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氣質量是老天管的事情,運動是自己管的。當天氣實在不適合外出時,我同樣也樂在運動中。” 近年北京的天氣真的算是很棒的了,絕大部分都是好天氣,讓人基本上能夠出門擁抱大自然。 我最不喜歡投身其中進行運動的天氣,有:下雨,大風,霧霾,極寒——所謂極寒,大概是零下10度以下,在這之上,其實沒有大礙。 對于酷暑,好像很能忍受。 過去只要不能跑出去,就會覺得非常難受。現在不會了。 因為,無論是跑步,還是騎行,還是力量,都是相互促進的。 生活,本來就不是只有一幅面孔,健康建設也同理。 對于只保持昂首挺胸跑在路上的人們來說,適當改變一下身體姿勢,讓身體跟地面接近,收獲的是另一個世界。 一、室內練習,最好采取徒手方式 以絕大多數家庭條件而言,肯定不可能有健身房那樣的完備,有些器材的訓練,沒法實現,但多數都可以通過變通的方式,以自重,或者少量借助器材的形式來實現。 譬如,在健身房里最普及的“臥推”,家里沒有杠鈴架子,就用負重俯臥撐來替代——家有小娃娃的,可以讓娃娃坐在爸爸背上,來做俯臥撐,能達到的效果類似。 這樣說來,室內訓練,也有一些可遵循的原則: 原則一:器材盡量簡單。 1、要說器材,可能最方便的首推啞鈴。 啞鈴放置起來不占地方,尤其那種可拆卸式的款式,重量可輕重搭配,可以做的動作也比較多。 2、其次如各種力量棒,彈簧拉力器等,也都可以采用。 3、室內運動最不推薦的是跳繩。你要是在客廳里跳繩,除非你家是層高10米的別墅,否則很容易打到頭頂的電燈。或者把從身后搖搖晃晃過來看熱鬧的一歲小孩,直接用繩子給兜了進去,很不安全。 基本上,一張瑜伽墊,一幅啞鈴,就可以演變出很多力量性訓練的組合。 原則二、盡量做改變日常姿勢的動作。 說起來你真別不信,長年昂首挺胸跑步的人,不要說做多復雜的練習,讓身體放平,做俯臥撐,做平板,這樣簡單的動作,都可能感到姿勢不習慣,甚至腦袋發脹,不信你試試看? 在家里可以隨時展開的項目:深蹲,肘膝對側碰,平板,啞鈴,俯臥撐,以及全身運動的波比。 原則三:強度盡量接近力竭。 自重訓練的承重一般不像器材那樣大,只能通過多重復來達到一組訓練力竭,加入少量間隔,然后重復。 重復可以是對剛才組別的重復,完成目標后,做一下個動作的,同樣反復重復。 也可以是不同的動作前后連貫做一遍,然后反復從頭到尾巴重復。 最多采用的是40秒訓練,接20秒休息,為一個動作。 原則上不超過60秒鐘,且間歇時間短于訓練時間。 二、舉例幾個課表 從真實的運動記錄提取幾個例子。這些課表是系統自己給出的,我覺得不錯。 例1: 上面這個課表中, 滑步跳,是兩只腳相互跳攏,即左腳跳向右腳靠攏,右腳再跳向左腳靠攏…… 平板式啞鈴提拉,是俯臥撐起,成直臂時,一手離地,將手向上拉提,至肩窩處,要點是,手像提著重物的動作一樣。一旦手向上翻起,就效果大減。 反向弓步,就是提膝后,向后方落地,成前腿大腿水平,后腿小腿水平、大腿垂直地面。如果用武術里的術語,應該是成“跪步”,不是“弓步”。 獅身人面這個比較難,就是常規的平板動作,前臂貼地,以手腕為支點,兩臂同時撐起,成直臂平板。就是反復地在前臂著地平板,和直臂平板之間轉換。 例2: 本例中,有三個難點: 1、蜘蛛俠俯臥撐:俯臥撐做到胸部貼近地面,抬起一條腿,膝蓋靠向同側肘。隨后復原,成直臂支撐,再做俯臥撐,另側抬膝觸肘。 如此反復。 2、單腿單臂伸展,是從自然直立開始,身體前傾,做成T字形,支撐腿的另側手臂觸地。 動作不難,要注意的是,有可能會失去平衡。 3、單車式卷腹,不要做成仰臥空中單車蹬腿,而是重在“卷腹”,始終保持卷腹的緊張狀態。 例3: 舉例要點: 1、深蹲一定要確保足跟不抬起。 2、早安前屈,該動作不要做成低頭,而是要挺胸抬頭。 3、凳子上屈伸,動作與雙杠類似。不要小看這個動作,還是很考驗臂力的。 三、可以根據自身體力做組合 除了當天系統自己給出訓練課表外,更多地,也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來組合。 譬如,我比較關注有氧狀態,那么就要盡量采取全身的動作。 例如: 1、自由式熱身 (1)、方式:前屈雙臂伸展畫立圓,或原地跑步,或其它適度伸展; (2)、持續:3分鐘; (3)、強度:心率1區或以下; (4)、休息:無,直接進入下一節目。 2、獅身人面式平板(參加上述例子1,這個動作比起靜態平板,心率很快拉伸) 3、走步波比(全身運動,強度很大) 走步波比,是在原始波比上的一個演變,有人稱它為簡易波比。 兩者的區別在于,身體伸展時,不是用腳向后跳開,而是兩腳先后邁向后方,也可以省略向上跳起動作。這種做法的好處,是避免了跳開和跳攏,對腰膝的震動比較小,而且氣息也比較均勻,我非常喜歡這種做法。是很好的有氧動作。 我都會身體展開后,加一個俯臥撐,再起立。反復進行。 次數:完成10個為一組,休息20秒; 可以與下面的動作組連續做下去。也可以反復重復本組。 如重復做本組,重復10組,每組間休息20秒,強度足夠大。 4、深蹲(徒手,中強度到高強度有氧) (1)、動作:深蹲至接近大腿水平,快速起;(大小腿角度不要小于90度; (2)、持續:40秒,休息20秒; (3)、組數:10組(如與其他動作組成大組,則跟著大組的重復數字走。) (4)、休息:完成10組后,休息1分鐘進入下一個節目。 5、卷腹(需要瑜伽墊)(強度中等) (1)、動作:卷腹動作最為普及,為了增加強度,可以在常規卷腹的基礎上做成花式,如卷起時對側肘膝相觸。 (2)、持續:40秒,休息20秒; (3)、組數:4組 (4)、休息:4組完成后,休息2分鐘。 以上是我一般性的徒手力量訓練。 在室內練習中,還可以穿插諸如開合跳這樣放松和有氧兼有的動作,或者用大重量啞鈴做做曲臂等無氧動作。 以上自行組合,基本上對核心部位,上肢支撐力量,腿部力量,都有較好的鍛煉效果。 當然,更主要的是瘦身效果良好。 四、更專注于體驗“力竭”的感受,而不是心率 很多人在糾結,力量訓練,究竟是有氧還是無氧訓練。 從有氧、無氧出發,又關注心率應該到什么地方,才是好的。 有的人干脆這樣劃分:慢跑是有氧,速跑是無氧,力量是無氧。 其實,力量訓練可以是有氧,也可以是無氧。 譬如,手握1公斤的小啞鈴跳健身操,可以很長時間地持續下去,這就是有氧運動。 而用自身極限力量的80%來舉杠鈴,可能2-3下就再也舉不起來了,這是無氧。 如果實在糾結有氧、無氧,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持續時間的長短,一般只能持續1分鐘以內,甚至30秒以內就“不行了”的,基本是無氧訓練,可以輕松地持續較長時間,而不會感到精疲力竭的,大致是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在“本次訓練”中燃脂效率高,練后燃脂強度弱。 無氧運動,在“本次訓練”中可能燃脂并不多,但練后燃脂持續時間長。 從這個意義上說,通過力量練習來減肥的朋友,真的沒有必要糾結心率,和根據心率推算出來的消耗熱量數字。 這跟我們在跑步時很不同。跑步時,老威是“心率指導強度”的鼓吹者,對于心率指導跑步的意義,我說過,簡直有病態般的信任。 但在力量訓練中,我卻鼓吹大家不要看心率,只要體會自己身體的感受,是疲勞,還是輕松。 避免在“游蕩狀態”訓練,這是總原則。 力量練習都不是持續性的動作,實際都形成了一個個小的間歇性組合。只要有了間歇性,就意味著心率都有快速回落的機會,而且體能越好的人,心率響應越敏感,一旦休息,就會快速回落。 所以,力量練習過程中總體心率都是很低的。 以下圖為例。 這是一場強度比較大的徒手力量訓練,由于在力量訓練過程中,心率比較低,因此,它顯示的特征為: 1、心率低,導致推算出來的消耗比較少(與同時間的跑步相比); 2、心肺刺激比較小——力量訓練對心肺增強基本上沒有效果; 3、訓練的效益根據心肺刺激的強度,被劃在了基本訓練; 4、感受強度很大,甚至超過了同時間的一場節奏跑。 以上這四條,就是力量訓練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收益。 雖然它往往顯示心率不高,消耗數據不大,但是對身體的肌肉刺激強度卻比較大。 這是我特別強調跑步者需要穿插力量的原因。 同時,因為力量訓練對心肺功能幾乎沒有提升作用,因此,練健身的人士,最好也穿插跑步。 作者簡介: 老威,健身與慢跑愛好者,曾經根據“每周一斤”的黃金比例,用10個月時間減重40斤,并得到良好的維持。跑步以健康為目的,沒有競技目標,以慢跑為主,強調基本功,特別強調有氧基礎和核心力量。踐行戒煙斷酒、營養均衡、簡單飲食的生活方式。愿與開朗、樂觀、陽光、積極的人們,在健康道路上,相攜前進。 歷史文章: 【開始跑步】 【訓練心得】 【健身收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