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郭淑云,國家級名老中醫,教授,主任醫師,國家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南省首屆名中醫。鄭州醫學專家會診中心首席專家,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文明教師。師從首屆國醫大師李振華教授。 郭淑云教授治療脾胃病,常依脾胃主納運升降的生理特點及其功能失常后的這一病機特征,取張仲景的枳術湯與劉完素的枳術丸方義,以白術(炒白術、生白術)、枳實(枳殼)為主藥組成“枳術湯方”,并加減衍生一系列組方,治療脾胃功能失常引起的諸多疾病,療效頗佳。 王某,女,38歲。2013年3月14日初診。 主訴:胃脘痞滿10余年,加重2個月。 現病史:10余年前出現胃脘痞滿不適、噯氣等癥,間斷服莫沙必利片及多種健胃消食之中成藥,病癥時輕時重。胃鏡檢查結果提示:慢性胃炎。2個月前胃脘痞滿加重,飯后尤甚,服西藥及疏肝和胃、降氣消食等中藥效果不顯,加大劑量則益甚。 現胃脘痞脹難忍,僅能少量納食,但飯后10分鐘左右仍脹滿不已,噯氣頻作,胃稍痛,并有胃中灼熱感,大便干,矢氣不暢。舌質淡紅,苔白,脈稍弦。 中醫診斷:胃痞(脾失健運,胃氣壅塞)。 西醫診斷: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 處方:四君子湯合枳術行氣方加減。 黨參10g,太子參15g,生白術20g,茯苓15g,生山藥30g,枳實15g,木香15g,厚樸15g,香附15g,烏藥15g,大腹皮30g,連翹15g,蒲公英20g,炙甘草5g。 14劑,水煎服。 二診:2013年4月1日。自覺胃脘痞脹、噯氣明顯好轉,飲食后難受不適消失,亦不胃痛,胃中仍有灼熱感,便秘,矢氣不暢。 上方加敗醬草15g,炒麥芽30g,神曲10g,炒決明子20g。14劑,水煎服。 三診:2013年4月14日。胃脘痞滿明顯減輕,現矢氣順,噯氣暢,近兩日又稍有胃痛,仍時有便秘。 上方加延胡索15g、炒決明子25g。15劑,水煎服。 四診:2013年4月30日。胃脘痞滿、噯氣基本消失,胃痛消,納食增,大便通,腹中暢。 處方:太子參15g,生白術20g,茯苓15g,生山藥30g,枳實15g,木香15g,厚樸15g,香附15g,烏藥15g,連翹15g,蒲公英20g。 15劑,水煎服。 |
|
來自: 新用戶5616Y0eR > 《消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