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寒熱錯雜型口腔潰瘍反復發作中藥治療處方 口腔潰瘍,很多人將它理解為“上火”,但事實上,口腔潰瘍分為很多類型,除了上火(實火、虛火),還有氣虛、陽虛、寒熱錯雜等各種類型。 【寒熱錯雜的常見表現】 上熱:吃熱的易上火,易長痘痘、潰瘍,常伴咽喉痛、口干、眼干,易心煩、干嘔;下寒:吃涼的易拉肚子,消化功能偏弱,胃腸脹滿,腸鳴,小腹、腰腿怕冷,小便長,大便偏稀,不易成形,便中可見不消化的食物。 【治法】 寒熱平調、補氣和中、降逆消痞。 【方名】 甘草瀉心湯。 【處方組成】 炙甘草12克 半夏9克 干姜9克 黃芩9克 黃連3克 黨參9克 大棗3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溫服。 【全方釋義】 炙甘草:補中健臣、調中除痞;黃芩、黃連:清熱、瀉火、燥濕;半夏、干姜:溫脾暖中,降逆消痞;黨參、大棗:補氣健脾、生津養血。 【臨床應用】 本方用于寒熱錯雜、反復發作的口腔潰瘍(即口腔黏膜損傷、潰爛),亦可用于其它部位的黏膜損傷、潰爛、如胃潰瘍、前后二陰潰瘍、咽喉潰瘍等。 【注意事項】 本方僅供參考,因個人體質有所不同,請務必在專業醫師四診合參辨證指導下運用,切勿盲目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的治療。 |
|
來自: 博仁中西醫診所 > 《上熱下寒中焦不通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