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喜歡的美食,不同的飲食文化,我是阿威! 前言 《中寧美食》~阿威 中寧枸杞甲天下,蒿子面饞百千家, 更添千畝棗園間,走地土雞等你來。 很多人來寧夏旅游,都知道寧夏枸杞聞名,基本回家時候都會買上幾包,等著回家鄉了作為伴手禮饋贈親友。其實他們都不知道“寧夏枸杞甲天下,中寧枸杞甲寧夏”。這還沒完,最好的枸杞在中寧縣的寧安堡! 那么,枸杞就是代表中寧的美食了嗎?非也! 1 寧夏枸杞的作用可謂是眾所周知,在這里阿威就不多說了,聽說第五屆枸杞產業博覽會將于六月下旬在中寧縣舉行。這也是中寧縣宣傳枸杞,宣傳自身的一個絕好機會!畢竟中寧的物產和美食不單是只有枸杞而已。 中寧的枸杞種植歷史悠久,但是大規模開發種植,卻是在清朝時期,當時,由于康熙皇帝平定了三番之亂,沒有了戍邊的壓力,寧夏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時期。人們開始發展生產,作為特產的枸杞被人們作為重點來發展,于是寧安枸杞的栽培技術得到了很大的進步。產品質量自然上佳。隨著貿易通道的順暢,“寧安藥果擅寰中”、“各省入藥甘枸杞皆寧產也”的贊譽紛沓而至。 枸杞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已經是公認的。但是,在日常家庭烹飪中,很多人都只停留在做湯放幾個枸杞的認識上,并且什么時候放枸杞?這個很多人是沒有概念的。換句話說,枸杞在家庭烹飪的使用上,由于其功效作用,很多時候用量很少,只是作為點綴來使用。 但是在專業烹飪中,枸杞的運用非常廣泛,廚師們已經開發出很多枸杞菜肴,阿威也在《吃在寧夏:美食風味介紹(五),《枸杞贊》和枸杞宴系列菜肴之一》中有簡單的介紹,當然了,那只是班門弄斧而已。 在下個月的枸杞產業博覽會上,期待會有更多的枸杞菜肴展現出來。因為作為枸杞原產地,本地的廚師們更應該有推廣的責任。阿威認為,作為寧夏九大產業之一的枸杞產業,烹飪是其發力的主要陣地!因為“民以食為先”,誰能離開飲食? 2 中寧的特色美食還有很多呢,比如說土雞湯,比如說蒿子面,它們都成為代表中寧美食的標簽,很多在外謀生的中寧人都直接以美食來命名門頭招牌,也正是他們的這種操作,也讓更多人了解中寧的美食。 想當年阿威知道中寧這個地方的名字,也是因為枸杞,商家介紹枸杞的時候,都要帶上“中寧”二字;等在街上看到“中寧一品土雞湯”,“蒿子面”這個招牌的時候,阿威才知道,原來“中寧”不只是一個地名而已。 前兩天去參加中寧豐安屯文化旅游節,吃了一碗“蒿子面”,味道比銀川的面館做得美味多了,果然是美食本地尋才是最好的呢! 3 蒿籽,最開始是因為人們度荒需要才上到餐桌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就在其《隆平集·西夏傳》中記載:“其民春食鼓子蔓、堿蓬子;夏食蓯蓉苗、小蕪(荑);秋食地黃葉、登廂草;冬則蓄沙蔥、野韭、拒霜、灰條子、白蒿、堿松子以為歲計。”那時候的中寧就在西夏疆域范圍內。所以說,蒿籽已經成為寧夏的一種普遍性的粗糧而被人們所熟知和食用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把蒿籽添加到面食中,最后就演變成如今的蒿子面了(歷史部分阿威另起文章敘述),成為尋常人家餐桌上常見的美食! 蒿子面本來只是一種度荒食物的替代品,但是在中寧,人們還賦予了蒿子面以文化內涵,使得蒿子面深深烙上了中寧的標簽!如今,在中寧的飲宴里,在農村中逢年過節、遇到喜慶大事、節日,招待客人,或者趕集,都喜歡端上一碗蒿子面招待自己或者客人。 到中寧不吃蒿子面,你好意思說你到過中寧? 4 說到湯,很多人或想到粵菜的老火靚湯,江西的瓦罐煨湯,很少有人能想到,西北塞上的中寧也有一道湯:“一品土雞湯”!說老實話,這有些出乎阿威的意料之外。 因為在阿威啊印象中,北方人不喜歡喝湯,喝湯也是喝“滾湯”(就是現做的湯,快速簡單:水燒開,放料,調味,出鍋即可),這種老火(慢火煨之)湯真的太難得了!記得剛到銀川的時候,發現城里好多“中寧一品土雞湯”店面,經營的都是中寧風味美食,深得銀川人的喜愛。 阿威對這個一品湯不感興趣,但是,卻對這個“土雞”感興趣,可能也是中寧這個地方所產的土雞味道鮮美吧?有機會再考究一下。 5 可惜的是,阿威對于中寧美食的認識有限,只是停留在有限的認識中,前兩天去中寧的豐安屯,才發現原來中寧的美食是如此豐富,并且頗具特色。 享美好生活,賞豐安美景,吃中寧美食,品寧夏歷史! 阿威覺得,這才應該是豐安屯需要打造的特色,你說呢?我在豐安屯等你! 發現美食,關注美食,感受美食,講述美食!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記錄多彩的美食!謝謝閱讀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