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心 個人專輯 ![]() ![]() Sunshine 本期作者林雪心。原籍黑龍江現居住天津。詩詞愛好者。偶結詩緣,心知所往。喧囂中守一處寧靜,平凡中感詩意人生。 ![]() 廣西才子馮振先生(公元1897年—1983年),精選了唐至清代七言絕句佳作1381首,按類比法分成56類,在每類末,精當扼要地指出其藝術技巧作法的特征和奧妙之處。筆者每法試仿寫1首,奉拙于諸位詩友。 第1法提示:四句旋轉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與第一、二句相復者,而句首并多用“卻”字。 七絕·料峭春寒早開的小櫻花 嫣紅一抹綻芳心,夜雨蕭蕭冷欲侵。 憐你年年嬌弱美,卻開冷雨動春音。 第2法:或四句,或三句,與第一、二句俱有相復之字,而與前一法稍異 七絕·葬花 荷鋤花海漫花天,錦袋殘花垂淚憐。 花葬花田花解語,玉階祈愿度花仙。 第3法:第三、四兩句,轱轤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與第三句相復,而又用“還”、“又”等字以緊系之,而第三句或者先用“已”字以啟其意。 七絕·相送 霏霏煙雨鎖花堤,流水彎彎十里西。 已別溪橋難續柳,還飛柳絮惹鵑啼。 第4法:與前一法同,故三四兩句必有復字。較前一法為尤整齊耳。 七絕·春雪 昨夜春風過柳堤,玉酥萬里潤荒畦。 消融還染梅香散,同與梅花化作泥。 第5法:首二句與末二句作今昔之比擬,故首二句多有'去歲'、'去年'等字,而三句多有'往年'、'本日'等字,而首二句與末二句又必有相復之字,以見呼應。 七絕·年夜思家 去歲已回經萬山,秦關蟒蟒度平川。 今年剪紙窗花喜,卻把相思酌酒前。 第6法:亦首二句與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三句則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復字作呼應,斯與前法差異耳。 七絕·雪竹(通韻) 昨日小竹初長成,疏疏潔質立娉婷。 今朝一片寒霄冷,聽雪軒窗臨翠屏。 第7法:亦首二句與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而首句則不用“昔年”、“去歲”等字,然其實指往日之意,固隱含于其中也。 七絕·冰凌花又開(通韻) 雪伴冰凌點點開,曾經山嶺把花摘。 如今小巷春風暖,又見花開人未來。 第8法: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與前法小異。 七絕·尋春 昨日家鄉瑞雪多,小梅院角吐香么? 如今唯有常思念,巷口尋春夢幾何。 第9法:以“如相問”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問者何事,不必說明,但觀其第四句答詞,則其問意自顯矣。 七絕·桃花堤(通韻) 閑步桃堤煙雨間,枝頭初蕾現紛繁。 游人小佇如相問,幾度春風花滿天。 行人/路過意重。已改 第10法:第三句用“借問”、“欲問”、“試問”、“為問”等字作起,其下并著以“何”、“誰”等字,以明其所問之事,而第四句則答之之詞也。 七絕·小康之家 狂風曾卷杜公茅,千載瓊臺看此朝。 借問春風何處暖,花兒深處小樓嬌。 第11法:第三句亦用 “為問”、“試問”等字作起,以三四兩句作連屬詰問語,故“無”、“幾”、“何”、“誰”等字著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 七絕·新家 分分積累會河流,春到眉彎買小樓。 試問庭前蘭草地,幽香幾縷慰心頭。 第12法:以第三句作詰問語,用“何”、“誰”、“幾”、“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或并第四句亦承上句一氣作問。 七絕·賣蔥老人 蹣跚步履雨紛紛,侍弄小園蔥簇云。 誰懂杖藜扶老叟,偏居生計自耕耘。 第13法:亦以第三句作詰問語,但“何”、“誰”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七絕·落英繽紛桃花堤 風飄香謝付殘丘,碧柳垂簾映水流。 落去桃花何以嘆,玉蘭絹蕾續春柔。 第14法:第三、四兩句作連屬詰問語,而但于第三句冠以“如何”二字。 七絕·晚雨 小葉籠紗搖翠衣,黃昏細雨潤田畦。 如何一片生機處,更拾殘香葬入泥。 第15法:以第四句作詰問語,故“如何”二字,即冠其句首。 七絕·家鄉戀(新韻) 青芽破土小山坡,感問清風幾許多。 疊雪梨花香送遠,如何柳色眷情柔。 第16法:以“何如”二字冠第三句句首。 七絕·翠色朧紗斗芳菲 情到濃時綠似紗,芳菲染墨醉煙霞。 如何同美皆風景,卻見海棠正落花。 第17法:第三四兩句作連屬詰問語,故第三句必用“不知”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必用“何”、“幾”、“那”、“無”等字以足之。 七絕·落海棠 輕展豐腴遮綠袍,繁花漸瘦獨妖嬈。 不知它日隨風去,無恨香魂許碧霄。 第18法:第三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詰問語,故其下必用“誰”、“何”、“多少”等字。 七絕·老榆樹 注定平生著綠裝,俏看紅粉斗芬芳。 不知默默心懷里,多少濃蔭播四方。 第19法:第三句亦用“不知”二字作起,但非用作詰問語,故其下不用“誰”、“何”、“多少”等字。 七絕·映山紅 桃李開時淡淡花,初青柳線拂風斜。 不知昨夜迎山嶺,剪落瑤池萬朵霞。 第20法:“不知”二字,用在第三句三四二字,非詰問語,故其下無“誰”、“何”、“多少”等字,而第四句則或用“猶”、“還”、“又” 等字以呼應之。 七絕·別鄉 小橋流水坡籠翠,綠景春田唱杜鵑。 新柳不知人去遠,風中猶自舞翩躚。 第21法:第四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詰問語,故其后必綴以“何”、“誰”、“無” 七絕·晚園 晚風引步展裙裳,紅蕾小園扮綠房。 纖指輕輕來折取,不知擱枕夢幽香。 第22法:第四句雖冠以“不知”二字,而卻非問語,故不用“誰”、“何”、 “無”、“幾”等字。 七絕·曇花 鎬仙昨夜暗浮香,與月清輝供冷涼。 未向凡塵多許諾,可知一現既名揚。 第23法:只第四句作詰問語,或但用“誰”、“幾”、“何”、 “無”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 七絕·初夏游園 蒹葭初長影波斜,燕子低飛點水花。 隔岸薔薇搖幾朵,南風去處是誰家。 第24法:第四句用“知是”或“知有”、“知在”二字冠之,而第三句則必預言其所以知之之故也。 七絕·憶 水秀山青養小丫,田畦環繞隱吾家。 夢中又把學堂入,知是余生感歲華。 第25法:第三句以“不如”或“不及”、“不似”、“輸與”、“輸他”等字作起,所以見彼此比較之意也。 七絕·夏 漫步堤邊碧草茵,花田月季正繽紛。 不知一水潺潺過,流到家門夏已深。 第26法:亦于第三句用“不及”、“不如”、“不似”等字,以見比較之意,特此二字不用在第三句首,而用在三四二字,斯與前一法稍異耳。 七絕·我與夏 半舊裙裳孟夏穿,飄飄走過小橋前。 容顏不及青春好,腹內詩書慢慢研。 第27法:為第三句與第四句作比較者,故“不及”、“不似”、“不如”、“不比”、“輸與”等字,用在第四句之首。 七絕·網購蘭花 快遞捎來夏韻紛,小盆梔子綠蘿裙。 蔥蘢銅草圓圓翠,不似蘭苗入我心。 第28法:只第四句前后自為比較,故“不似”、“不如”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七絕·看嫂子像片吟詠 心鐘山水意隨行,雅趣嫻修笑靨生。 靚麗誰言唯小女,嬌花不似夕陽紅。 第29法:以“分明”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七絕·小家(新韻) 午后陽光灑滿屋,晾衣誰洗動香浮。 分明愛語羞花笑,以似平常廿載初。 第30法:以“分明”二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七絕·裙 紗裙裊裊鏡妝前,窸窣輕柔自轉旋。 丸子發鬟抓扎起,分明暗喜小嬋娟。 第31法:以“一種”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七絕·讀詩“留得枯荷聽雨聲” 前人妙句醉儂情,留得枯荷聽雨聲。 一種詩心牽意緒,凄凄不覺淚盈盈。 第32法:“一種”二字著在第三句三四兩字。 七絕·雨中蜀葵花 細雨含煙裛冷香,憑欄滴露濕紅妝。 悵望一種濃濃意,依舊癡心許夏長。 第33法:第三句用表“記憶”之字(如“記得”、“長記”、“略記”、“猶記”、“猶憶”、“憶得”、“尚憶”、“還憶”、“偶憶”、“長憶”、“最憶”、“忽憶”、“空憶”、“卻憶”等),而第四句則其所憶之事也。 七絕·憶兒子小時候偷吃零食 尋兒不見正疑猜,門后泥丫露出乖。 猶記慈萱堆笑臉,親將小樣抱娘懷。 第34法:第三句用“莫怪”、“莫嫌”、“莫向”、“莫算”等字作起,而第四句則皆申明其意者也。 七絕·酒宴遇朋友家女孩 一抹藍裙小可人,彎彎眉眼笑天真。 莫嫌話語席間少,有教嫻淑靚麗身。 第35法:“莫向”、“莫怪”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而第三句則先說明其意者也。 七絕·網購門簾 引海波涼益小門,閑將愜意入清樽。 龍宮好似無炎熱,莫怨珠簾起夢痕。 第36法:第三句用'不須'或'不用'二字作起者. 七絕·憐君生病 瘦月依云窺小窗,君身染恙痛心房。 不須輕語多安慰,放下詩書禮日常。 第37法:第三句用'問'、'道'、'說'、'語'、'望'、'指'等字,第四句則因其所問、所道之語也。 七絕·定制窗簾 新樓欲扮小軒窗,到訪簾家擇樣妝。 笑靨溫柔珠解語,吾偏愛戀古云香。 第38法:'說'字著在第三句第二字,故所說者不特第四句,便第三句后五字,亦所說之事也。 七絕·兒子回家 還將情意用心藏,和餡三鮮誘色香。 閑說離長相聚短,歸來愛子喜家堂。 第39法:第三句末解以'無一事'或'無個事'、'無他事'、'無別事'、'閑無事'、'清無事'三字,以見其所事者,惟第四句所云云而已。 七絕·致君 因何又在生脾氣,廿載同經患難情。 難得偷閑無個事,邀來竹下享清風。 第40法:第三句以'無端'二字作起,所以示于首二句外,忽拔出他意也。 七絕·觀魚(通韻) 小苑初新賞目尋,清泉水瀑響泠音。 無由信步廊橋過,驚起魚兒亂畫痕。 第41法:第三句三四兩字用'最是'或'只有'、'惟有',而第四句則或用'照舊'、'猶還'等字以呼應之。 七絕·秋吟 拙筆禪心夢若何,落花誰葬小山坡。 無情最是時光轉,冷鎖秋塘十里荷。 第42法:'最是'二字用在第三句首,與前法小異。 七絕·感母親疼弟打胰島素 誰將他日壯年磨,體病人生怎奈何。 最是持針難背母,一針一滴痛心窩。 第43法:第三句首用一'縱'字或'任'、'總'字,而第四句則用'只'、'終'、'亦'、'也'、'猶'、'又'等以呼應之. 七絕·早行 玉鉤垂掛小青槐,罩影如紗樓角開。 縱是黎明驅暗夜,猶將靜謐此中裁。 第44法“縱”字用在第三句第三字者 七絕·樓區小園 紅椒奪目綠椒鮮,誰值秋園亮眼前。 急步縱然經過去,忽思那片故鄉田。 第45法:'縱'字用在第四句首者。 七絕·秋院 橫枝幾朵似秋霞,裛露含香俏面花。 誰向小園中獨立,縱然輕嘆冷風加。 第46法:第三句用一'似'字或'如'字以與他物作比,而第四句則聲名其類似之點也。 七絕·小書閣閑詠(新韻) 看花獨坐小書齋,聽鳥鳴聲近露臺。 時有輕風如遠客,已將邀請入詩懷。 第47法:第三句用'唯有'或者'獨占'、'只要'、'但有'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則或用'年年'、'時時'、'猶借'等字以吸應之。 七絕·寒秋月季 一枝開處露霜稠,癡守籬邊持色柔。 唯有騷人提素筆,年年誰道菊風流。 第48法:'惟有'、'只要'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七絕·小路經秋 石路蜿蜒一徑秋,殘妝小菊抱枝頭。 枯黃落葉隨風去,唯有紅萸簪髻羞。 第49法:第三句以'自從'或'一自'作起者。 七絕·夜已深(新韻) 小室夜來涼幾分,簾櫳月影暗花紋。 自從意緒詩牽絆,無奈時鐘懶喚人。 第50法:第三句以'好是'二字作起者。 七絕·煲水果羹(新韻) 削刀盡在手中翻,雪片銀花入水煎。 好是無心情意里,調出日子小安閑。 第51法:第三句以'若為'二字作起者。 七絕·題枯荷映水 未肯人間作久留,煙寒清露是離愁。 若為一瘦蕭疏影,此去蓬山十二樓。 廋~瘦,能用今字,不用辟字。已改 第52法:第三句以'輕易'“等閑”二字作起者。 七絕·小村秋晚 漁浦山邊白露飛,畫屏兩岸夕陽微。 等閑采得青蓮藕,步踏秋風入院扉。 第53法:第三句以'正是'“恰當”二字作起者。 七絕·憶夏日傍晚 野花簇簇晚風香,一縷斜陽剪影長。 正是蟬聲林欲靜,同心畫刻小橋旁。 第54法:第三句一二及四五字用'如此'二字者。 七絕·故鄉映山紅 年年春日故山中,處處鵑花別樣紅。 如此妖嬈如此景,小村十里繞香風。 第55法:第四句第一字用'又'字,第五字則用'一'字或'數'字、'幾'字,都盤算字也。 七絕·網購水陪梅花 梅花欲放寄瓊枝,依水漸蘇清韻奇。 輕泛幽香環小室,又增蓓蕾幾人知。 第56法:末句七字中前后三字皆名詞,但以中間一字連綴。 七絕·蝸居與詩書 詩書一卷流光淺,自結儒風窩小家。 序轉窗前聽雪落,蘭花杯綻菊花茶。 |
|
來自: 雅藍jau49fcjhn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