站,千萬別小看廢品收購站,大量的文物都是從這里解救出來的,因為那個時候的老百姓沒有什么文物意識,為此他們?nèi)绻诘轿奈镆话愣紩x擇賣給廢品站,畢竟鐵銅的價格還是蠻可觀的。 佟太放發(fā)現(xiàn)廢品站有一件躺在地上的文物很奇怪,看樣子是青銅器,不過有點破損得厲害,為此佟太放就蹲下來仔細(xì)的看,居然看到上面有銘文,佟太放意識到了這件青銅器肯定不簡單,或許是一件很有價值的文物。 而后佟太放馬上就跑回寶雞博物館,然后拉了一個文物專家跟著一起去查看,其實當(dāng)時幸虧是來得及時,要是晚到一步的話,這件國寶級青銅器就要被扔進熔爐了,文物專家看到這件青銅器之后,的確是被震撼到了,單單這上面雕刻的圖案都令人稱奇,此外還刻著了許多銘文,這是國寶無疑了。 就這樣這件青銅器被專家花了30塊錢買下,估計當(dāng)時的廢品站老板樂開了花,一件“廢品”居然賣了30塊,看來這是老天開眼了啊! 而這件“廢品”就是后來的“何尊”,“何尊”那可是西周早期的文物,嚴(yán)格來說屬于一種祭器,上面刻著了122字的銘文,而當(dāng)時專家居然在上面發(fā)現(xiàn)了“中國”2個字,這無疑是震驚了考古界,而且也直接讓這件“何尊”從廢品一躍成為了國寶。 到了上世紀(jì)的80年代的時候,當(dāng)時為了去美國進行文化交流,這件“何尊”踏上了旅程,而為了很好地保護這件“何尊”,甚至最后被投保了3000萬美金,單從這點可以想象得到這件“何尊”的逆天價值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