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體系。截至2020年底的數據顯示,我國有1.13萬所職業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84.95萬,高等職業院校專任教師55.6萬,這兩支教師隊伍的質量水平直接影響著我國整體職業教育體系的質量水平。 職教教師培養培訓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質量的“雙師型”教師短缺是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最大短板。來自需求端,也就是職業院校的聲音顯示,目前職業院校最缺乏的就是高質量的融“職業性、專業性、師范性”為一體的“雙師型”師資。 現有的職教師資培養體系“層次低、院校弱、畢業生入職職校比例不高、體系不完整”。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目前職教師資的培養培訓體系已經跟不上職業教育的發展步伐。 層次低。目前全國共有12所獨立設置的技術師范院校以及40多所普通高校舉辦本科層次的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全國共有40多所院校舉辦碩士層次職教師資培養,但是規模偏小,每年碩士招生大約1000人。目前還沒有博士層次的職教師資培養院校。 院校弱。我國獨立設置的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在隸屬關系上全都是省屬高校,這些院校在職教師資培養標準引領、輻射范圍、招生區域等方面都受到地域的限制。同時,依托高水平大學或工科院校開展職教教師培養的政策難以落地。近年來一系列政策均明確提出支持高水平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但是調查表明,許多高水平大學正逐漸退出職教師資培養行列。 畢業生入職職校比例不高。近年來,職業技術師范本科畢業生到中等職業學校就業的比例不高,主要原因是中等職業學校對師資學歷要求在逐步提高。很多中職學校,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的職業學校,要求專任教師入職的學歷門檻必須是碩士畢業。地方教育局一刀切的“逢進必考”教師招聘制度和考試內容,相比普通高等教育而言,以強調培養“三性融合”的職教師范生則處于劣勢。同時,由于教育碩士(職業教育領域)的專業代碼問題,也造成了很多教育碩士(職業教育領域)的畢業生不能順利進入中職學校工作。 體系不完整。從培養體系的角度來看,職教師范教育沒有形成以部屬院校為龍頭、省級師范大學為骨干、地方師范院校為基礎的職教師范教育體系。 優化職教師資培養培訓體系的建議 推進“本碩一體化”職教師資培養工作,帶動高水平工科院校參與職教師資的培養工作。建議教育部統籌、遴選一批開展“本碩一體化”職教師資培養的院校,單列招生計劃,按照“本科與碩士教育階段整體設計、分段考核、有機銜接的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加快推進本科和碩士接續培養模式。這一模式的實施可以增強職業技術教育的吸引力,吸引優秀生源報考職教師范專業。 為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開辟“綠色通道”,提升職教師資的培養層次。建議在專業學位教育博士中設置職業技術教育領域的教育博士,根據職教師資培養的特殊性,大力支持具有良好“技術師范”基礎的院校,新增為基于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的教育博士點。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副校長) 《中國教師報》2022年03月09日第14版 作者:許 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