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文】 愚蠢的人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無形的,是不可知的神圣之物;而我卻認為,天地萬象都是有形的,是可知的。有的人用愚蠢的辦法揣測、預料天地的表面現象,以為自得,自稱為圣人;我卻認為,聰明智慧,能體察萬物之理的人為圣人。人們以為能夠推度出神奇事物的出現是圣人;我卻認為,能體察天地、成就萬物“不奇期”者是圣人。 沉水入火,自取滅亡。 【字解】水,指腎水,在易象為坎卦。火,指心火,在易象為離卦。 【釋義】以坎水填入離火之中,使后天坎離復為先天乾坤,則人心滅亡,而天性復現,到此筑基完成。 【白話文】 故古語說:“(追求“愚虞”和“奇期”的)如同于投于水火之中,自取滅亡。”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 【字解】浸,浸潤,充滿。勝,主宰。 【釋義】自然之道,主靜立極,空空洞洞,無中生有,《老子》曰:'清靜為天下正。'天地萬物遂得以生化。天地之道充滿其中,天為陽,地為陰,因此陰陽之道主宰于萬事萬物之中。靜極生動,陰極生陽,陽極消長,互資互根。如此相推,則天地萬物生生化化,順其自然,不失其序也。 【白話文】 天地日月依其自然規律靜靜地運行著,故天地萬物得以生存、生長。天地之道是浸潤漸進的,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陽相互轉化,而四季成序,萬物生長,都按照一定的規律自然順暢的運動。 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 【字解】違,違抗,改移。制,制訂,采用。契,契合,規定。 【釋義】圣人明白自然之道不可隨意違抗,因而采用至靜之法。只有靜才能體悟天道,才能識別五賊,才能天人合發,才能反奪造化。一切修為,都是從靜中自然生出。能靜片刻,可以攢簇一年之氣候,這是律歷所不能規定的。 【白話文】 所以,圣人知道天地自然規律是不可違背的,人應該與天地合,順其道而行。至靜之道是無形的,而天文歷法是有形的,卻無法揭示和包括無形的“至靜之道”。 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近乎象矣。 【字解】奇器,奇異之器。萬象,萬象變化。象物象,指事物的本來面目。 |
|
來自: 乾元亨nqw0bmqb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