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法:四句旋轉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與第一、二句相復者,而句首并多用“卻”字。
凡絕句,三四句必緊接,而與第一、二句卻多不即不離,以轉捩關鍵,全在第三句也。
惟此類,則第四句必與第一、二句呼應極緊,蓋四句一氣轉下者也。
(山茶花語)高潔,謙讓
花發清新秀麗姿,(蜂藏蝶匿)不相知。
誰將一季安排處,(卻)是(蜂藏蝶匿)時。
第2法:或四句,或三句,與第一、二句俱有相復之字,而與前一法稍異。
(串鈴花語)悲愛
(心)若玫瑰一縷香,幾曾知遇有(心)郎。
屢經歷練身(心)倦,剩得殘(心)抵日長。
第3法:第三、四兩句,轱轆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與第三句相復,
而又用“還”、“又”等字以緊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啟其意。
長就天生(聰慧)根,全憑(聰慧)顯精神。
行來舉止玲瓏秀,秀外(還)懷幾許純。
第4法:與前一法同,故三四兩句必有復字。特前一法為尤整齊耳。
(愛麗絲花絮)想你
別后君顏久未逢,憑誰話語訴情衷。
眠依一個(南柯夢),人在(南柯夢)境中。
第5法:首二句與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較,故首二句多有“去歲”、“去年”等字,
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與末二句又必有相復之字,以見呼應。
(一串紅花絮)熱切的思念
新韻
去歲(花開)月滿輪,推杯對飲夜銷魂。
而今恬謐西窗下,只見(花開)不見人。
第6法:亦首二句與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
而第三句則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復字作呼應,斯與前法差異耳。
(劍蘭)懷念
(昨日)芳菲昨日亭,花紅柳綠草青青。
(今朝)舊念來尋處,座座高樓展畫屏。
第7法:亦首二句與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
而首句則不用“昔年”、“去歲”等字,然其實指往日之意,固隱含于其中也。
(金盞花絮)離別
長記花前海誓盟,不離不棄共三生。
(而今)人面何方去,金盞園中月枉明。
第8法: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與前法小異。
(黃郁金香花絮)絕望的愛
雁陣鳴空一字排,人隨燕去落天涯。
(只今唯有)花前月,對影成三共釋懷。
第9法:以“如相問”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問者何事,不必說明
,但觀其第四句答詞,則其問意自顯矣。
(仙人掌花絮)忍耐
總怨平生坎坷多,烏飛兔走快成婆 。
人前哪個(如相問),卻道光陰似首歌
第10法:第三句用“借問”、“欲問”、“試問”、“為問”等字作起,其下并著以“何”、“誰”等字,
以明其所問之事,而第四句則答之之詞也。
(仙客來花絮)疑惑
耐誰長性入盆栽,別具芬芳仙客來。
(借問)名園(何)價位,東君不語費人猜。
第11法:第三句亦用 “為問”、“試問”等字作起,以三四兩句作連屬詰問語,
故“無”、“幾”、“何”、“誰”等字著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
(綠牡丹花絮)期待
熏風駘蕩綠霓裳,獨領華姿壓眾芳。
(為問)名園尊貴久,(何)知歲月有多長。
第12法:以第三句作詰問語,用“何”、“誰”、“幾”、“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
(桔梗花語)永恒的愛
群芳薈萃各爭研,桔梗枝頭別洞天。
(誰)種深情花影下,一生一世永相牽。
第13法:亦以第三句作詰問語,但“何”、“誰”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荷花花絮)圣潔
裊裊婷婷出水間,天成艷治惹人憐。
風熏日曬魂(何)去,圣潔之名世代傳。
第14法:第三、四兩句作連屬詰問語,而但于第三句冠以“如何”二字。
(杏花花絮)疑惑
一夜風吹艷麗妝,色成佳景滿庭芳。
(如何)不奈平常院,攀越高枝便出墻。
第15法:但以第四句作詰問語,故“如何”二字,即冠其句首。
(康乃馨花絮)母愛
花開花落復年輪,莫過生涯幾十春。
不是慈恩施大愛,(如何)康健長成人。
第16法:以“何如”二字冠第三句者
(櫻花花絮)淡泊
新韻
一樹情懷負與春,頭來忍見盡浮云。
(何如)淡漠歸將去,做個田園安逸人。
第17法:第三四兩句作連屬詰問語,故第三句必用“不知”二字作起,
而第四句必用“何”、“幾”、“那”、“無”等字以足之。
(三輪草花絮)想念
.愁酒穿腸慰別魂,杯杯遙念故鄉人
(不知)一夜風和雨,又是花殘第(幾)春。
第18法:第三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詰問語,故其下必用“誰”、“何”、“多少”等字。
(松蟲草花絮)寡婦的悲哀
新韻
即是爹來又是娘,操持內外兩肩扛。
(不知)難事憑誰訴,(多少)悲情細細嘗。
第19法:第三句亦用“不知”二字作起,但非用作詰問語,故其下不用“誰”、“何”、“多少”等字。
(鈴蘭花絮)知音
今世同聊玉鏡圓,只能千里共嬋娟。
(不知)誓約來生后,真否相依一個船。
第20法:“不知”二字,用在第三句三四二字,以非詰問語,故其下無“誰”、“何”、“多少”等字,
而第四句則或用“猶”、“還”、“又”等字以呼應之。
(天堂鳥花絮)自由
常提瘦筆逛吟壇,盡寫愁來一肚酸。
縱使(不知)何所寄,任人嚼齒(又)圍觀。
第21法:第四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詰問語,故其后必綴以“何”、“誰”、“無”、“幾”等字。
(吊蘭花絮)無奈
花姿雖小站高臺,只認長藤順下來。
貢獻家居無蝶戀,(不知)情竇為(誰)開。
第22法:第四句雖冠以“不知”二字,而卻非問語,故不用“誰”、“何”、 “無”、“幾”等字。
(孤挺花花語)渴望被愛
新韻
馨姿朵朵獻香勤,但愿相招摯愛人。
果若回眸呈一笑,(不知)可否早完婚。
第23法:只第四句作詰問語,或但用“誰”、“幾”、“何”、 “無”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
(秋海棠花絮)離愁別緒
新韻
常把離愁借月傳,爭知倚遍曲闌干。
嫦娥若肯捎心語,(知)照別樓第(幾)間。
第24法:第四句用“知是”或“知有”、“知在”二字冠之,而第三句則必預言其所以知之之故也。
(洋槐花絮)春之深愛
佳樹高高雅態生,何當眾卉比肩名。
風來送得香勻袖,(知有)濃濃一片情。
第25法:第三句以“不如”或“不及”、“不似”、“輸與”、“輸他”等字作起,所以見彼此比較之意也。
(曇花花絮)霎那的美麗
花開霎那選黎明,只為前朝一段情。
(不及)韋陀從佛意,專心集露煮茶羹。
第26法:亦于第三句用“不及”、“不如”、“不似”等字,以見比較之意,特此二字不用在第三句首,而用在三四二字,斯與前一法稍異耳。
(含羞草花語)自卑。
色淡枝繁體性柔,感時別致觸時羞。
常嗟(不及)群芳貌,歲月如歌苦作愁。
第27法:為第三句與第四句作比較者,故“不及”、“不似”、“不如”、“不比”、“輸與”等字,
用在第四句之首。
(紫牡丹花語)難為情
祖籍根生在洛陽,歌傳世代百花王。
雖言具有傾城色,(不及)同名芍藥香。
第28法:只第四句前后自為比較,故“不似”、“不如”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黃玫瑰花絮)分手
花之寄語兩情衷,莫問緣何轉瞬空。
共事皆因頻計較,今時(不似)舊時同。
第29法:以“分明”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木春菊花語)暗戀
賴有春情怒放時,光陰幾季展優姿。
(分明)愛在心中久,卻要深藏不讓知。
第30法:以“分明”二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千屈菜花語)悲傷的愛
花情葉意兩相關,春去秋來只等閑。
若是開心無等處,(分明)自作苦糾纏。
第31法:以“一種”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睡蓮花語)纖塵不染
出姿落落臥凌波,楊柳風前韻味多。
(一種)清新猶散去,任誰來過喜心窩。
第32法:“一種”二字著在第三句三四兩字。
(梅,竹,松)歲寒三友
新韻
暗影疏枝傲冷寒,松兄竹弟比平肩。
同擁(一種)知名度,墨客詩吟贊不完。
第33法:第三句用表“記憶”之字(如“記得”、“長記”、“略記”、“猶記”、“猶憶”、“憶得”、“尚憶”、“還憶”、“偶憶”、“長憶”、“最憶”、“忽憶”、“空憶”、“卻憶”等),而第四句則其所憶之事也。
(紫苑花語)真摯的愛
新韻
追思每每倒樽前,故事由來紫菀園。
(長記)臨風花月好,曲時歌處醉心田。
第34法:第三句用“莫怪”、“莫嫌”、“莫向”、“莫算”等字作起,而第四句則皆申明其意者也。
(金針花語)忘憂
花光難保久持新,歷亂之中暗度人。
(莫向)殘香愁日月,開胸窄路闊寬伸。
第35法:“莫向”、莫教“莫怪”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而第三句則先說明其意者也。
(芙蓉花語)貞操
芙蓉出水裊清姿,正值迎眸艷治時。
且得花前猶自醉,(莫教)柳色亂心思。
第36法:第三句用“不須”或“不用”二字作起者。
(紅玫瑰花語)熱戀
天資靈秀可心人,一見鐘情致認真。
(不用)相逢知太久,表來愛意獻殷勤。
第37法:第三句用“問”、“道”、“說”、“語”、“望”、“指”等字,第四句則其所問、所道之語也。
(梅花花語)高雅
歸期總是誤春光,唯向凌寒綻冷香。
任得文騷(說)清淺,豪興筆下著詩章。
第38法:“說”字著在第三句第二字,故所說者不特第四句,即第三句后五字,亦所說之事也。
(報春花語)希望
芳菲一樹綻春枝,發得千般嫵媚姿。
休(說)多情無著落,緣來自是兩相宜。
第39法:第三句末結以“無一事”或“無個事”、“無他事”、“無別事”、“閑無事”、“渾無事”三字,
以見其所事者,惟第四句所云云而已。
(金縷梅花語)靈感
貫耳知聞花好看,給人靈感入千般。
何時待得(渾無事),聚友吟詩共話端
第40法:第三句以“無端”二字作起,所以示于首二句外,忽插入他意也。
(陸蓮花花語)譴責
本是仙家玉女身,一朝閨意戀凡塵。
(無端)反被多情誤,觸犯天條逐出門
第41法:第三句三四兩字用“最是”或“只有”、“惟有”,
而第四句則或用“依舊”、“猶還”等字以呼應之。
(勿忘我花語)永遠的思念
花自飄零春自暮,浮生若夢幾輪回。
可憐(最是)中天月,每到圓時癡作陪。
第42法:“最是”二字用在第三句首,與前法小異。
(野菊花花語)沉默的愛
陌崖僻處瓊姿綻,縱使無風花自飛。
(最是)縈縈香馥烈,不知終了有何依。
第43法:第三句首用一“縱”字或“任”字、“總”字,
而第四句則或用“只”字、“終”字、“亦”字、“也”字、“猶”字、“又”字等以呼應之。
(紅花花語)差別
色綻枝頭一抹紅,相間葉片綠蔥蘢。
(縱)無佳卉芳名響,(也)有情懷所向同。
第44法:“縱”字用在第三句第三字者。
(金蓮花語)孤獨
都道嬌姿美絕倫,花期付與一枝春。
相看(縱)有千般媚,誰曉原來是苦人。
第45法:“縱”字用在第四句首者。
(朱雀蕉語)堅毅
紅葆枝頭欲出墻,試姿便作鳥飛翔。
長空志向鵬程去,(縱)不超群也自強。
第46法:第三句用一“似”字或“如”字以與他物作比,而第四句則申明其相似之點也。
(大麗花語)富麗
朵朵瓊芳發嫩枝,誰人見過不迷癡。
文騷筆下(如)佳麗,繪盡青春最美時。
第47法:第三句用“唯有”或“獨有”、“只有”、“但有”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則或用“年年”、“時時”、“猶還”等字以呼應之。
(臘梅花語)獨特的美
高風自不爭名利,一樹芬芳斗雪開。
(獨有)清姿成景色,(年年)只為報春來。
第48法:“惟有”、“只有”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紅豆花語)相思
久被離情桎梏心,拋來此物伴光陰。
千思萬念相祈處,(只有)愁腸日漸深。
第49法:第三句以“自從”或“一自”作起者。
(菊花花語)高潔
秋籬幾朵菊花香,占得人間名遠揚。
(一自)紅樓詩薈萃,今誰可比擬新章。
第50法:第三句以“好是”二字作起者。
(蕾絲花語)惹人憐愛
一叢花影簇芬芳,嬌小玲瓏白玉妝。
(好是)無風身自舞,惹誰憐愛沁心房。
第51法:第三句以“若為”二字作起者。
(滿天星花語)思念
思繞天涯念滿腔,拳拳情系遠行郎。
(若為)化作溶溶月,照向孤眠寂寞床。
第52法:第三句以“等閑”二字作起者。
(薰衣草花語)等待愛情
一個皮囊包骨肉,男歡女愛是常情。
(等閑)若得長相守,世路無窮共識程。
第53法:第三句以“正是”二字作起者。
(非洲菊花語)神秘的感覺
一襲紅袖自南來,秀外慧中全面才。
(正是)青春花樣貌,幾多誠摯莫須猜。
第54法:第三句一二及四五六字用“如此”二字者。
(桃花花語)愛情的俘虜
尋常院落有花開,體態均勻襯美腮。
(如此)婀姿(如此)貌,從誰意愿采枝來。
第55法:第四句第一字用“又”字,第五字則用“一”字或“數”字、“幾”字,皆計算字也。
(丁香花語)憂愁
百卉園中勝日游,花之媚態筆端收。
桃紅李白難如意,(又)畫丁香(一)樹愁。
第56法:末句七字中前后三字皆名詞,但以中間一字連綴之。
(瓜葉菊花語)快活
新韻
輕裝打扮尋芳去,且作悠閑仙道人。
踏遍田園花世界,(桃溪鎮)到(李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