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上課總有些緊張。盡管認真備了課,但是課堂上微小的變化,比如有人提問、有人私下交談,甚至有人咳嗽一下,都有可能打斷我原來準備好的講授。由于緊張,我講課的聲音不夠大,不夠自信,一節課下來,沒有什么成就感,只是覺得空有力氣但使不上勁。 一次下課時,有個人最先站了起來,是方校長。那時的方校長是學校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個子不高,衣著樸素,這節課他坐在最后一排靠門的空位上。我只顧著講課,眼睛多數時候在看黑板,偶爾觀察一下前面幾排學生,并沒有發現他在聽課。 看到方校長在教室聽課的那一刻,我既感激又擔心,馬上迎了上去。他對我進行了一番鼓勵,然后提出要求:對一個教學新手來說,這節課知識上沒有錯誤,教學內容基本完成,總體來說還不錯。但有3個方面需要努力改進:練聲音氣息,講課的聲音要大,保證后排的學生也能聽清楚;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講課的內容要爛熟于心,才能隨機應變;簡單的內容不能講復雜了,復雜的問題也不能講簡單了,要講出知識的“味道”,抓住知識的主要特征。這三條是教師的基本功,新教師尤其要反復訓練,把這三條練好了、練到位了,才能說真正入了教師的門。 我喜歡教師這份職業,校長又如此關心和幫助,那我只能更加努力了。早上到河邊練嗓子,練腹式呼吸。課堂上講課聲音大了,上課的信心似乎也足了。備課不再只備單線的知識點,還備學生、備變式、備練習。 聽方校長的課,更令我受益匪淺。他教的是數學,那節課講的是幾何。從組織教學到新課引入、課堂推進,環環相扣,如行云流水。他的幾何作圖又快又好,一節課下來,主要的知識點和圖形剛好一黑板。他講課風趣幽默、聲音洪亮,語速時疾時徐,抑揚頓挫,時不時拿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學習上的問題,時不時點名讓學生回答問題,時不時環視教室,讓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要學習的內容上。他的課堂有講有練,教學目標在課堂上就很好地達成了。 除了課堂教學,在管理工作中,方校長非常重視教研和青年教師培養,在任正校長之后更加重視這兩項工作。在他的領導下,學校的教研活動有聲有色。一周一次教研會,圍繞一個主題,人人準備,人人發言,教研組長總結。校長推門聽課,教師相互聽課評課。在這樣的教研氛圍中,老教師不甘落后,新教師進步很快。幾年后,我們一起入校的青年教師,有的在市級教學競賽中獲獎,有的擔任了學校領導職務。 工作之余,方校長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他辦事果斷利索,從不拖泥帶水。他說話嚴謹,什么時間、大小多少,講得都非常準確。他象棋下得好,而且不準悔棋,我們幾個年輕教師先是看他下,后來輪番上陣,多數時候是鎩羽而歸。他乒乓球也打得好,球速快,忽左忽右,忽長忽短,打球的人應接不暇,看球的人笑聲一片。 匆匆數年,那樣的場景那樣的人,著實令人難忘。 (作者單位系湖北省谷城縣第三中學) 《中國教師報》2022年12月14日第11版 作者:羅少云 |
|