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功出自少林寺,亦稱“呼吸術”。原是為僧人強體魄、長氣力而創的一種功法。動作簡單,老幼病弱都可以練;效果明顯,祛病強身收效甚速。 少林秘傳換氣功 相傳,少林有一僧人,幼年入寺,體弱多病,不勝習武之苦,其師傳此功,堅持練習十數年,練得體格健壯,力氣千斤。于是,此功便傳了下來。 功法原理 此功的鍛煉方式,通過俯身壓迫肺部,配合呼氣,達到“吐故”目的;通過振臂擴張肺部,配合吸氣,達到“納新”目的。由“吐故納新”調理肺部機能。 實踐證明,此功可以治療多種肺臟疾病,如自汗、盜汗、咳嗽氣喘,氣促無力,慢性胸膜炎,肺結核。因為肺能輔助心臟,調節人體的血液循環,所以,常練此功又能增強心臟機能,健全神經,煥發精神。 因吸煙過量而導致咳嗽痰多者練此功,效果非常明顯,練三兩天痰便明顯減少,其色變淡,堅持月余上述癥狀便可消失。 體格壯健者練此功應注意“提放”,吸氣時提小腹、睪丸、肛門,呼氣時放松,這樣動作、呼吸、神經控制結合練習,可大長氣力,日久力達千斤。 練功方法 練換氣術的時間在早晨,練功地點應選擇空氣新鮮、環境安靜處。 預備動作: (1)兩腳分開比肩略寬,兩腳尖平行向前,兩手握拳,置兩腰間,拳心向上,身體自然站立,目視前方,精神集中,調勻呼吸。 (2)以鼻細細吸氣入腹,覺得比平時吸氣較滿,略停,用口呼出。連做3次。 第一式 推氣: (1)預備式做完后,吸氣,兩拳變掌,內旋,使掌心向下,徐徐下按,上身隨雙掌下按向下彎腰,同時配合呼氣(用鼻呼氣)。 (2)雙手按到離地面一兩寸,(老年體弱者可以離地略高些),此時氣已呼完,動作略停;雙手以腕部為軸,小指領勁向外平畫半圓,到掌指向后外時,變為掌指向下,握拳,兩拳心相對,直臂向上提,意念中如提千斤重物,同時慢慢向上直腰,并配合吸氣,提到上體直起,兩臂仍然直臂上移,兩臂向上到兩拳高于肩時,略停。 (3)屈兩臂,兩肘帶動小臂向體后用力一振,使胸部開張,同時配合吸氣。 (4)雙拳變掌,以腕為軸向大拇指側旋轉變立掌,掌心向前,掌指向上,同時猛向前推出,與兩掌推出配合,張口,用力發“哈”聲,遂即兩臂放松,略停。此動作配合推掌,發聲應把胸中所吸之氣呼盡。 (5)雙掌外旋,握拳,雙臂回收,雙掌置腰間,還原動作(1)。 以上為推氣動作,連續做12次。 推氣動作要領: (1)雙掌下按,雙拳上提速度要慢;雙臂后振要用力;雙掌前推要用“寸勁”,即在發“哈”聲的同時雙掌猛然用力,隨即放松。 (2)俯身下按過程配合呼氣,向上直體時配合吸氣,途中不能換氣。 第二式 分氣: (1)接上式,雙拳收回,置兩肋間,然后變掌,內旋下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