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巨子生物正式登陸香港交易所,成為中國重組膠原蛋白領域首個上市的企業,巨子生物首個交易日交投活躍,當日收市報每股26.70港元,較發售價每股24.30港元上升9.88%,股份全日總成交量約724.3萬股,總成交金額約2.02億港元。 從創立到今天,巨子生物已經茁壯成長為重組膠原蛋白賽道名副其實的龍頭企業。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按零售額計,從2019年起,巨子生物連續三年一直是中國最大的膠原蛋白專業皮膚護理產品公司,也是2021年中國第二大專業皮膚護理產品公司(零售額為人民幣60億元)。 財務數據的表現也十分亮眼。2019年到2021年,巨子生物的營收分別為9.57億元、11.90億元和15.52億元;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5.75億元、8.27億元和8.51億元。可見,巨子生物已形成穩定的營收能力和盈利能力。 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巨子生物吸引了眾多明星資本前來押注。2021年年末,巨子生物完成了創立以來第一輪、也是IPO前唯一一輪融資,匯集了包括高瓴、CPE源峰、金鎰資本、君聯資本、和翎資本、朱雀資產、富海資本、科控啟元、星納赫資本、三人行、麥星投資、景林投資、鼎暉百孚、中金資本、黑蟻資本、高榕資本、海松資本等多家著名機構投資者。
眾所周知,近年來科技創新已被置于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 技術革新的意義何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薛群基在《先進化工材料關鍵技術叢書》的序言中就做了很好的闡述: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要靠我們自力更生,切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縱觀膠原蛋白賽道的發展就受益于技術革新。在上個世紀80年代,通過生物學方式合成培養成本高、時間周期長,導致重組膠原蛋白長期困于實驗室,無法實現量產。 于是為了推動重組膠原蛋白產業化,一眾企業數十年深耕,終于使膠原蛋白突破產業化瓶頸,從而帶來更多更好的產品與解決方案。 目前重組膠原蛋白可分為三類。一是重組人膠原蛋白,二是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三是重組類膠原蛋白。在皮膚護理領域,由于具有三螺旋結構的重組人膠原蛋白現階段量產技術難度較大,生產成本高,所以難以商業化。而重組類膠原蛋白氨基酸序列和人膠原蛋白氨基酸序列并不完全一致,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深入研究。因此,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成為主要布局類型,國內眾多品牌紛紛下場。
如今大火的重組膠原蛋白并不是一個新賽道。 36氪了解到,在行業的發展歷程中,膠原蛋白產品在注射/嚴肅醫療領域的獲批時間甚至比玻尿酸還領先了20余年。不過,此前膠原蛋白的來源主要為動物源,具有較高的致敏率,生物安全風險較高,加之產品的性價比較低,使得膠原蛋白注射/嚴肅醫療產品的商業化進程緩慢。 直到2000年后,以巨子生物為代表的企業開始進入重組膠原蛋白領域,才逐漸改變了這一局面:與動物膠原蛋白不同,重組膠原蛋白是通過基因重組、細胞工廠構建、發酵和分離純化技術獲得的膠原蛋白的統稱,大大提高了重組膠原蛋白原料的供應量,市場天花板進一步抬高。 這背后,得益于入局企業持續的技術沉淀與深耕。 以巨子生物為例,作為國內最早利用合成生物學方法開發專有重組膠原蛋白的公司,其從2000年成立以來,以多次開創行業“首個”的實力,推動國內重組膠原蛋白領域不斷發展,并占據先發優勢。 在技術方面,巨子生物還擁有行業領先的發酵及加工技術,具有全球最全面的表達體系之一,以實現不同類型重組膠原蛋白的高效合成,是全球重組膠原蛋白種類最豐富的企業之一,其生產研發的重組膠原蛋白純度及安全性水平達到或超過醫用產品的行業標準。另外,巨子生物也是首個擁有中國國家技術發明獎和中國專利金獎的中國膠原蛋白公司,亦是國內首個《重組膠原蛋白》行業標準的主要參與者。 在產業化方面,巨子生物是全球首家實現量產重組膠原蛋白護膚產品的企業,也是中國獲得行業內首個重組膠原蛋白發明專利授權的公司。除此之外,巨子生物是全球最大的重組膠原蛋白生產企業之一。 對已成立22年的巨子生物來說,業績期的研發費用率已不能全面反映企業當前的研發投入,而應該以科技成果、研發專利及獎項、未來擬投入的研發費用等維度來把握企業的研發投入。 招股書顯示,巨子生物擁有高達79項的專利及專利申請,研發團隊多達124名成員,占所有雇員總數的14.8%,其中45人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他們核心成員在發酵技術、生物醫用材料及天然活性產物方面都擁有數十年研發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巨子生物成為了首家被納入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進行皮膚科合作研發項目的企業,這足以證明其在中國護膚研發領域的領先地位。 不僅如此,巨子生物還構建起了一個重組膠原蛋白分子庫,其中含有3種全長重組膠原蛋白(即重組I型、II型及III型人膠原蛋白)和25種功能強化型重組膠原蛋白及5種重組膠原蛋白功效片段。在此基礎上,巨子生物基于全長重組膠原蛋白及功能強化型重組膠原蛋白開發了四種主要重組膠原蛋白(重組I型人膠原蛋白、重組III型人膠原蛋白、重組類人膠原蛋白和mini小分子重組膠原蛋白肽)通過一種或多種重組膠原蛋白不同的仿生組合,增強各種類產品的護膚特性。 正是基于對技術護城河的深挖,使得巨子生物逐漸建立起顯著的競爭優勢。 除了擁有深厚的技術底蘊,能支撐此次巨子生物成功IPO,也與其所處的膠原蛋白賽道的高速成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中國重組膠原蛋白產品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2年的185億元增至2027年的108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2.4%。 ![]() 中國重組膠原蛋白產品市場技術路徑市場規模細分 圖片來源:巨子生物招股書 可以看出,重組膠原蛋白賽道正逐漸成熟,并在未來3-5年會迎來更快發展。這表明,行業正從技術攻堅階段邁入商業化的加速期。
招股書中最值得關注的便是巨子生物營收和毛利的雙增長。 營收方面,巨子生物2019年到2021年收入分別為9.57億元、11.90億元和15.52億元。不僅如此,2022年前5個月的收入也同比增加38.9%至7.23億元。可以看出,收入增長十分強勁,且呈加速態勢。 毛利方面,2019年至2021年,巨子生物的整體毛利率分別為83.3%、84.6%和87.2%,有較為明顯的提升。這樣的毛利水平與已經上市的嚴肅醫療、美妝企業相比,皆處在最前列。 36氪制圖 數據來源:巨子生物招股書 營收和毛利雙增長的背后,巨子生物做對了什么?這要從業務數據中窺探。 從業務結構看,巨子生物旗下主要含有專業皮膚護理產品和保健食品兩大業務板塊。其中,截至今年5月,專業皮膚護理產品的收入貢獻占比已增長至97.7%。根據招股書,巨子生物從2019年起已經連續三年是中國最大的膠原蛋白專業皮膚護理產品公司(按零售額計)。 這表明,巨子生物的專業皮膚護理產品在行業內已形成良好的品牌力。具體來看,巨子生物的專業皮膚護理產品兩大旗艦品牌可麗金和可復美分別位列中國專業護膚品行業最暢銷品牌的第三和第四位,是唯一一家擁有兩個行業前五大暢銷品的公司。 營收貢獻上,2019年至2022年前5個月期間,可復美的營收分別為2.90億元、4.21億元、8.98億元和4.28億元;同期可麗金的營收則分別是4.81億元、5.59億元、5.26億元和2.38億元。更重要的是,可復美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而可麗金的毛利率也一直保持在80%以上。 取得如此戰績背后,核心在于巨子生物對消費者需求的深刻洞察。這可從兩個旗艦品牌的定位上一窺究竟:2011年推出的可復美品牌定位為針對脆弱肌膚修護需求的消費者;2009年推出的可麗金定位為針對有抗皺需求的消費者。 精準的定位使巨子生物牢牢占據了用戶心智,也印證了定位理論之父艾·里斯所言:世界上的許多成功品牌都是通過“率先占據心智中的一個空缺位置”建立起來的。 當然,好的產品也需要好的銷售途徑。為此,巨子生物采取了“醫療機構+大眾消費者”的雙軌銷售策略。 如何理解?即巨子生物的產品既通過銷售和經銷的方式賣到醫療機構,也通過直銷和經銷商面向大眾市場,全渠道銷售和經銷網絡有效建立了強大的銷售反饋回路,跨渠道驅動客戶需求。 招股書顯示,在醫療機構端,巨子生物的產品已經銷售和經銷至全中國的1000多家公立醫院、約1700家私立醫院和診所以及約300個連鎖藥房品牌;在大眾市場端,巨子生物構建了全國性銷售網絡,包括直銷的DTC店鋪、京東和唯品會等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并在線下覆蓋屈臣氏、妍麗、調色師、Ole’、華聯集團、盒馬鮮生等化妝品連鎖店和連鎖超市的約2000家中國門店。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巨子生物還擅長搶抓趨勢:其線上渠道的銷售占比正不斷提高。根據招股書數據,2019年至2021年,巨子生物線上直銷的收入分別為1.58億元、3.07億元和6.44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16.5%、25.8%和41.5%,并在2022年前5個月進一步增至3.15億元,占比43.6%,即將過半。 綜上可知,憑借深刻洞察力和優秀的產品力,以及“醫療機構+大眾消費者”的雙軌銷售策略,巨子生物得以實現營收和毛利的雙雙高速增長。這既是巨子生物的商業模式被價值驗證的過程,也為巨子生物未來的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巨子生物成功上市背后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在更加重視科技創新的當下,巨子生物用自己22年的創業實踐表明,以技術為核,堅持自主創新,不斷攻堅克難,市場終將給予企業值得的回報。 目前在膠原蛋白賽道上,還有錦波生物、創爾生物等正沖刺IPO:正是在一批批民族企業專研精進的過程中,國貨品牌得以不斷向好發展,占據國際先發優勢已經是大勢所趨。 當然,此次成功上市的巨子生物不是到達了終點,而是站在了新的起點上:二級市場良好的融資渠道將為其持續進行縱深發展帶來助力,并探索出更優的技術和更廣闊的應用場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