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篇,上篇我們講了成本法編制合并報表,文中也舉了小例子告訴大家權益抵消分錄相應的每個科目數值該取自于哪,掌握了成本法,應該說編制合并報表顯得特別簡單。但由于有些事務所或企業領導有特殊要求,必須按權益法編制合并報表,而且國際會計準則也是按照權益法編的,所以,作為財、稅、審計人,用權益法編制合并報表就成了我們必須具備的技能。 本文介紹的依舊是常規做法,就是不涉及長投的變化,即母公司持股比例不變,其實這也是實務中最為普遍的情況,同一控制企業合并等特殊情況以后會陸續介紹。 話不多說,上干貨。 先說權益法抵消三步走: 第一步·成本法轉權益法 借:長期股權投資 ① 貸:投資收益 ②等于子公司的凈利潤×母公司持股比例 年初未分配利潤 ③這個數需要從上期分錄找,只要確定了它,分錄就平了,這個留到最后確定。 其他綜合收益 (等于母公司享有的子公司其他綜合收益變動) 資本公積(等于母公司享有的子公司資本公積變動) 借:投資收益 ④(如果有分配股利,子公司本期宣告分配的股利×母公司持股比例) 貸:長期股權投資 ⑤ 第二步·長投和所有者權益的抵消 (2)長投跟所有者權益抵消 借:實收資本 ⑥ 取自于報表數 資本公積 ⑦ 取自于報表數 盈余公積 ⑧ 取自于報表數 未分配利潤 ⑨ 取自于報表數 貸:長期股權投資 ⑩等于 母公司賬上對該子公司的長投+ ① - ⑤ 少數股東權益 ?等于子公司凈資產×少數股東持股比例 第三步·投資收益和利潤分配的抵消 借:投資收益 ?等于子公司的凈利潤×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數股東損益 ?等于子公司的凈利潤×少數股東持股比例 年初未分配利潤 ?等于子公司本期的年初未分配利潤,也就是子公司上期的年末未分配利潤 貸:提取盈余公積 ?等于子公司本期試算平衡表中的“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應付普通股股利 ?等于子公司本期試算平衡表中的“應付普通股股利”。 未分配利潤 ?等于子公司賬上數。(年末未分配利潤) 以上調整中,最難確定的就是③年初未分配利潤,這個數確定好了,那么抵消分錄就編好了。那么這個數的取數邏輯是啥呢,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把③的年初未分配利潤(貸方)減去?的年初未分配利潤(借方)的數(就是本期權益抵消分錄中的兩處年初未分利潤之差),要等于上期權益抵消分錄所有涉及損益及未分配利潤的滾調到本期的數,然后在?已知的情況下倒算出③年初未分配利潤,下面小案例會詳解。 具體案例 下面舉個實務案例,為大家講解每筆抵消分錄數值的填法: 具體情況如下: A持股B公司60%的股份: ![]() B公司所有者權益情況如下: ![]() 另外:B公司分配股利200萬(P), 提取法定盈余公積677,214.30(Q) 年初未分配利潤為9,858,000.00 (W), ![]() 這里面比較難算的是S(年初未分配利潤),其計算結果S=f1+W, W為本年年初未分配利潤,f1的計算過程是將上期調整中,關于未分配利潤和損益的都當做年初未分配利潤來求和計算。 例如:上期調整分錄如下: ![]() 那么上期權益抵消所有涉及損益及未分配利潤的就是a、b、c、d、e,用c+d+e-a-b= -943,200.00 (f1),就可以求得f1,進而來算S。 看到這,說明你已經掌握了用權益法編制合并報表的方法,如果你還沒編過,不妨拿項目或公司的底稿編一編,遇到不懂的地方對照上面的公式查一查,編過幾家,相信你就掌握了用權益法編制合并報表的方法。 也可以用之前講的成本法和今天的權益法分別編,對照起來找差異,最后就能做到融會貫通了。 |
|
來自: 新用戶5327NC2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