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是孔門語言高才生子夏對君子容貌行止的盛贊,語出《論語。子張第十九》: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出自《論語》。譯成白話文就是:君子的容貌,有三種變化,遠遠望見他,覺得很莊重;接近他,覺得很溫和;,聽他說話,又覺得他義正辭嚴,一絲茍且也沒有。 子夏這樣說是受老師孔子的影響?!墩撜Z。第七篇述而》中說“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意思是說:孔子溫和而嚴厲,威嚴而不兇猛,莊重而安詳。這表達了一種極高的修養和風度,強調君子學養的典型。 擴展資料: 《論語》多為語錄,但都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 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龍·征圣》);書中不僅有關于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于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鬃右虿氖┙?,對于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 據《顏淵》記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為仁的表現之一為克己復禮,有所不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與人之間的關系,以欲施做答,欲是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之取舍,施是個人主觀能動性的實踐,用好心壞心來說,要防止好心辦壞事,就要慎施。)答司馬?!叭收咂溲砸沧殹?。 顏淵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牛則答以細目。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聞斯行之?!币驗椤扒笠餐耍蔬M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 《論語》的主要特點是語言簡練,用意深遠,有一種雍容和順、紆徐含蓄的風格。還有就是在簡單的對話和行動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時語言淺近易懂,接近口語,也是一個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