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檔案】 李鳳春,寧夏吳忠市第四中學教師。中師畢業,教書24個年頭。感恩生活,感恩親情。 
李鳳春 那時候在鄉下,溝洼有個大園子,像是先人廢棄的院落。 我們那兒屬于寧夏南部山區,干旱少雨,清明祭祖之后才有幾場不大的雨落在枯干了一冬的塬頭上。 大大喜歡在園子里種南瓜(我們鹽池人叫葫蘆),大大從院子里的羊圈背一大背篼羊糞,拄著拐杖沿著崎嶇的小路小心翼翼走下溝洼來到園子。給預先挖好的小圓坑一個一個倒上糞,然后用土埋了,這些坑一般是一步一個,用瓜鏟把坑里的土和羊糞翻均勻,土拍的綿綿的,塞進一個大大的猶如白玉般閃著光澤的南瓜籽,又把周圍拍的平平的,站起來看,就像園子里曬著一個又一個大餅。 媽媽也興沖沖的來了,給園子栽上一排一排的紅蔥籽,撒上一畦一畦的白蔥籽,韭菜籽,水蘿卜籽,圓蔓菁籽,再種上一溜一溜的花霉豆,又見縫插針的種點芫荽。大大和媽媽都愛抽煙,于是跳下一個臺子,開辟好大一片地種上旱煙葉子。 又一場透雨過去幾天,園子里就熙熙攘攘了。我欣喜若狂的發現,不管是大大的南瓜苗,還是媽媽的蘿卜苗,芫荽苗,白菜苗,霉豆苗已長出兩個嫩嫩的黃黃的小圓瓣,像一個個淘氣的孩子歪著腦袋偷偷的打量著我。 南瓜苗一天天在長大,顏色由淡黃色變成淺綠色,又長滿了細細的絨毛,開始扯著長長的蔓。大大和媽媽不管誰閑了就下園子“壓葫蘆”,就是把南瓜多余的頭掐掉,只留一個頭,隔一對葉子給瓜蔓埋點土讓南瓜蔓生根。又過幾周,它就會開出金黃色的南瓜花,結出綠油油的小南瓜,在又大又圓的葉子間探頭探腦的。 媽媽的紅蔥已長成一排一排雄赳赳氣昂昂的士兵,白蔥也長的水靈鮮嫩,亭亭玉立,蘿卜、白菜、芫荽也長的郁郁蔥蔥,包括那些煙葉也生的肥頭大耳朵的,開著星星點點的小黃花,對著太陽笑嘻嘻的。這時,蝴蝶來了,蜜蜂來了,忙碌于南瓜花,韭菜花之間,翩翩起舞。 秋天了,媽媽種的青蘿卜長大了,粉紅的蔓菁長大了,滿園子都是紅的,橘黃的,黑綠的大南瓜······ 南瓜曬在布滿綠色的毛茸茸苔蘚的墻墻上。寒冷的冬天里,媽媽做南瓜面,南瓜粘飯,香甜香甜的。蔓菁做成酸菜,酸甜酸甜的。蘿卜和紅蔥窖在窖里,過年刨出來剁餃子餡,包餃子吃。 那些我不喜歡的煙葉,早被大大拔出來曬的黃黃的,焦焦的。背回來,掛在窯頂上。整個冬天,窯里都彌漫著淡淡的旱煙味,大大一閑就揉旱煙,裝在媽媽的木頭盒盒里,裝在自己的布煙袋里······

本欄責編:白廬
注意事項:稿件要自行編輯校對好以word文件形式投入各欄目信箱,作者簡介及聯系方式附在稿件后即可,莫要單獨發,作者照片直接發郵箱。投稿后請務必加主編微信:139104203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