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口常開研習社原創美文第729期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宋利群教授認為,對于痛風疾病來說,脾腎虧虛(就是臟腑對人體濁瘀諸邪的清泄能力不足)文本,而脾腎虧虛導致的濁瘀內阻(其實就是高出的部分尿酸)是痛風疾病的基本病機,而受寒受濕只是痛風疾病發作的誘因,并非這個疾病的主因。 或者你可以認為,痛風疾病是自己身體內部的濕濁之邪,而不是外感的濕濁之邪。 而且,醫學統計發現,一半以上的痛風患者體重超標或肥胖,超過三分之二的痛風患者并發有高脂血癥或高膽固醇血癥,他們往往形體豐腴為痰濕體質,生活上嗜好酒水、喜歡攝入肥甘厚味。如此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脾胃運化失司,水濕內聚郁久化熱,導致濕熱之濁與血相交為濁瘀,濁瘀痹阻于關節經脈,形成關節腫大紅腫熱痛,發為痛風。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宋立群教授認為,對于痛風患者體內的濁瘀內阻,治療上應該采取化瘀泄濁之法,使濁瘀泄化,如此尿酸能恢復到正常濃度范圍,關節腫痛自然得以減輕,臟腑功能也得以恢復。 那么,對于體內的濁瘀,該怎么用藥使濁瘀泄化呢? 通常來說,主要用藥首先是泄濁解毒之品; 但是因為濁瘀不但是濁瘀本身這個病理產物,還有氣滯血瘀這個病理病機,所以還要用到活血化瘀的藥物。 再者,導致氣滯血瘀的原因在于肝脾腎虧虛,所以在泄濁解毒、活血化瘀的同時,兼顧補益肝脾腎的藥物。 只有這樣,通過中醫一方不但清泄了體內已經存在的濁瘀之毒,還能活血化瘀不讓新的濁瘀內阻,更能通過補益肝脾腎,主動提升人體功能,加強身體對濁瘀的清泄能力,才為扶正固本之法。 泄濁解毒的藥物常用的有熟大黃、土茯苓、萆薢、澤蘭、澤瀉、杜仲炭、積雪草、貓須草、蒲公英、生牡蠣、秦皮、蠶沙、馬齒莧等。 活血化瘀的常見藥物有赤芍、?蟲、桃仁、紅花、地龍、姜黃、川芎、當歸等。 補益肝脾腎的常見藥物有桑寄生、杜仲、續斷、補骨脂、骨碎補、黃芪、當歸等,這樣可以補益肝腎,健筋骨。 當然除了上述三類藥物外,還可以根據痛風癥狀臨證加減,比如蘊遏化熱的,方中可以加入蒼術、黃柏、牛膝等;關節疼痛嚴重過的,方中可以加延胡索、五靈脂、蒲黃等化瘀定痛;漫腫嚴重的,方中可以加僵蠶、膽南星、半夏等化痰藥,可以加速消腫。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宋立群教授還特別提醒在用中藥治療痛風時,遣方用藥切不可過于苦寒,他認為濕熱蘊久可傷及人體陽氣,也可損傷人體陰津,如果看到痛風關節紅腫熱痛之一派熱象,則一味的清熱解毒降火利濕,用藥過于苦寒則會損傷脾腎陽氣,導致舊濕未祛又生新濕;但是要是用藥過于苦燥,在易傷陰動火,讓舊熱未祛又動相火,所以痛風的用藥原則應當是“用寒不遠熱,用熱不遠寒”,在祛除濕邪同時,更要保護脾陽、顧護陰津。 到了痛風的緩解期,雖然身體以脾腎虧虛為本,但也不可能過于早補、峻補,也應該疏通氣機,氣行則濕行,氣化則濕化,如此可避免壅滯留邪,以正邪虛實的輕重緩解,來掌握痛風的調理之度,方可遠離痛風發作。 總之,我們的目標是:尿酸不再高,痛風不會犯,遠離代謝病。 為了讓風友形成日常有效降尿酸,預防痛風發作,給自己的生活、飲食、用藥、運動有個好習慣,在2022年開啟痛風健康千名援助計劃,和風友一起科學有效降尿酸避免痛風發作,如果你正處于尿酸高痛風反復發作困境,可關注@中醫科院藥學博士后私信回復“報名”留言報名,為您一對一解困答疑,科學有效降尿酸,遠離痛風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