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擅長的熱愛的領域深耕下去,方能換來滿滿的成就感,擁有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力。 ![]() 作者:桃幾;主播:蘇芮菡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自然界中有這樣一種現象: 在海洋中的魚類,依靠鰾才能在大海中自由沉浮。 但是天生就沒有鰾的鯊魚,為了不使自己下沉,只能不停地游動。 長此以往,鯊魚的身體肌肉越來越強壯,體格也愈發強大,成為“海洋霸王”。 這就是著名的“鯊魚效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板,也有自己的所長。 然而,短板的存在,并不代表我們人生的上限。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發掘自己的長板,將劣勢轉換為優勢。 當你擁有了“長板思維”,方能不斷強大自己,尋找到屬于自己的高光。 ![]() 決定一個人上限的,不是短板 數學家陳景潤,性格木訥,十分不善言辭。 他從廈門大學畢業之后,被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 盡管在數學領域的造詣很深,但由于他的方言很重,表達能力也差,站在講臺上時,他過度緊張,根本無法流利地授課。 后來有一次,在全國數學論文宣讀大會上,陳景潤需要上臺宣讀自己的論文。 可當他走到臺上,面對著眾多注視著自己的觀眾時,再一次緊張到說不出話來。 最終,陳景潤只好拿起粉筆將論文寫到了黑板上,由他的恩師替他宣讀了這篇論文。 陳景潤的內向寡言,常常不被人理解,也給他的生活帶來了或多或少的煩惱。 然而這一切,并沒有阻礙他繼續深造數學。 他證明出了哥德巴赫猜想“1+2”,達到旁人難以企及的成就。 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 看到別人在某個領域閃閃發光,便忍不住心生羨慕。 總是糾結于自己的短板,害怕會給自己拖后腿。 但其實,我們并沒有必要對自己過于苛責。 這個世界上,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再厲害的人,也有自己的短板和劣勢;再優秀的人,也會有失敗與碰壁的時刻。 很多時候,決定你上限的,并非是你的短板。 若你足夠優秀,那些無關緊要的瑕疵,早已不能影響你一分一毫。 人生短暫,世事不能兩全。 學會規避不足,正視自己的優勢,方能在未來路上行穩致遠。 ![]() ![]()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深耕長處 企業管理培訓專家章義伍說過:“真正厲害的人,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卓越。” 這個世上,沒有人能夠事事求滿,將每件事做到完美。 但若是能在一件事上做到精通與極致,便足以與別人拉開差距。 在有限的時間里,深耕自己的長處,加強自己的長板,方能在熱愛的世界里,發出自己獨一無二的光亮。 電影《美味關系》的主角朱莉亞,其原型是影響美國甚至全世界的美食家朱莉亞·查爾德,她是第一位登上電視節目的美食明星。 朱莉亞在讀書時主修歷史,熱愛寫作,夢想成為一名作家。 畢業后,她來到一家家具商行的廣告部做文案。 但是她很快就發現,自己不喜歡文案的工作,她感到自己空有滿腹才華,卻找不到用武之地。 后來,朱莉亞被派到法國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來到了一家高級餐廳。 她在餐廳里享用了一頓美味大餐——肥美多汁的帶殼牡蠣,外脆里嫩的油煎鰨目魚,新鮮爽脆的蔬菜沙拉和一瓶波里府水白葡萄酒。 朱莉亞稱,就是這頓美味至極的飯菜,讓她突然之間開了竅。 為了系統學習烹飪,37歲的她,報名了烹飪學校的課程,又向多位頂尖主廚拜師學藝。 過去的朱莉亞,總是滿足于追逐享樂,游戲人間。 但是自從開始學習烹飪,她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樂趣,學習得十分投入,全不知時光飛逝。 朱莉亞回國后,將美食推向了全國,在此之前并不重視美食的美國人,深受她的影響,紛紛跟著學習烹飪、品味美食。 50歲時,她推出美食節目《法國大廚》,不僅能展示超群的廚藝,也釋放出她超出常人的表演天賦。 人活于世,每個人都有短板與瑕疵,也有自己的天分與所長。 許多時候,我們在不擅長的事情上,即使下了再多的功夫,也難以達到與高手同行的水平。 但若是待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便能夠如魚得水,將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極致。 一個人最難得的,不是時刻追求完美,樣樣精通,而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深耕細造。 當你專注地精進自己,將有限的時間,花在自己的既有優勢上,你的付出與心血便不會白費,在時間的復利下,自會收獲屬于豐盛的果實。 ![]() ![]() 找準自己的長板,才能脫穎而出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為了維持生計,曾經多次經商。 剛開始,他打算進購一批打字機,結果卻上當受騙,賠了19萬美元。 后來,他又創辦出版公司,但是他并不懂行,更不善經營,又賠了近10萬美元。 一番下來,馬克·吐溫不僅把自己多年心血換來的稿費賠個精光,而且還欠下了很多的債。 馬克·吐溫的妻子深知丈夫沒有經商的才能,便鼓勵他重新開始創作之路。 馬克·吐溫聽從了妻子的建議,很快便擺脫了失敗的痛苦,重新全身心投入到寫作上。 他靜下心來潛心創作,在文學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做人最大的清醒,莫過于能夠認清自己。 認清自己的劣勢與短板,找準自己的長處所在,不過分高估自己,也不太過貶低自己的實力。 當一個人能夠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會更有意愿和能力把事情做好,也更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 關于如何發揮自己的長板,有以下幾點建議: 1、放棄對完美的執念 生活中,有的人希望自己全面發展,在每個領域都能有所作為。 可是,凡事都想追求至善至美,換來的往往只有樣樣平庸。 畢竟,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唯有懂得取舍,精準有效地努力,才能在一個領域發揮到極致。 當你放下對完美的執念,靜下心來做好一件事,自會收獲滿意的結果。 2、勇于試錯、及時轉彎 很多時候,我們害怕嘗試新事物,習慣性待在自己熟悉的領域。 可是,如果不邁出步伐,便難以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是什么。 若你能夠保持開放的心態,勇于走上不同的道路。 在試錯后及時轉彎,在迂回中不斷成長。 如此,方能更好地發掘最適合自己的領域,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優勢。 3、在熱愛的領域深耕 回想一下,你的生活中,總有那么一件事: 不用旁人推動,自己主動想要去做; 做這件事時,注意力會高度集中,進入心流狀態; 在過程中,你的身心會感到愉悅,結果也往往盡如人意。 有句話說得很好:“你的熱愛,就是你的天賦所在。” 在熱愛的領域深耕下去,方能換來滿滿的成就感,擁有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力。 松下幸之助曾說:“人生成功的訣竅在于經營自己的個性長處,經營長處能使自己的人生增值,否則,必將使自己的人生貶值。” 這世上,總有人鮮衣怒馬,衣襟帶花;也總有人四處碰壁,困頓不堪。 但是,再平凡的人,也會有專屬于自己的閃光點。 唯有目標明確的精準努力,深耕自己的熱愛與長處,才能活得自在燦爛。點個在看,愿你不執念于完美,不糾結于缺憾,專注經營自己的長板,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里閃閃發光。 或許你還想看 不要拿別人的地圖找自己的路 你的存款,就是你最高級的體面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自燃型”人格 成年人社交潛規則:看不慣的越少,活得越好 驚人的“蜂鳥效應”: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迭代力 驚人的“跨欄定律”:決定人生上限的,是你的抗挫力 發人深省的“棘輪效應”:人這一生,都在為欲望買單 發人深省的“金蟬定律”:你以為的開掛人生,背后都是苦熬 ![]() 作者簡介:桃幾,富書作者,寫作不是生活的點綴,而就是生活本身,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知乎@富叔,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