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主要原因】 一,心腎不交 二,肝血不足 三,脾胃不和 一心腎不交 在中醫里,心五行對應為火,腎為水,正常情況下腎水要往上、心火要往下,水升火降,水火相濟,心腎相交,保持陰陽平衡的狀態。就像太陽雖然掛在天空中,卻將陽光灑向大地,大地上的江河湖泊里的水才能蒸騰,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風調雨順。這樣人體就會自然健康,可是,陰血虛,水不制火,心火會上炎,所以這個時候人就會煩躁難安,入睡困難。 二肝血不足 心和肝分不開,是相互依存的。《 素問 · 五臟生成論 》曰 : 故人臥血歸于肝 , 肝受血而能視 , 足受血而能步 , 掌受血而能握 , 指受血而能攝 。進一步強調了肝血與睡眠的關系。人體清醒時,魂游于雙眼 , 人睡時精神隨血液歸藏于肝 。但是現在的人喜歡熬夜、吃宵夜、喝酒,而肝是在晚上造血的,一熬夜,血難歸于肝 ,肝不藏血 , 肝血虧虛 , 魂無所歸 , 則不能歸藏于肝 , 擾亂心神 , 引發不寐,就會失眠。 與此同時,因為熬夜而引起的肝血不足 , 肝經常得不到血的滋養,就會內生虛熱 , 致魂不歸藏 , 神不得安 , 病生不寐。這就變成了惡性循環,熬夜傷了肝,肝傷了又變得睡不著。周而復始就長期失眠了! 三脾胃不和 “胃不和則臥不安”,如果腸胃犯毛病,不是疼就是脹,那么睡眠肯定不好。這種情況的睡不著多發生在小朋友身上。當然,大人如果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恣食肥甘生冷、嗜酒成癖,吃宵夜,均會導致脾胃濕熱,痰熱內擾。因脾胃不和而導致睡眠障礙,還會讓你付出“吃啥都沒味道”的代價。 基本上失眠分析起來就是以上三個主要原因。治療和應對方法有很多,主要也以排補為主,百癥湯就是很好的應用之方。全方由67味中藥組成,方中含有調理失眠很重要的成分——酸棗仁! 早在公元216年醫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就記載了酸棗仁湯這一藥方。 唐太宗李世民就有失眠癥,經常在睡夢中驚醒,徹夜難眠,當時的御醫根據經方《金匱要略》,經過加減配伍調制出酸棗仁湯,李世民服下后,果然再沒失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