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1年,你是感覺充實滿足,還是混亂不堪、有著極強的挫敗感呢?其實,不管是哪種,都是人生的一種體驗,無所謂好壞。 畢竟那段時間已經過去,就不需要想太多了,簡單回顧下,更多的時間,應該用在思考未來的日子中,“意識決定行動”,有了清晰的方案和認識,行動起來,也就更得心應手。 郭小川曾說:“愿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 為了不辜負自己,不辜負愛我們的人,我們更應該認真地活著,有條理地活著。這里,分享六種極簡生活方式,希望往后余生,能夠簡簡單單生活、踏踏實實做人。 01 欲望極簡:不貪杯、不盲目 前陣子,曾經的“淘寶一姐”薇婭因偷漏稅被罰13.41億,王力宏的情感曝光,欲望的無止境,讓他們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有的人說,人真正的成長,是在守得住本心,不被永無止境的欲望所驅使。 而欲望極簡,意味著不貪杯,懂得適度,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就拿財富來說,你的實際能力決定了你的賺錢能力,即使某刻,你得到了遠超自己能力所能駕馭的財富,在未來的時間里,這些東西也終將離你而去。 我曾經有個同事,他在20出頭的年紀,因為抓住了時機、趕上了政策,他小有成就,在市中心有了幾套房,還開了一家公司,但好景不長,因為缺乏抵御風險的能力,外加之經驗不足,慘遭事業滑鐵盧。 急功近利的處世態度,在現代社會中,往往得不到好果子。 02 精神極簡:不執著、不吝嗇 對于精神上的極簡,往往是最難的,就像情侶分手一樣,可以把對方的東西扔掉,但若是想走出情感的陰霾,總還是需要花些功夫的。 精神極簡,需要我們學會放下,放下以往的堅持和固執。 我有個閨蜜,喜歡獨來獨往,認定一個事情,就會努力做到極致。一項工作,凡是她下定決心在某個時間段內要完成的,她就會拼盡全力去完成,認為自己年輕,就該拼搏和奮斗。 但“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在一次展會活動結束后,她直接昏倒在了地上。經過醫生診斷,是因為她沒有按照吃飯,外加睡眠不足,出現了體力透支的情況。 年輕時,執著于干好一份工作,想早點實現財富自由,本沒有錯,但過度消耗身體、不注重休息,卻是對自己最大的傷害。 正如梭羅所說的:“一個人,放下的越多,越富有。” 后來,我那閨蜜放下了“凡事都要完美”的執念,不完美,也是人生的一種優質狀態,而她均衡生活和工作后,幸福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03 物質極簡:不囤貨、不雜亂 我最開始接觸極簡生活,是從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寫的《斷舍離》這本書中,從而追溯到他們極簡生活的開端。 41歲的沼畑直樹是日本開始極簡主義的第一人。他的家,物品簡單到了極致,只有只有一張桌子,一臺電視機,一個柜子。 就連生活物品,也很少,物質極簡,使得他可以利用的生活空間得到極致的擴大,這也使得他在思想上,對極簡有了特色的認知。 他說:“西方文化中,要讓一個空間完整代表放上其他東西;但是在茶道或禪學的世界中,物品被特意留白,是為了讓人們的想象力,注入其中來達到圓滿。” 其實,對于我們而言,物質極簡,做到不囤貨、不雜亂就好。囤貨看起來很便宜,感覺性價比超高,但一旦東西過多,超過保質期,最終對人體都是有害的。 我們在整理房間的時候,最不想看到的就是雜亂的空間,越亂,整理就越費時間,也就越不想整理下去,而如果本身并不怎么亂,只需要稍等打掃一下,那每天的大掃除也就輕松了很多。 物質極簡,只買自己剛需的東西,還能降低買后想退貨的機會。 04 信息極簡:不繁雜、不密集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如今成了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隨地可見的各類信息:飛機上的雜志刊物、路邊的廣告牌、手機上自動推送的消息等等,無不都在侵擾我們的視野。 而且這些信息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圖片好看、內容新奇、字大等等,很大程度上會引起我們的重視,而當我們的目光集中在這些上面的時候,卻忘記了自身的本職工作。 比如,你是寫文案的,平時需要在網上搜集資料,這時突然彈出某個明星勁爆消息,這個明星的內容,你曾經還關注過,于是你就會點擊進去。 看完后,該文章的底部還有相類似的內容,懷著想了解的心情,你又點了進去,結果,一篇接著一篇,你被信息轟炸,用了半天的功夫,才緩過神來。 信息極簡,就是要用最簡潔的頁面,做最多的事情,比方說,平時我們都會加入很多的群,這些群或許有用,或許放著放著,就沒用了,但你又不舍得退群,又不想被信息轟炸,很直接的方法就是屏蔽群聊,等那天突然想起來的時候,再進去瞅瞅。 減少了無用信息的出現,也就減少了看它的時間,自然,信息也就簡單了。 05 表達極簡:不拖沓、不矛盾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人,他跟你講話,總是想到什么說什么,彎彎繞繞,講起很多不相關的故事,你抓不住對方講話的重點。 俗話說:三年學說話,一輩子學閉嘴。當我們不明白怎么闡述一個觀點的時候,需要學會閉嘴,聽對方是怎么說的,學習對方說話的語氣、邏輯性、自信等,也可以錄音,把你覺得講的特別好的,記錄下來,進行學習和拆解。 表達極簡,就是用最少的話,講明白最多的事情,一般的兩個標準:不拖沓、不矛盾,內容不脫離帶水,邏輯有章法,能夠讓人一聽就明白是怎么個事。 就像是你打“110”“120”這種緊急求助電話,需要說清楚地點、人物、事件,以便他們能夠更快到達,處理相關問題。 06 生活極簡:不抱怨、不迷茫 對于生活,我們很容易迷茫,就像去超市閑逛,卻不知道該買什么。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就有過這樣的經歷,他的學生鼓動他說:“集市上有數不清的新鮮玩意兒,您去了一定會滿載而歸。” 當他逛完集市后,學生請他說說收獲,蘇格拉底說到:“此行我最大的收獲,就是發現這個世界上原來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東西。” 就像俗語所說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唯有常想一二”。生活極簡,就像蘇格拉底一樣,只關注那么一兩件東西,不為其他不重要的,占用自己的時間。 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我們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面,其他的都暫且擱置,相信結果一定不會太差。 關于極簡主義,知乎上有個高贊回答是這么說的:“極簡主義是一種舒適的生活方式,不是一種提升逼格的工具。” 的確,對于生活,我們可能過不上頓頓鮑魚海鮮、出門穿金帶銀的日子,但把日子過舒心,過成我們想要的樣子,就已經足夠了。 極簡生活,簡化需求,簡化方式,簡單做人,也挺好的。 討論:關于極簡生活,你有什么想跟他們分享的內容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寫下對你極簡的態度,相信你的每一次分享,都會贏得鮮花與掌聲~ 圖/網絡,侵權必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