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現狀 如果說2020年的春招是史上最難就業季,2022年的春招似乎更不容樂觀。 不穩定的疫情,1076萬畢業生,歷年校招熱門行業:互聯網、地產、金融、教育,目前3個處于寒冬中。 2020年大家覺得艱難只是暫時的,2022年的這個春天我們卻不得不學會“苦中作樂”、“卷中求職”。 職前菌最近和幾位22屆的家人們聊了聊,#那些找工作以后才知道的事#,今天匯總了7個關于實習的“過來人建議”,希望還沒有迎來畢業季的家人們能有點收獲。 01校招時,企業真的會看實習經歷 雖然實習經歷不是企業在校招中會參考的唯一標準,但確實是重要標準。 因為一份真實的企業實習經歷,先不談和崗位有沒有關聯,但至少能讓企業看到你有接觸過真實的職場,你對真實的職場有簡單的了解,你能作為一個成熟的打工人來企業創造價值,而不再僅僅是一個學生。 02 實習不是等到大三才開始找, 再此之前就需要 如果等到大三才開始找實習,一般秋招7月份開始,那簡歷上豈不是只有1段實習經歷+和崗位沒有太大關系的校內經歷,這樣的簡歷自然通過率就不高啦~ 03 寫在簡歷上的實習經歷2-3段最佳 一份簡歷上,如果有2-3份實習經歷+2段校內經歷,基本上能讓企業的HR看到這位求職者在大學期間的發展軌跡和成長歷程,是一個很鮮活的人物了,能讓人印象深刻。 值得注意的是,這2-3份經歷,最好是往同一個方向的喲~而不是大一做銷售,大二做教師助理,大三做HR實習生。 04 實習,賺錢不如賺經驗 想要職場走得遠,目光首先要長遠。賺錢只是一時爽,畢業求職看的還是大學期間積累的經驗。So,如果想要畢業拿到高薪offer,大學期間的實習戰略很重要! 就算有考研打算的同學也是一樣呢,畢竟研究生期間很可能沒空去找實習,考研還是找工作,研究生畢業找工作,大學期間的實習是打輔助的絕佳方式。 05 實習經歷鄙視鏈: 名企實習≥相關經歷的實習> 小公司實習>兼職 實習經歷的含金量基本可以代表整份簡歷的含金量。最高含金量的實習經歷自然是名企大廠的實習經歷,HR們會覺得,既然某節曾經請你實習過,那說明你的能力大概率是OK的,而且經過大廠的雕琢,一定會更成熟。 如果沒有名企大廠的實習經歷,有過和目標崗位相關的經歷也是很加分的。 比如求職意向是人事專員,簡歷上有過HR實習生的經歷,哪怕是小公司,一樣可以為自己的簡歷增加含金量。 剩下的經歷就是和求職意向無關的經歷以及一些單純的兼職經歷,對找工作而言,加分效果其實就不太大了。 06 找實習不是只能到寒暑假,日常實習先鋪路 大一大二去找暑期實習難度很大,企業多半要大三的。可,是,大一大二如果我們積累一些日常實習經歷,大三去找暑期實習,空空如也的簡歷,一樣沒有勝算。 很多在大三拿到名企實習offer的同學,本身簡歷上就有多段實習經歷啦~ 07 大部分的實習都是打雜, 但有心就能學到東西 實習打雜再正常不過啦~抱著學習的態度好好向前輩同事請教吧,大部分人還是愿意教你的喲~記住:實習生時將自己當成來學習的,畢業后上班就不要抱著這種心態啦~即使是剛畢業的新人,企業也是希望你能立馬輸出的。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