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關節雖然不負重,是人體最復雜的關節。肘關節是一種滑膜鉸鏈關節,主要由肱骨遠端和尺骨近端關節組成。 ![]() 然而,近端橈骨和肱骨以及橈骨近端和尺骨之間存在關節。這三個關節分別稱為尺肱關節、橈肱關節和橈尺近端關節。 ![]() 上臂和下臂的許多肌肉或交叉或附著在肘關節的至少一個部分上,這就不奇怪為什么在運動相關的損傷中,肘關節是僅次于肩關節的第二大受傷關節。 ![]() 肘關節主要以伸直和屈曲的形式進行著重要的運動和功能,但是,肘關節也以旋前和前臂旋前的形式促進手部的運動。 肘關節的穩定性主要來自肱骨滑車和尺骨鷹嘴的骨關節。 穩定肘關節的肌肉 許多肌肉交叉連接在肘關節周圍。這些肌肉負責關節的二次穩定。大多數起源于肘關節的肌肉在肘關節本身提供很少的運動,而是充當手腕、手和手指的屈伸肌。 ![]() 對肘關節穩定性的貢獻體現在對內翻和外翻力的保護。 通過引發內翻力來防止外翻的肌肉包括指淺屈肌、尺側腕屈肌、橈側腕屈肌和旋前圓肌。 通過啟動外翻力有助于內翻穩定的肌肉包括指伸肌、橈側腕短伸肌、肘關節和尺側腕伸肌。 肘關節神經支配 穿過肘關節的神經主要支配前臂和手的結構。負責作用于肘關節的主要神經之一是肌皮神經。這種神經從未穿過肘關節本身,而是同時支配肱二頭肌和肱肌,肱二頭肌是旋后肌和肘關節屈曲的主要肌。 ![]() 橈神經起始于肱骨近端的內側,然后在后方和側面盤旋進入螺旋槽。橈神經橫穿肘關節,在肱骨遠端進入橈神經溝。橈神經支配五種影響肘關節的肌肉,包括肱骨(外側部)、肘關節、旋后肌、肱橈肌和肱三頭肌。 ![]() 尺神經位于臂內側,尺神經在上臂部走行時,不發出神經分支,進入肘管和尺神經溝。尺神經支配前臂、肘關節的后表面和手部的肌肉。 ![]() 正中神經向前穿過肘關節,其中正中神經走行至肘關節時,會分出肘關節的關節支,一個在關節上方的近端,另一個在遠端進入旋前圓肌后發出。這些神經支配肘關節前部,隨后繼續向遠端走行支配前臂和手部的肌肉。 ![]() 前臂外側皮神經和前臂內側皮神經分別來自肌皮神經和橈神經,橫跨肘關節。這兩條神經分布于關節表面,并為前臂皮膚提供感覺信息。 ![]() 一些額外的生理變異 肘關節內會有一些正常的骨性和非骨性變體,也有一些異常的骨性變體會導致功能缺陷。 肱骨髁上突 肱骨髁上突也稱肱骨下端鉤狀突或滑車上突,首先由Struthers于1854年發現。 這是一種先天性正常變異,多位于肱骨下段距內上髀5-7cm前內側,多呈鉤狀,基底部較寬,尖部較細,鉤突方向朝向遠端指向內上髀,末端呈鳥嘴樣結構向內彎,是攀登型哺乳動物中的原始殘留現象,大約占正常肢體的1%。 ![]() 單側雙側均可發生,有時鉤尖上有纖維性或纖維骨性韌帶與肱骨內上髀相連,稱為Struthers韌帶。 有時候在臨床及X線診斷中易與"骨瘤,骨軟骨瘤"相混淆。 ![]() 當肱骨髁上突骨突對正中神經、尺神經及尺側下副動脈構成壓迫時,可出現神經血管受壓癥狀,表現為該側正中神經支配區疼痛、感覺異常、觸覺減退,對掌無力及肌萎縮等。 肱骨髁上突也可致尺神經受累。 韌帶變異 肘關節韌帶也會存在變異現象,并對其附近走行的神經產生影響。 ![]() 在相關研究中,發現了四種不同的尺側副韌帶變體,而23%的研究標本都含有副韌帶。 Want to know more? 想要了解更多? 虎口區疼痛神經學診療思路手腕尺側疼痛的神經腕掌疼痛的神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